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慧,闞玉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0)
高校教材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以及怎樣培養人”的這一根本問題的重要載體,是高校教育與教學的依據,直接關系到黨的教育方針能否落實到位以及教育目標能否實現[1]。
應用型高校要想獲得持久長遠地發展,需要擁有自身的特色,特色的形成需要培養特色人才,特色人才的培養取決于教學質量,而專業教材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實現專業教學目標的重要參考依據與需要,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與規格。
繼教育部推出8號令和26號令號后,2020年5月15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教發廳〔2020〕2號),將轉設工作提上日程[2]。始建于1999年的南航金城學院,根據要求正在進行此項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金城學院要想求得更好的發展,需要考慮轉設之后如何走出一條適合自身情況的辦學之路。而辦學情況很大程度上決于教學質量的高低,而教材在影響教學質量方面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校在2017年12月進行了撤系設院。撤系設院后,工商管理專業由原管理系調整到航空運輸與工程學院,這一重要舉措為工商管理專業的內涵式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只有加強特色教材建設,才能更好地搞好特色專業建設,才能更好地實現我校此專業調整的目標與初衷。然而由于調整時間較短,還未引起學校和專業教師的關注,而不得不沿用之前工商管理專業所用教材。
教材在人才培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師生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所以本部分首先從使用教材類別分析目前專業教材使用情況,然后通過設計問卷和訪談從學生和教師兩個維度來分析總結專業教材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教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專業教材選用近3年出版的較多,占所有專業課教材的73.1%,這符合2016年11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理工類、財經政法類和農林醫藥類專業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應達到50%左右”的要求。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仍有部分專業課教材存有陳舊與老化現象,《民航配載與平衡》使用的教材是2011年出版的,對于國家積極倡導使用新近出版教材這樣一個背景下,仍然選用出版年代較為久遠的教材,原因值得深思與探討。
專業教材傾向于選用“八大社”教材,選用的馬工程系列教材較少。其中,“八大社”教材占到所有專業課教材的92.3%。(注:“八大社”是指學院投資方指定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傳媒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這“八大社”背后依托是國內一流大學,其出版的教材被公認為是有較高質量的教材,但這些教材是否一定適合金城學院的實際還需謹慎下結論。金城學院從2019-2020學年第1學期開始,投資方提出在教材征訂時,優先選用八大社出版教材,然后是“馬工程”教材。
選用國外原本教材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是希望能讓學生快速了解國外學科動態,但是,我校本專業國外原版教材為0;同時,專業教材中針對本校實際教學情況的自編教材數目為1,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專業教材很難與學校實際以及地方區域經濟相適應。綜上,我校專業模塊教材缺乏與國際接軌高質量的教材。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只有6.19%的學生認為專業教材涉及的知識面越寬泛越好。另外,有49.83%的學生認為專業課實際教授章節占教材總章節的比例大約在60%-70%之間。對于課堂未教授內容,有51.37%的同學表示不看,有32.92%的同學表示很少看,只有15.71%的同學會看自己感興趣的章節,選擇基本都去看的同學人數為0。由此可見,專業教材求大求全、針對性不強,實際使用率較低。另外,從訪談的結果來看,學生反映專業教材有些偏難,有的知識點在老師講解后還是不太容易理解,教材缺乏直觀形象的圖表、生動活潑的案例,教材語言學術性過強、晦澀、不夠通俗易懂等。所以,目前本專業所用教材并非完全適合專業學生。
