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來,一些不利于沿海地區動力煤市場的因素將在10月中上旬集中體現,將削弱北方港口現貨煤價的上漲動力,并可能給此前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帶來下行壓力,這些不利因素主要有:
第一,從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的未來一段時期,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湖南、浙江、廣東在內的沿海沿江地區諸多用電大省,為了完成“能耗雙控”指標,出臺了針對高耗能企業較強的“限電、停電”措施,從而可能對短期內用電需求和電煤消費造成較大沖擊,相應減少發電企業的動力煤采購需求。
第二,現在至10 月中旬的未來一段時期,國內大部分地區氣候宜人,而且水電產量尚處于高位時期,加之國慶長假期間各類企業停產放假、工業用電負荷減少,是用電需求、火電生產和電煤消費的傳統淡季。
第三,進入10 月份之后,長協動力煤也將再度進入月度兌現周期,下游地區主要動力煤消費企業將繼續以優先采購長協動力煤為主,減少對現貨動力煤的采購需求。
第四,近期,國家發改委針對煤炭“增產、增供、增運、增進口”工作出臺了較多措施,并針對性、持續性、集中性、全方位的進行了包括協調、督導、調研、核查、檢查在內的一系列措施;與此同時,包括神華集團、中煤集團、晉能集團在內的部分大型煤炭企業也在近期先后下調了年度長協動力煤價格,從而對現貨煤價帶來一定的下降壓力。
第五,隨著北方港口現貨煤價持續大幅度上漲、并不斷刷新歷史最高紀錄(9月26日,5500kcal/kg和5000kcal/kg的低硫現貨動力煤的報盤價格分別達到1650元/t左右和1450元/t左右),動力煤消費企業的采購熱情受到更多抑制,燃煤發電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降低,電煤消費被人為性的適當壓低。
第六,在主管部門對年度長協動力煤合同兌現情況進行嚴格督查、審查的背景下,部分此前兌現率較低的煤炭企業,近期可能會突擊發運動力煤進港(因為地銷價格更高,此前減少了動力煤的發運進港量,或者煤炭到達北方港口后按照現貨價格進行了銷售),以提高年度長協動力煤合同的兌現率,這可能也是近期大秦線煤炭運量有所增加的原因之一(9月11-25日的日均發運量為116.7萬t,環比9月上旬日均增加了7.9 萬t),從而將有利于增加和改善北方港口動力煤的供應能力。
第七,2020年9、10月份的煤炭進口量受政策約束持續減少,分別只有1867.6萬t和1372.6萬t,盡管近期印尼煤等進口動力煤的到岸價格優勢不斷縮小、國際市場上的可供煤炭資源趨緊態勢也有增無減,但是2021 年9、10 月份的煤炭進口量同比仍將確定性大幅增加,對緩解國內動力煤資源緊張局面起到積極作用。
第八,近期由于前述第一、第二兩項原因,導致近期用電需求和電煤日耗量下降,將變相推高發電企業的電煤庫存可用天數,滿足了相關部門對發電企業電煤庫存可用天數保持在7~10 天的要求,有利于減輕發電企業的補庫壓力,使其對現貨動力煤的采購意愿下降,放緩動力煤的采購節奏。
第九,近期國內航線的船舶煤炭運價出現大幅下挫(見附圖1),有可能表明下游地區動力煤采購已經降溫,將直接影響未來一段時期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購銷的活躍程度。
國內資源供需緊張的格局仍未發生根本性改變,保供增運穩價任務任重道遠,需要礦路港航電各方共同努力。
1.國內煤市交割活躍
截止到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0.3 天。盡管最近日耗有所回落,但存煤也在下降。即將迎來“迎峰度冬”、大秦線檢修以及正在進行的東北補庫,煤炭運輸形勢嚴峻,保供增運穩價任務非常艱巨。目前來看,下游日耗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而庫存持續低位,部分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降至7天,市場整體供需格局趨緊。
隨著國內經濟的穩步恢復,煤炭需求持續增長,庫存消耗明顯。而進口煤減少、國內煤炭產量增速緩于需求增速等多方面原因,國內煤炭市場供需緊張,煤價走強。進入9 月份,港口煤市再掀波瀾,在成本壓力下終端采購意愿有所降低。加之臨近中秋、國慶假期,下游用煤需求預期減弱,抵觸情緒升溫,補庫節奏放緩。近期,部分貿易商開始加快銷售。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終端庫存處于較低水平,且臨近北方取暖用煤高峰,疊加沿海電廠搶運,補庫需求仍將持續。
