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栩璐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食品中總膳食纖維測定方法,也就是酶重量檢測法、三維濾袋檢測法,然后對食品中總膳食纖維的測定方法改進措施進行詳細闡述,通過不斷分析旨在不斷提高食品中總膳食纖維測定水平,確保良好的改進優化效果,僅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總膳食纖維;測定方法;改進優化
一、食品中總膳食纖維測定方法分析
(一)酶重量檢測法
基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膳食纖維的測定》,酶重量檢測法應運而生。酶重量法,在所有植物性食品的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測定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是對于相關膳食纖維組分,如低聚果糖、抗性麥芽糊精等,該方法并不建議應用。眾所周知,在肉制品中,含有的脂肪較多,所以在檢測前期階段,應及時脫除肉制品中的脂肪,加強石油醚的應用,配比標準為25ml/g,進行3次配比,然后對應將干燥粉碎處理落實下去,需要明確的是,在這一環節中,應對肉制品干燥后的脂肪回收率進行準確計算,為后期檢測的換算提供便利性。酶重量檢測法不同肉類中總膳食纖維檢測數據對比如表1所示:
在樣品溶解過程中,應先對兩份酶解樣品進行稱量,重量控制在1.00g以下為最佳,對于樣品所放置的錐形瓶,應為250ml左右,然后將緩沖溶液40mL添加進去,在樣品分散溶解即可。在酶解環節中,應對50μL的α-淀粉酶溶液進行添加【1】,然后蓋住錐形瓶蓋,確保良好的密封效果,在100 ℃的恒溫環境中,反應半個小時,接著刮離錐形瓶內側的網狀物、膠狀物,旨在發揮出對于酶分解的促進作用。然后將100μL的蛋白酶溶液添加進去,在60℃恒溫中進行酶解,時間為半個小時左右,然后將pH適應糖苷酶的環境調節到最佳狀態,將100μL糖苷酶溶液添入其中,為了確保葡萄糖的充分酶解,恒溫應保持在60℃左右,同樣酶解半個小時左右。
(二)三維濾袋檢測法
該方法與酶重量檢測法有著一定的相同點,尤其在樣品處理方式這一方面,肉制品中在檢測前期階段,要想確保內部脂肪得到有效分解和脫除,使用石油醚是至關重要的,配比標準、次數以及干燥粉碎處理與酶重量檢測法相同,然后在對試樣損失因子進行計算時,應對去脂處理前后樣品的質量進行深入分析。接著對耐高溫α-淀粉酶溶液進行吸取,分別控制在5 mL、10 mL左右,最后將蛋白酶添加到瓶內,蛋白酶的劑量為0.5g,在稀釋方面,主要采取0.02%的疊氮鈉溶液,為酶解奠定良好的基礎。
分析其實驗流程,應稱重濾袋,將硅藻土(1.000g)放置到各個TDF濾袋中,各個TDF濾袋樣品稱重最低應為0.45g,最高應為0.5g,稱重后記錄好相應的重量,在膳食纖維分析儀上,應妥善放置好濾袋,然后將樣品在線酶解、調節pH、沉淀等流程實施下去。
二、食品中總膳食纖維的測定方法改進措施
要想確保檢定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檢測人員來說,應對不同檢測方法進行客觀分析,對各自的優點與不足予以正視然后給予優化。同時,多種測定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確保測定準確性的穩步提升,將食品中總膳食纖維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不同檢測法測定不同食品檢測數據對比表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以上檢測方法的結果并無明顯差異,但是基于整體視角,三維濾袋的操作的便捷程度更高,有助于檢測效率的提升。
根據相關試驗研究發現【2】,酶重量檢測法、三維濾袋檢測法的改進,可以有效降低監測數據偏差,大大上升檢測方式的精密度。其中,精密度最高的便是三維濾袋法,對其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是由于膳食纖維分析儀器的應用,可以促進沉淀、清洗、過濾等操作的順利進行,實現人工操作向自動化操作的順利過渡,有效防止誤差的出現。換言之,要想確保食品總膳食纖維測定的準確性,對于檢測人員來說,應注重酶重量檢測方法的不斷優化,促進食品總膳食纖維測定工作的順利進行,發揮出測定的信息數據在食品檢測工作中的應用價值。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食品的膳食纖維中,其檢測技術是食品安全質量檢測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屬于重點檢測指標。在本次研究中,三維濾袋檢測法憑借自動化操作優勢,在當前檢測工作中非常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松鈴, 劉琳, 戰倩,等. 膳食纖維的黏度特性及其生理功能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20, v.41;No.616(03):233-240.
[2] 楊智健、殷林虹、胥穎. 高效液相色譜示差檢測法測定飲料中低分子質量抗性麥芽糊精含量[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20, v.11(23):211-217.
江蘇中測檢測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