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宣
這里青山環抱,鳥語花香;這里依山傍水,碧波蕩漾;這里是龍口市石良鎮最東南的山區村莊,民風淳樸,風光旖旎。金秋時節,恰是最忙農時,在蘋果豐收的同時,這里的特產小黃姜也“熱辣”成熟,濃郁的姜味飄在大山之間,也暖進農民心窩。

“今年雨水多,10月初又降溫,所以起姜晚了一些?!弊鳛橹車钔硪慌战霓r戶,石良鎮棗林村村民刁訓科家的姜地里,街坊四鄰都來幫忙收姜。起姜、去土、剪稈、裝袋、窖藏,大家默契配合,迅速高效,忙得不亦樂乎。
伴著悠悠的姜辣味,放眼望去,周圍一片山村田園風光。由于這里地勢相對較高,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在小黃姜種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棗林村周圍成為龍口市小黃姜的重要產地。這里還依托地理環境的優勢,在井窖中儲存鮮姜,延長銷售期,能保存到來年鮮姜上市時。
與常見的大姜不同,這里的小黃姜體型相對“袖珍”,畝產能達到六七千斤左右。細看小黃姜,姜形狀細長,顏色金黃,在太陽下透亮,聞起來姜味特別濃郁。當地有“上炕蘿卜下炕姜”的俗語,說出了小黃姜在保健藥用方面的價值。事實上,在小黃姜的銷售方面,除了作為日常餐桌的佐料,很多中藥商、保健品加工企業更喜歡選擇它作為原材料使用。

提起小黃姜種植銷售經,棗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刁子劍格外有發言權。棗林村所在的石良鎮豐儀片有著悠久的種姜歷史,刁子劍從小見證著父輩種姜,成年后從事種姜、收姜工作,可以說,他與小黃姜打了半輩子交道。每年,周圍地區大量小黃姜通過他的手,賣到了全國各地,尤其是上海、南京、廣州等地的南方客戶,最青睞纖維質含量高、辣味足的小黃姜。當地將小黃姜作為驅寒藥膳的重要原材料,對此十分認可。
最近幾年,小黃姜的藥用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行情比之前好很多,價格也曾賣到了每斤9元的高價。姜農通過土地流轉,逐年擴大種植面積。對此,石良鎮和市農業農村局還開展了農業技術培訓,引導姜農科學管理,提高小黃姜的質量與產量。小黃姜也因此成為了當地的特色產業,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小黃姜產業發展的同時,針對小黃姜市場收購價格不穩定的問題,當地種植大戶與小黃姜收購商也在積極探索小黃姜的深加工,制作成姜干、姜粉,提高小黃姜的附加值,讓農戶獲得更高收益,也撐起一片“金色”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