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梅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就家庭、家教和家風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賦予了家風建設新的時代內涵,對于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關系詞:黨員干部;家庭;家風;建構
一、加強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家風建構的含義
家風說到底就是一種精神,必須靠夫婦兩人齊心協力地營造發展。恰當的家庭規范和家庭教育可以使家庭得到很好的建設,保證家庭的和諧幸福,這就是家風建構。
(二)優良家風建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家風與家庭生活幸福的關系
良好家風家訓對于家族的傳承、家庭的幸福至關重要。從古至今依靠良好家風家訓傳家而綿延幾十代、傳承至今的家族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孔子的孔氏家族,他的后代恪守孔子的教誨,歷代名人輩出,被稱為“天下第一家族”。
2、家風與治國的關系
家是一個濃縮的國,國則是放大了的家。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向好發展才會有好基礎。2015年在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講道“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可見,良好的家風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根本。
3、優良家風事關黨風政風
近幾年被查處的一些領導干部,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家規不嚴、家風不正,據中紀委統計,黨員領導干部違法違紀約四成與其家庭成員有關。可見,領導干部家風不正,必然導致作風不正、黨風不正、政風不正,恰似“多米諾骨牌”效應,給家庭造成極大的危害,給黨的事業造成極大的損失,進而影響黨的形象,影響整個社會風氣。
4、建構優良的家風是促進社會風氣根本好轉的具體途徑
家庭作為社會風氣寓居的小環境,既受大環境影響,又影響大環境。如果一個家庭的家庭成員在良好家風約束下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那么在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到他人,進而助推整個社會道德水準提升。因此,好的家風蔚然成風,好的社會風氣才會水到渠成。
二、建構好的家風要立家規、正已身、懂真愛
如何建構自己的良好家風呢,那就是立家規、正已身、懂真愛。
(一)正已身,個人修身促進良好家風的形成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正人先正已,作為家庭的掌舵人必須不斷的加強自身的修養才能帶動良好家風的養成。被譽為最牛的東方神探的李昌鈺曾說,“在這世界上,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母親”。因為他的父親過早殞命,母親在生活非常艱難的情況下,仍對子女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教育。李昌鈺從警官學校畢業后,福利待遇都非常不錯,可是她卻鼓勵李昌鈺繼續上學,神探聽了母親的話,取得了現在的成就。她不僅對孩子要求高,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在她62歲時仍刻苦學習英語,通過了美國移民局的英語考試,獲得了美國的永久居留權。李昌鈺的母親用自己的言行立下了奮斗向上的家規。在母親的影響下,13個孩子都發奮苦讀,最終都事業有成。
(二)立家規,良好精神傳承勝于任何物質財富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傳遞給他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百折不饒的精神,這勝過任何物質上的東西!
黨內老一輩革命家們都非常重視家規的設立。毛澤東同志曾告誡子女:“靠毛澤東不行,還是要靠你們自己去努力、去奮斗。”周恩來同志要求家人和親戚嚴格遵守“十條家規”,吩咐晚輩要將“不靠關系自奮起”這個準則代代相傳下去。
但我們現在有些領導干部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他的兒子劉德成從小就接受“有錢就有一切”的教育。于是隨著劉父的升遷,兒子的長大,父子倆開啟了“老子辦事,兒子收錢”的模式,劉德成開始收受大額賄賂的時候才21歲。這也是一種家風,但這是不良的家風,其危害是巨大的。
(三)、懂真愛。關愛家人但不溺愛、善待家人但不縱容,這才是真愛。現在好多人都在提“貴族精神、貴族教育”,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貴族教育?其實李昌鈺的母親的教育就是貴族教育!讓孩子住別墅、開豪車,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這不是貴族教育,這是暴發戶式的教育。真正的貴族教育是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意志,你若真想為孩子好,不是留給他一座金山銀山,而是傳遞給他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讓他拼命追求那個“最好的自己”!
三、家風建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家風建構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價值觀扭曲:現在物質文化生活豐富了,各種思想快速傳播,有些人對這些思想觀點、價值理念良莠不分,在人生價值上出現了自我迷失,導致失守健康情趣防線,沉溺于賭博、享樂、貪腐之中,這會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危害。
2、權力觀異化: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有權不可任性” 。但一些領導干部把 “我有你無”的權力淪為取財謀利的手段和工具,主要表現在:要么揮霍公款,滿足享樂需要;要么權力商品化,以求得升官發財;要么以身試法,為自己為親人獲取超額利益……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前途,也毀滅了自己的家庭。
3、親情觀畸變:認為對自己的家人好就是留給他們錢財,讓他們少奮斗、少吃苦就能夠享受到別人享受不到的物質財富。但親情再深亦應有度,決不能突破法律與道德的紅線,真正愛子女就應當教育他們自強自立。
(二)急需建立長效機制
“家風建設”是永恒的話題,必須推動廣大家庭把家風建設常態化。
1、家風教育要常態化、無形化。要在全社會宣傳鼓勵建構好家風、弘揚好家風,把家風教育的理念滲入到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同時,還應注重反面典型警示作用,特別是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教育,做到正反教育兩相宜。
2、堅持“家庭美德”作為干部考察內容。要始終堅持將領導干部家風考評納入考評機制,貫穿于干部培養、鍛煉、選拔、使用各個環節,作為干部提拔使用、晉級、獎懲的重要依據。更重要的是使干部的好家風在社會中起到表率作用。
(三)完善宣傳激勵,弘揚正能量
“好家風”我們從來不缺,缺少的是如何最好地去弘揚去傳承。對此,我們要整合現有宣傳平臺資源,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升溫”的積極作用,要注重社會激勵,表彰獎勵“好家風”“好家庭”,喚醒社會各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最美家庭”遍地開花。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2015年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2-18
2、《家風十章》李存山主篇
3、法律與生活雜志2015年3上,總第533期
黑龍江省伊春市金林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