曹成清
摘要:近一個月來,先后6個豬場的業主來到我農業服務中心,不約而同地反映出一個同樣的問題。他們認為:哺乳母豬在每年的夏季,出現一些非常嚴重的異常現象:哺乳母豬減膘明顯,食欲減退,發情不正常,有的延遲或甚至不發情。仔豬易發黃白痢,更有少部份出現紅痢現象。嚴重影響了養豬經濟效益的提高。他們認為:在夏季哺乳母豬的飼養上,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到科學的飼養管理,前來我農業服務中心咨詢,希望得到解決。
關鍵詞:夏季、哺乳母豬、科學飼養。
在整個養豬生產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哺乳期母豬除本身維持消耗外,每天還要產出5~8千克乳汁,在氣候非常炎熱的夏季,如果管理不當,營養物質供給不足,將使母豬和仔豬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影響。為此,筆者就如何科學做好夏季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僅供同仁參考。
1.給哺乳母豬提供舒適的飼養環境
母豬產仔后稱為哺乳母豬。哺乳期間的管理對提高養豬生產水平關系重大。因此,哺乳母豬的科學必須從產仔后的第一天做起,首先是圈要清潔干凈。哺乳母豬居隹的圈最好是分娩高床,而且必須是在產前1周前經過徹底沖洗消毒后的分娩高床,分娩高床適宜的溫度是24~28cc.高溫會造成母豬便秘、采食量下降,泌乳不足及斷奶后發情延誤等。因此,保持產房清潔干燥和通風良好,是抓好哺乳母豬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同時分娩高床在2周左右應用水徹底沖洗1次。因為分娩高床欄內潮濕骯臟,細菌易大量生長繁殖,感染仔豬引起下痢。同時始終保持產房安靜舒適。不要隨意驚嚇、鞭打、驅趕母豬和小豬,這樣會造成母豬經常處于精神緊張狀態,干擾母豬泌乳。只有讓母豬和仔豬處于一個非常疏適的環境,才有利于母豬泌乳和仔豬生長發育。總之,必須做到保證哺乳母豬有一個舒適的環境。
2. 預防哺乳母豬產后疾病的發生
為避免產后乳房炎和陰道炎的發生,對?哺乳母豬產后及時用復合碘溶液消毒母豬腹部、乳房、外陰,同時給母豬注射抗菌素消炎藥1次和用消炎藥水沖洗陰道1次。這樣可起到徹底防止乳房炎和陰道炎的發生的作用。
3.凈化圍產期的母豬體內病原
圍產期是母豬最容易感染發病的時期。此時給圍產期母豬添加0.25%的奧得曼A可以減少母豬體內細菌,減少垂直傳播,同時對預防母豬子宮炎、乳房炎、無乳綜合癥(MMA)和仔豬細菌性疾病(下痢)的發生,提高仔豬成活率有明顯的效果。
4.科學飼養預防便秘病發生
哺乳母豬在哺乳期間一定要做到科學飼養管理。一是要喂給營養豐富的全價料,還應在飼喂營養豐富的全價飼料的基礎上,添加1%的維生素添加劑和微量元素添加劑,確保各種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E的正常供應,確保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的平衡,使之真正達到營養全面。二是喂給青綠青料;三是要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這樣,可避免產后哺乳母豬便秘的發生。產后母豬便秘的發生會引起母豬泌乳障礙和仔豬下痢,降低仔豬斷奶體重。具體來說:哺乳母豬便秘一般通過調整日糧的粗纖維來解決。若哺乳母豬排出干硬圓粒狀糞便。給每頭母豬每天飼喂人工鹽50g或硫酸鎂25g ,在此基礎上再加喂青料,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便可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5.保護好母豬乳房
仔豬生后應及時剪掉獠牙,并人工訓練固定乳頭吃奶,防止因爭吃奶而咬傷乳頭。仔豬的吸允能促進母豬乳房發育,尤其是初產母豬,一定要讓仔豬均勻地利用全部乳頭,使每個乳房都發育良好,提高以后幾胎的泌乳量。
6.做好哺乳母豬分娩初期飼喂
母豬分娩當日飼喂0.5~1.0千克日糧,以后每天增加0.5千克直至分娩后7天自由采食。不可加料太快,以免造成奶水過濃,引起仔豬拉稀或乳房腫脹。母豬哺乳期的采食量大約為(1.5+0.5)×帶仔頭數。同時飼喂時間要將原來的2次/日改為3次/日。要防止母豬因天氣涼爽時采食過多飼料;也可以以濕拌料的形式來增加飼料的適口性。
7.加強豬舍通風和降溫
有條件的業主可修建密閉式豬舍,安上空調機,實現恒溫豬舍; 開放式有卷簾豬舍,要拉上卷簾以防輻射熱,并配以淋水降溫和縱向通風來降低豬舍溫度、減少熱應激。盡管近代養豬業采取了早開食、早斷奶和提高妊娠后期營養水平來增加母豬自身貯備的措施,但并不能取代哺乳期母豬科學飼養管理的重要性。
總之,在哺乳母豬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生產中,我深深體會到,在夏季,要確保哺乳母豬的正常生產。首先是要給哺乳母豬提供舒適的飼養環境,然后必須是做好預防哺乳母豬產后一系列化疾病的發生預防工作和加強科學化的飼養管理等多方面的細致工作。在保證哺乳母豬健康為前題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夏季哺乳母豬的正常生產化。在此,希望能引起一些養豬愛好者特別是規模豬場業主們的注意。
綦江區三江街道農業服務中心 4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