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眉凌 李卓曦
在北緯37度這一充滿靈氣的地球脈絡(luò)上,在遼闊無垠的神州東方,有一座城,名喚煙臺。
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線是她蜿蜒的臂膀,擁攬起黃海與渤海彼此交融的蒼茫,一百多公里的直線距離,注定了她與遼東半島的隔海相望,宛如堅定的鎖鑰,扼守著京津地區(qū)的海上門戶。
世人常說,海岱齊魯是自然與歷史賦予山東省的底蘊,因為她東臨大海、中懷山岳、齊地重商、魯有文明,經(jīng)濟與文化交融薈萃。如果我們用同樣的眼光審視煙臺,會發(fā)現(xiàn)這座城的秉性正是山東的精髓:黃海、渤海皆在其側(cè),連綴的山巒被稱作“膠東屋脊”,濱海的地理優(yōu)勢帶來了通商之利,而萊夷古國的文明之光可以上溯三千年。
未至煙臺時,我一直在暢想,渴望在蒼茫的大海上,望見一座仙臺,是神話里的海上瀛洲,一個煙霞繚繞的地方。然而,當(dāng)我踏上煙臺的大地時,感受到的卻是這片土地的敦厚與剛毅。那是歷經(jīng)了千萬年滄海桑田之變化而積淀下的品格,是枕山負海的廣闊胸襟。
煙臺的氣韻是山與海所賜予的,她的歷史進程也似山海一般,起伏跌宕,潮來潮往。
當(dāng)時間還停留在《山海經(jīng)》中的上古蒼冥時,名為“鞠陵于天、東極、離瞀”的三座山巒隱約勾勒出膠東半島的形狀。一位人面鳥身的東海之神—黃帝之子禺猇,成為了東方部落的首領(lǐng),煙臺的歷史就這樣悄然地被編織進古老神話里,成為了萊夷諸部最早的棲息地。為了生存,先民們與大海開始了博弈,白石村遺址出土的魚骨器物,是六千年來族群繁衍的證明。
當(dāng)周武王在牧野吹響討伐商紂的號角時,中原屹立起一個偉大的王朝。可早已習(xí)慣了自由奔放的萊國百姓們并不在乎周天子分封天下的統(tǒng)治,他們用生猛的原始力量,一度將大名鼎鼎的太公姜子牙拒之門外,與之爭搶齊國的都城營丘(今山東淄博東北)。
當(dāng)然,天下終究要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伴隨著中央王朝統(tǒng)治的不斷加強,古老的萊國漸漸消失在典籍中,取而代之的是秦朝的膠東郡、漢代的膠東國。

但是,萊地的兒女們從未離開這山海相依的故土,他們用勤勞和智慧繼續(xù)耕耘著希望。他們看慣了戰(zhàn)國七雄爭霸天下的煙云,也在秦皇漢武訪仙求道的癡夢中得到了歷史的垂青。當(dāng)徐福率領(lǐng)三千童男童女從蓬萊入海尋仙時,此后兩千年間東亞文明的格局,因中國農(nóng)耕醫(yī)藥技術(shù)傳入日本而奠定。
漢朝以后一長段的歲月里,煙臺似乎被遺忘了。世人的目光或是聚焦于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紛亂,或是沉迷于皇皇大唐的盛世昌明,幾乎很少有人在意,登萊古郡是中原王朝揚帆入海、聯(lián)通各國的門戶,是海陸交通的樞紐,是北方最大的造船中心。停泊在海灣里的航船,演繹著“日出千桿旗,日落萬盞燈”的輝煌,煙臺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我們?nèi)魧⑸綎|視作一只展翅的雄鷹,煙臺無疑就是那銳利的鷹眼:她的心臟連綴著中原腹地,目光投向大海汪洋。她既有海上煙波的柔情,也有山川烽煙的壯烈。
由于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煙臺成了倭寇、海盜垂涎的“美味”,頻繁的被侵擾促使其轉(zhuǎn)變?yōu)橐蛔7莱鞘小4竺魍醭谶@里設(shè)置了奇山守御所,狼煙烽火自海岸沖霄而起,煙臺城的雛形也開始漸漸清晰。
到了晚清時代,閉關(guān)鎖國的朝廷被迫將煙臺寫入通商口岸的名單,成了他國的“囊中之物”。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山東最早、也是中國北方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煙臺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在中華民族崛起的道途中,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機器工業(yè)迅速建立,民族企業(yè)相繼開辦,煙臺,成為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祥地之一。她守望著東方悠久的仙山傳說、儒家文化,也接納了西方先進的工業(yè)技術(shù)、科學(xué)文明,重塑起這座城的現(xiàn)代面貌。
煙臺,是一部山與海鑄就的傳奇,亦是一幅歷史與人文交織的畫卷。一代文豪蘇軾登臨蓬萊,發(fā)出了“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的驚嘆;千古才女李清照在馳向萊州的途中,吟念起“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的傷懷。煙臺的情韻,已然將古典詩詞的豪放與婉約兼容并蓄。
昆崳山煙霞洞里走出的長春真人丘處機,一言止殺,阻擋了成吉思汗的彎弓大刀。煙臺山上,大明王朝抵御倭寇的烽火,成就了無數(shù)英豪的赫赫威名。“甲骨文之父”王懿榮在晚清亂世轟動中外學(xué)術(shù)界,把漢字歷史推到殷商時代。張弼士創(chuàng)建的張裕釀酒公司,則昭示著民族工業(yè)的崛起。更不用說星火燎原的紅色膠東,還有地雷戰(zhàn)的英雄故事、楊子榮的剿匪傳奇。
東海如碧環(huán),西北卷登萊。剛?cè)岵臒熍_,像極了孕育了她的山與海。剛烈時,風(fēng)卷浪潮、山林呼嘯;溫柔時,波濤瀲滟、和風(fēng)細軟。她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摧折,蒙受過外敵的侵辱,卻始終沒有屈服。她總能用寬廣樂觀的心懷去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用天地之美孕育萬物,用經(jīng)略之美匯聚人才。
如今的煙臺,是一座生生不息的鮮活之城。這里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繪就了一幅中國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國最佳休閑城市的生態(tài)畫卷,那是煙臺自然美好的天性。幾千年斗轉(zhuǎn)星移,則將煙臺從荒蠻海岸蛻變?yōu)榄h(huán)渤海經(jīng)濟圈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一帶一路”倡議重點建設(shè)的港口城市。她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文明時期,在一日千里的高速發(fā)展時代,開辟出了新的天地。她發(fā)力于高端海洋產(chǎn)業(yè),進化為制造業(yè)強市。她憑借港口的先天優(yōu)勢,拓展著海洋物流運輸業(yè)。

她是從山海中走來的煙臺,在與世界的迎來送往中,開啟了乘風(fēng)破浪之旅,站立潮頭,奮勇前進。
In the vital realm along Parallel 37 and in the east of the boundless Divine Land of China lies a city named Yantai.
The coastline of over 1,000 kilometers is like its winding arms that embrace the vast communion of the Yellow Sea and the Bohai Sea. The linear distance of more than 100 kilometers determines its separation from Liaodong Peninsula by the sea and firm role of guarding the offshore gateway of Beijing and Tianjin.
People often said Shandong is endowed by nature and history because it lies by the sea and harbors mountains with Qi emphasizing on commerce and Lu symbolizing civilization,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integr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economy and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