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輝 周燕
信息時代,學生獲取信息渠道的擴展,對教師知識儲備的完整性與體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建立學習型的教師團隊,成為時代的呼喚。在新時代,每個學校都應該就如何進行教師隊伍的建設展開思考。本文從“導師團制”入手,探討“導師團制”下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策略,旨在通過討論,為學校教師團隊的建設提供思路。
一、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的必要性
1.教育改革的需求
“雙減”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教育進入了新階段,這與新時代的每個教育者都息息相關。過去的十年,是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十年,家長對學生的期待越來越高。而如今,“雙減”政策的落實,在結束家長“內卷”的同時,也給學校教師帶來了挑戰,它要求教師群體要不斷增強專業素養,以適應國家發展的各種改革政策。
2.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
教育行業本身就需要教師自身不斷進步和發展。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他們生活在新時代,總能快速感知到一個時代最前沿的事物,因此,教師是否具有與學生進行無障礙交流的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從教師自身的發展需求來看,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自身不斷進步,不斷參與到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當中。
二、“導師團制”下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策略
1.搭建導師團隊,建立伙伴間的信任感
基于“導師團制”來搭建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首要環節便是對教師結構進行整合,并且基于現實情況對教師團隊作出合理分配,以確保整個團隊的有序性。首先,可以將學校的副高級教師、骨干教師、在職在編教師、工齡較短的臨聘教師等進行梳理,按照教師教學科目進行劃分。其次,學校要確定是否還擁有多元的教師資源,如區域的專家資源等,將其納入到整個“導師團制”的建設當中。最后,將成長期的年輕教師與經驗老到的高級教師或骨干教師進行組團,搭建有效的學習平臺。在此基礎上,制訂團體的學習策略。在互幫互助中,建立信任感,為之后的學習活動提供組織基礎。
2.利用多種手段,激發教師的學習潛能
教師的學習潛能并不是基于一種方法便可得到持續激發的,它需要學校在方法上不斷創新,從多種角度激發教師的潛能,并且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共同愿景。例如,首先,學校可以聘請區域內教師發展中心的導師為學校“導師團制”中的教師成員進行系統的職業規劃和專業提升指導,使教師能夠從全方位看待自身的職業發展;其次,學校可以讓校內骨干教師與新教師師徒結對,點對點全方位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最后,還可以定期舉辦主題講座,由同年級導師帶領其他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有針對性地對經驗不足的教師進行指導。
3.組建多種形式的活動,建立共同文化
在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當中,學校要組建多種形式的活動,建立共同的文化。如組織閱讀會,促進導師團隊的學習結合,也可以進行相關的職業比賽,通過教師間的友好切磋,建立團隊中的文化感,促進共同文化的建立。
三、“導師團制”下教師學習共同體構建策略的反思
“導師團制”的合理運用,必然可以使教師團隊有長足的進步,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在構建和發展的過程中,學校的領導者或者“導師團制”的管理者要不斷地觀察團隊成員的發展,在團體的方向有誤差時,及時進行調控,使“導師團制”始終保持初心,得以持久運行。
四、結語
“導師團制”可以切實提高教師團隊整體素質,促進學習共同體的搭建。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要在整體把控上做出相應的努力,通過實踐完善“導師團制”的細節,加強總結,形成有效的理論基礎,為之后學校形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的良性循環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系長沙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資助課題“基于‘導師團制’促進農村青年教師發展研究”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