需求方面,進入9月份,北方地區民用空調負荷回落,但實體經濟對能源的需求仍拉高了電煤耗用,華東地區氣溫仍高達30℃,帶動了用電用煤的需求量增加。但是,煤價回調的壓力已經不斷積累。2021年出口形勢很好,輕工企業和低端制造業的用電量加大,工業用電負荷不弱。而隨著氣溫下降以及水力發電的增加,沿海地區終端日耗出現下降。另外,在用電需求緊張的情況下,部分省份拉閘限電,導致耗煤減少。終端用戶、貿易商普遍產生“恐高”心理,出貨積極。同時,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下游企業采購力度減弱,仍然以長協拉運為主,放量采購未見,市場煤價格趨向穩定。但是,受產地煤市強勢運行,東北地區增加采購以及大秦線檢修之前,電廠加快補庫等因素影響,9月下旬是電煤搶運的好時節,助推了環渤海港口運輸的繁忙。印尼方面,近期因持續降雨,煤炭生產和發運均受到影響,使得本就供應緊張的印尼煤更加稀少,尤其是低卡煤供應緊張的情況更為凸顯,助推了國內市場交割的活躍。即將進入四季度,大秦線集中檢修,冬季取暖用煤需求加大,要想緩解煤炭、電力緊張局面,還需要礦路港航電各方共同努力。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煤炭市場仍將在供需偏緊格局下強勢運行。
2.煤價面臨回調壓力
能耗雙控下,化工、建材等行業限產以及部分地區限電影響下,煤炭需求增速趨緩,下游拉運或將減少,下游終端和發運港口庫存將繼續增加,壓制煤價的上漲。此外,目前的煤價,下游用戶很難接受,抵觸情緒升溫。10 月上旬,煤價將面臨回調的可能。隨著氣溫的下降以及水電的恢復,近日,沿海八省電廠日耗合計降至193萬t,較前期最高位下降了逾30萬t,煤炭市場供需壓力減輕。此外,部分省市推進能耗雙控,全力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多個省市發布能源雙控的方案,9月18日起,廣東省執行每周“開二停五”的有序用電方案;9月15日起,江蘇省開展15天的部分地區限電政策;浙江省對高耗能重點用能企業實行用電降負荷,各地高耗能重點用能企業停產至月底;杭州組織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在7-9月份安排集中檢修,限電量為第一季度的20%。
大秦線檢修之前,積極搶運,煤炭企業增加長協煤兌現,開展保供增運;疊加近日惡劣天氣造成封航,促使環渤海港口庫存回升至1845 萬t,較中秋節之前增加了128萬t。隨著發運利潤的增加,貿易商經營下水煤積極性提高,港口調入回升;而下游采購意愿不強,調入增加和調出減弱,促使環渤海港口庫存小幅增加。隨著經濟的復蘇,煤炭需求強勢反彈,而供應端受安全環保和進口政策的制約,市場價格保持高位運行,對燃煤機組盈利能力造成較大沖擊。后期,隨著新增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國內煤炭供應數量的增加,2021年四季度,煤炭市場將由前三季度的供不應求轉化為供求平衡。在能耗雙控下,沿海地區水泥、化工、建材等行業限產以及部分地區限電的影響下,煤炭需求增量有限,港口調出量或延續降勢,環渤海港口、二港和下游終端的庫存量會緩慢回升。
為合理調節使用煤炭資源,做好保供穩價,保障安全穩定供應,主管部門完善燃煤電廠安全存煤制度,降低旺季電廠存煤標準,明確7 天存煤為安全底線。電煤消費旺季,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保持在7~12 天,用煤高峰期存煤上限不高于12 天。電廠存煤標準適度下調,雖有一定風險,但下游補庫壓力驟然減輕,遏制煤價過快上漲。目前,煤價處于歷史高位,下游企業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采購力度減弱,基本以長協拉運為主,并積極爭取進口煤的對接,對高價市場煤采購未見增加。一旦進入10 月初的國慶長假,工業企業停產放假,工業用電負荷下降;疊加新的長協煤開始執行,煤礦新的“煤管票”下發,煤炭市場供應逐漸寬松,市場煤價格將出現回落。
3.保供穩價尚需努力
電廠在高成本壓力下,仍以長協拉運為主,市場煤采購未見放量,沿海電廠庫存進一步放緩。部分電廠機組進入淡季檢修階段,也有部分電廠為避免持續虧損而選擇停機,下游電廠整體日耗水平持續回落。近日保供穩價政策出臺,旺季電廠存煤標準調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燃煤電廠的補庫壓力。國際市場方面,動力煤市場貨源延續供需失衡態勢,而天然氣等替代能源的供應出現短缺,造成價格暴漲,進一步增加了市場對煤炭的采購需求,加劇了國際市場煤炭貨源供應緊張局面。印尼加里曼丹地區持續強降雨,導致外礦交貨普遍延遲。同時,印尼國內煤炭需求旺盛,在政府DMO 限制下,內貿煤供應具有優先權,出口市場貨源供應緊張。
國內資源供需緊張的格局仍未發生根本性改變,保供增運穩價任務任重道遠,還需要礦路港航電各方共同努力。進入9 月份,下游電廠日耗沒有出現大幅增加,剛性補庫需求也有所減少;但北方地區電廠冬儲開始,加之建材、化工等行業備貨積極,坑口煤價高位小幅上揚。而印尼南加部分煤礦因大雨宣布不可抗的因素,資源緊張情況加重,煤炭價格繼續高位,讓煤炭供應雪上加霜。但這些都會成為過去時,近期,國家主管部門已提出了一些針對性措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多地督導穩供、增供措施,增產保供措施繼續推進,一旦瓶頸有效打開,煤炭供需格局很可能會出現顯著扭轉。