在前面所述調查中發現,部分同學和老師認為目前專業教材與學習實際情況不符,產生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對專業教材選用的適用性評價標準不夠重視。目前,學校建有教材評價指標體系,但學校投資方不顧該評價標準,在征訂教材時規定教材優先“八大社”教材,然后是馬工程系列教材;其次,部分教師在教材的選用上也出現隨意性現象,他們傾向于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選教材而忽視了學生實際學習的情況。此外,現有的教材評價標準也缺乏對教材適用性的細化性評價,所以部分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很容易忽略教材的適用性問題,通常按照自己對教材的評價標準來選擇,因而被學生認為與實際學習情況不相符。
教學建設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建設成效無法在短期內顯現,而教師則希望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出更多成果,獲得更多收益,比如論文、項目、專利、競賽等。在對老師的訪談中,有老師表示做科研與編寫教材相比更易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而且在年終績效考核上做科研比編教材有明顯優勢,同時做科研還可以在經濟上獲得比編寫教材更大的回報。在這樣的環境下,耗時長、見效慢的教材建設自然很難得到重視,成為教師編寫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教材征訂制度不完善影響了專業教材選用質量,這是部分教材內容陳舊、老化以及學生認為專業教材不適用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方面,學校投資方對教材的征訂設置了范圍,完全沒有考慮到專業特色與學生學習實際。此外,在按投資方要求選擇教材時,主講教師一般會在這個范圍內選擇方便自己備課的教材,而不太關注教材內容是否做到了與時俱進,所以這種教材選用上的隨意性導致實際選用教材的不適用性以及教材選優率不高。
目前,學校對教師編寫教材缺乏應有的獎勵制度,調動不起教師們編寫教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學校也缺乏有效的激勵手段去激發教師編寫教材,這是學校無針對性、無特色專業教材可選用的另一重要原因。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 網絡科技的飛速發展與使用,我國已經全面、深度融入到世界體系之中。所以,在教材建設方面,要重視引進和使用國外優秀原版教材。根據專業課程的特點,學習國外同類專業教材使用情況,吸收和引進國外同類教材中的優秀者,將那些精華性的東西納入到我們的專業教材建設之中。當然,在引進國外教材時一定要考慮它是否適應我校特色工商管理的實際,是否能開拓學生視野,切忌生搬硬套、東拼西湊、把不適合的內容硬塞進教材體系之中。
當今學科和專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速度明顯加快,作為教材為了能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情況,應當去陳更新,創新教材內容和體系;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材應注重將實踐教學內容融入其中,所以,在選用教材時,建議學校明確教材選用原則,原則上優先選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圖書獎、教育部規劃的教材以及重點教材。此外,要制定嚴格的教材選用程序。選用的教材,首先要經過教研室全體教師集體討論,教研室主任和院長同意后報學校圖書館教材處征訂;選用其他教材的,專業教師需書面申請并提供樣書,經教研室主任和院長同意,教務處審批后,方能征訂[3]。
支持專業教師與企業人員一起編寫工商管理校本教材。專業教師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比較熟悉,對知識的重難點把握到位,結合企業管理人員的一線工作經驗,可突出區域及行業的特色,這樣可增強教材的針對性和適應性。除了提倡本專業校本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外,為了更好地選用和使用教材,還建議加強本專業樣書庫建設,以此來豐富專業教材類型。建議學院批準教研室將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教材和各學期使用過的教材盡可能地都收集起來,同時,聯系一些出版社進行教材展示并贈送樣書,這樣有助于教師從中選取貼合教學實際的教材,減少教材選取的隨意性和盲目性[4]。
為了拓展傳統紙質教材的空間,依托現代高新技術,加強立體化教材的開發,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也可以通過開發和使用“在線學習平臺”,將專業課程PPT、教案以及講義等資源上傳上,為教生提供網上交流平臺,最大限度地來滿足學校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需要。立體化教材較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和吸引力方面,都具有傳統紙制教材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它充分體現出交互性和時代性的學習需求。因此,本專業教材建設應當往這個方面積極努力[5]。
特色專業的建設離不開特色教材的支撐,教材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極具創造性的工作,可謂是任重而道遠,需要學校的支持和專業教師的參與與付出。相信只要學校上下共同努力,不斷進取,積極加強教材的研究和建設,我校民航特色工商管理專業教材建設必將會有更多的精品教材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