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衡 賈昕達 郝鵬辰 侯銀銳 張笑宇


摘要:本文針對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適應性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在結合調查結果對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適應性進行評價,最終得到改善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適應性的建議。
關鍵詞:大連;社區巴士;評價
0前言
大連高新園區的社區巴士于2014年10月15日開通,是大連的首條社區巴士線路。隨后,高新園區又開通了多條社區巴士線路。這些社區巴士成為高新園區主線交通與各交通小區或企業間“最后一公里”出行的主要力量。本文針對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適應性進行評價,尋找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建議。
1選取指標
本文從運輸能力B1、線路布設B2、服務水平B3三方面研究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適應性。在運輸能力方面考查指標為車輛保有量B11、車輛準乘人數B12、發車間隔B13、線路始末時間B14;線路布設方面考查指標為線路長度B21、平均線距B22、線路布設情況B23、線路接駁盲區情況B24;服務水平B3考查指標為乘客意見反饋B31、線路維護B32、車輛清潔B33、行車穩定B34。
2確定權重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指標權重進行確定。通過相互比較的方式,了解各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在設計并尋找相關調查人員填寫調查問卷后,對各個方面的指標進行相關重要性的排序,從而構造出以各個角度為標準的判斷矩陣,并對其進行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檢驗合格。各級指標權重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3模糊綜合評價
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適應性進行評價。評價前,設置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適應性調查問卷進行數據收集。問卷共搜集到200份,通過所收集到的問卷結果,進行數據整理后,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模糊評價矩陣。
評定集是評價等級的集合。在大連社區巴士評價質量指標體系中,設定評定集為E={e1,e2,e3,e4,e5},其中e1至e5分別表示評定等級: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
將評定集賦予準確的數字,方便后續計算各項指標的評分。評定集的數值化結果:WE=(100,80,60,40,20)。
根據評價矩陣,各指標權重,評定集計算計算出的綜合評分值為75.48,根據最大接近原則:|80-75.48|=4.52<|75.48-60|=15.48,由此可見大連高新園區社區巴士的綜合水平評定等級為滿意。
4改善建議
運輸能力方面車輛準乘人數較少,在高峰期時期車輛較為擁擠,等待下一次巴士需要浪費更多時間可能造成時間緊張或遲到等問題,更換車型,保證高峰時期乘客乘車的舒適性。
社區巴士作為解決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解決人們出行難的主要途徑之一,雖然目前發展還尚不完善,運營期間存在不足是必不可免的,也全是在掌握之中。應盡可能滿足社區市民短途出行的要求,在當前運營線路上應增加更多線路延伸到更多的社區當中,更好的服務于社區市民。
市民希望通過反饋給與社區巴士足夠的時間來測試完善,一邊運營一邊觀察一邊改進,盡可能完善社區巴士的服務運營體系。
參考文獻
[1]紀文婷,周智慧,薛淑青,祝倩.烏魯木齊市社區巴士車運營現狀及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以眾泰社區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7(22):177+185.
[2]陳非.社區巴士運行特征分析與優化對策[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2,8(08):346-348.
[3]李佳暉. 城市社區巴士線路布設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
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