盡管9 月份產地及港口煤價聯動上漲,且隨著市場供需形勢的嚴峻,煤價有所抬頭,但很多積極有效措施正在落地。一方面,繼續加大優質產能的釋放力度,增加煤炭可靠供應;另一方面,嚴控高耗能排放項目,南方部分行業已經限電,壓制了不合理需求。此外,為保障民生用煤需求,在政策保供的引導下,主產地部分煤企、礦企暫停地銷,全部煤源發運至電廠及長協用戶。未來,發電供熱企業中長期合同占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將有限的優質資源調給庫存更為緊缺的電廠,實現煤炭貨源的合理調配,市場煤將出現有價無煤。隨著長協煤調入量的增加,以及兌現率的提高,電廠可以借機加快壘庫,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迎峰度冬”用煤需求。隨著國家和地方增產增供政策和措施的逐步落實,電廠、水泥廠長協煤兌現率提高和供應數量的增加,市場煤價格上漲空間在逐步收窄,重心逐漸下移,市場供需失衡很快得到緩解。
(慧民)
國家統計局9 月24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 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再次呈大幅上漲態勢。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為1682元/t,較上期上漲58.2元/t,漲幅3.6%。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為905.2 元/t,較上期上漲130.2元/t,漲幅16.8%。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1054.4 元/t,較上期上漲189.4 元/t,漲幅21.9%。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1116元/t,較上期上漲171元/t,漲幅18.1%。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1137.8元/t,較上期上漲167.8元/t,漲幅17.3%。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3980 元/t,較上期上漲230元/t,漲幅6.1%。
上述數據顯示,9月中旬全國煉焦煤、無煙煤價格持續上漲,不過漲幅有所收窄;動力煤價格再次上漲,且漲幅明顯。
此外,9 月中旬全國焦炭(二級冶金焦)價格為3950元/t,較上期上漲330.1元/t,漲幅9.1%。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1 年8 月份,我國煤炭出口量為47萬t,同比增長168.5%。
2021年1-8月份,我國煤炭出口量為181萬t,同比下降24.9%。
據商務部監測,9月13-19日,全國煤炭價格繼續上漲,其中,煉焦煤、二號無煙塊煤和動力煤價格分別為965 元/t、1089 元/t 和780 元/t,分別上漲6.7%、2.3%和0.6%。鋼材價格小幅走高,其中,螺紋鋼、高速線材和普通中板價格分別為5340元/t、5572元/t和5615元/t,分別上漲1.6%、1.2%和0.7%。
據悉,2021 年8 月份,山東省煤炭經濟穩中偏強運行,全省原煤產量、商品煤銷售量同比下降,期末庫存量環比增加,商品煤平均售價大幅上漲,省內電煤合同兌現率環比提高,全省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
8 月份,山東省原煤產量為801 萬t,環比增長13%,同比下降17%;商品煤銷售量為755 萬t,環比增長13.%,同比下降20%。前8個月,山東省累計原煤生產量為6115萬t,同比下降19%;商品煤銷售量為5678萬t,同比下降22%。
前8 個月,山東省煤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377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06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稅380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60%。
8 月份,山東省屬煤炭企業商品煤價格為957元/t,環比上漲119元/t。前8個月,山東省屬煤炭企業商品煤平均售價為793元/t,同比上漲222元/t。8月份,山東能源集團供應省內電煤121萬t,合同兌現率100%。
2021 年9 月15-22 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52元/t,環比上漲19元/t。
從環渤海6 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計算結果看,24個規格品價格全部上漲,漲幅為10~25元/t。
分析認為,9月15-22日,沿海煤炭市場供需緊張格局并未發生轉變,除前兩期提到的主要因素外,以下因素的強化促使環渤海動力煤綜合價格延續上漲態勢。
1.全球通貨膨脹壓力不減,大宗商品價格中樞持續上移。當前全球范圍的通貨膨脹持續,國際海運運費較低谷已上漲近10 倍。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我國進口貿易大幅增長,貿易順差創下了38 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國際通貨膨脹一定程度上向國內傳導,我國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中樞持續上移。
2.秋分線北移,居民用電未退再遇東北冬儲提前。9 月23 日進入“秋分”節氣,但“秋老虎”仍繼續發威,隨著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未來高溫天氣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東南部電廠面臨較大的淡季補庫壓力;另一方面,進入9 月中下旬東北地區冬儲進程加快。在煤炭采購偏緊背景下,電廠北上采購熱情高漲,截至9 月22 日,環渤海港口(秦唐滄)錨地船積壓至近200艘。
3.氣象條件制約,煤炭庫存下移不暢。受氣象條件及煤源供應緊張影響,重點運煤通道部分時段降速,加之產地煤源供應緊張,下水煤周轉速度轉慢,港口裝船作業效率較低。同時,大秦鐵路已確定將于10 月1-25 日期間開展秋季集中檢修,煤炭庫存下移或進一步受阻。
4.市場看漲情緒依舊,遠期價格不斷上漲。9月23 日,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漲逾10%,價格刷新上市以來新高,資本市場追高看漲預期帶動現貨市場情緒。
后續來看,市場恐高情緒不斷累積,市場價格將逐漸理性回歸。另一方面,國家多層面、多渠道、多舉措并施,保障市場供應穩定。近期,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派出督導組,赴相關重點省份和企業、港口開展能源保供穩價工作督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組織國內重點煤炭企業聯合發出倡議,將提供堅實能源保障,嚴格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大型煤企、礦企響應政策號召集中保供,增加中長協兌現量。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2021 年9-22 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大幅下行。截至9 月22日,運價指數收于1275.66 點,與9 月15 日相比,下降130.69點,環比下降9.29%。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2021 年9 月22日與2021 年9 月15 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 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67.9 元/t,環比下降4.9 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 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46.1 元/t,環比下降6.9 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 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48.1 元/t,環比下降6.9元/t。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 年8 月份,鄂爾多斯市煤炭銷售量為5805 萬t,同比增加419萬t、增長7.8%,環比增加488 萬t、增長9.1%。其中,地方煤礦煤炭銷售量為4489 萬t,同比增加329萬t、增長7.9%;國家能源集團煤炭銷售量為1316萬t,同比增加90萬t、增長7.3%。1-8月份,鄂爾多斯市煤炭銷售量為44333 萬t,同比增加3002 萬t、增長7.3%。其中,地方煤礦煤炭銷售量為33914萬t,同比增加2268萬t、增長7.2%;國家能源集團煤炭銷售量為10419萬t,同比增加734萬t、增長7.6%。
由于恢復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的可能性仍較小,我國終端用戶繼續增加對印尼等其他國家的煤炭進口。2021 年1-8 月份,印尼仍然是我國進口煤來源第一大國,我國從印尼進口煤炭數量同比增長了19%。
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1-8 月份,我國從美國進口煤炭數量同比大增近7 倍,從哥倫比亞進口煤炭數量同比大增近2 倍,從南非進口煤炭數量更是由2020 年的零進口猛增到了438 萬t。此外,2021年1-8 月份,我國從加拿大、俄羅斯和菲律賓進口的煤炭數量也出現明顯增加,同比分別上漲67%、62%和49%。不過,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影響,2021 年1-8 月份,我國從蒙古國進口煤炭數量同比下降了20%。
2021 年海外煤炭主要供應國均出現供應偏緊的狀況,主要是由于受到疫情、降雨、運力不足、礦工罷工等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全球煤炭終端用戶需求也紛紛增加。后期來看,海外煤炭供應偏緊的狀態將至少持續至2021 年底。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于2021 年冬“拉尼娜”現象形成的概率已上升至50%,預計2021 年10-12 月份,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主產區降雨量極有可能會高于往年平均水平,或將增加出口港煤炭發運和煤船裝運壓力。雖然澳大利亞煤炭出口量減少不會對我國造成直接影響,但主要進口澳大利亞煤炭的一些國家會將目光轉向其他國家,比如印尼,然而受頻繁降雨和該國政府保障國內煤炭供應量的影響,后期印尼煤炭出口增量也較為有限。另外,受電廠庫存持續低位的影響,印度買家采購需求明顯增加,或將擠占一部分原本供應我國的煤炭量。我國國內方面,在保供政策下,國內市場供應較前期或將逐步增加,但是國內終端用戶進口煤需求或將持續上升。綜合來看,后期進口煤數量或有增加,但受海外供應偏緊影響增幅不會太大。
2021 年大秦線秋季檢修安排在10 月上中旬。從歷年大秦線發運情況來看,集中檢修期間,日均發運量保持在97~105萬t之間,較正常情況下下降16%~22%。而2021年7、8月份,受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不高和惡劣天氣等因素影響,大秦線日均發運量分別為99 萬t 和115 萬t,與往年檢修期間鐵路發運量接近。初步分析,大秦線檢修期間,只要控制好進車節奏,多利用下午和夜間非維修時間增加進車,完全可以達到日均100~105萬t的水平,超過7月份的進車數量,但與8月份的進車數量相比有一定差距。
1.上游發運情況不樂觀。目前,大秦線外運煤炭主要以長協煤為主,市場煤運量不多。在價格高位運行、政策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貿易商出現恐高心里,發運至下水煤積極性不高,市場煤有價無市。促使大秦線空有4.5 億t 的運輸能力,但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部分運力閑置,發運量和車流也達不到滿負荷。
2.檢修會影響運力提升。受貨源供應不足等因素影響,到港拉煤車不足;而環渤海港口調出保持正常,下游采購積極,促使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出高于調進,各大港口存煤保持低位,秦皇島港存煤保持在400 萬t 的低位水平已長達3 個月。大秦線檢修開始后,各港口煤炭調進量減少,可能會加劇環渤海港口優質資源供不應求的局面,船等貨時間延長,下錨船增多。
3.檢修會加劇緊張局面。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工業產能降低,唯獨我國不受影響,煤炭需求不降反增。而金九銀十之下,建材、化工等行業開足馬力,煤炭消耗增加。為滿足下游用煤需求,穩定煤價,相關部門出臺政策,加速釋放煤炭產能,推進煤炭儲備建設。正值10月份儲煤季節,為保證冬季用煤需求,部分用戶將加快煤炭補庫,鐵路檢修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煤炭市場緊張局面。
4.煤炭交易將更加活躍。在國際煤炭市場價格高位,且主要煤炭出口國貨源普遍緊缺的情況下,后期國內煤炭進口量也難有大規模增長。用戶將部分調入貨源轉向國內市場,而大秦線檢修、運量下降,無疑會給用戶帶來情緒上的變化,激發搶運、補庫的緊迫性,助推檢修期間,環渤海港口煤炭運輸緊張有序,煤炭交易更加活躍。
近期,國際市場需求不減供應收窄,國際動力煤價格持續上漲。國際終端用戶進口需求繼續增加,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周環比繼續上漲;國際終端需求旺盛疊加南非煤出貨量較為緊張,理查茲港動力煤價格周環比延續漲勢;歐洲地區動力煤市場整體供小于求,支撐歐洲三港動力煤價格周環比繼續上調。
據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截止到9 月17 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指數為182.6美元/t,較9月10日上漲4.9美元/t,漲幅為2.76%;理查茲港動力煤價格指數為159.22 美元/t,較9 月10 日上漲5.57美元/t,漲幅為3.63%;歐洲ARA三港市場動力煤價格指數為171.2 美元/t,較9 月10 日上漲3.45 美元/t,漲幅為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