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界


摘? ? 要:在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2020年進行了蕓樂收在小麥上的小區試驗,同時進行了蕓樂收在小麥上的大田示范。小區試驗結果顯示,蕓樂收在小麥上應用能夠增強小麥的抗病耐病能力,對小麥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能夠有效促進小麥生長,增加有效穗數、每穗實粒數和千粒重,增加小麥產量。尤其以在返青拔節期、打苞孕穗期、揚花灌漿期各噴施一次蕓樂收,防病增產效果最佳,對赤霉病防效為49.8%,比對照增產31.32%。大田示范結果顯示,小麥施用蕓樂收,比常規用藥對照平均增產112.3 kg/667 m2,平均增產率25.83%。主要表現為有效穗、穗粒數、千粒重的增加,而且小麥籽粒鮮亮飽滿、容重高,商品性和品質大幅提升,同時有效降低了小麥病害的發生率及發生程度,起到了減藥控害的效果。
關鍵詞:蕓樂收;小麥;防病增產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20-001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2.11? ? ? ?文獻標志碼:B
為了驗證蕓樂收應用于小麥的實際效果,為蕓樂收在小麥上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2020年在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進行了蕓樂收在小麥上的小區試驗,同時進行了蕓樂收在小麥上的大田示范。供試藥劑為蕓樂收(0.01%蕓苔素內酯15 mL+250 g/L吡唑醚菌酯20 mL+18 g/L聚谷氨酸15 mL+增產助劑10 mL),上海綠澤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1? ?蕓樂收作用機制
蕓樂收是一種植物生長促進劑,可以促進作物健康生長,能改善藥害和肥害,促進開花結果。在小麥上應用的蕓樂收的配方主要為蕓苔素內酯、吡唑醚菌酯、聚谷氨酸以及一種含有磷、鉀、鋅、氮及殼聚糖等元素的助劑。①蕓苔素內酯是一種新型綠色環保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主要作用是抗病、壯苗、抗逆、增花保果,可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使色澤艷麗,葉片更厚實。②吡唑醚菌酯是新型的廣譜殺菌劑,具有治療、保護葉片及滲透傳導作用,殺菌譜廣,對幾乎所有真菌類,如擔子菌綱、子囊菌綱、卵菌綱和半知菌類等病害都顯示出很好的活性。③聚谷氨酸能夠提高農作物的抗凍能力,農作物不易受到凍害,葉片和其他農作物比起來更翠綠;聚谷氨酸能夠提高作物的抗干旱能力,農作物葉片不容易出現卷曲、萎蔫現象;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進農作物對肥料的吸收。④含磷、鉀、鋅、氮及殼聚糖等元素的助劑能夠滿足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相關大量、中量、微量等元素的需要。
2? ?小區試驗
2.1? ?材料與方法
(1)材料。供試小麥品種為西農979,供試藥劑為蕓樂收(0.01%蕓苔素內酯15 mL+250 g/L吡唑醚菌酯20 mL+18 g/L聚谷氨酸15 mL+增產助劑10 mL),上海綠澤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2)試驗地概況。試驗地設在信陽市平橋區明港鎮張莊村雷明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試驗基地,前茬為花生,地勢平坦,土質為沙壤土,排灌方便,地力水平一般。
(3)試驗設計。試驗設4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個小區面積333.5 m2,共計12個小區,小區采取隨機排列。
處理1返青拔節期噴蕓樂收1次,處理2返青拔節期、打苞孕穗期各噴蕓樂收1次,處理3返青拔節期、打苞孕穗期、揚花灌漿期各噴蕓樂收1次,處理4為清水對照 。
每667 m2每次用藥量為蕓樂收1包,兌水15 kg,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施,施藥時天氣晴朗、微風。
供試小麥于2020年10月15日播種,機耕機播,用種量12.5 kg/667 m2,每667 m2施45%N、P、K(15-15-15)復合肥50 kg作底肥,分蘗期追施尿素7.5 kg/667 m2,栽培管理與當地一般田塊的農事操作一致。整個試驗田除試驗處理設計和要求外不再施用其他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只對各個試驗處理的蟲害進行統一防治。
(4)調查項目。防效調查:每個小區隨機調查4個點,每點調查100穗,分別記錄小麥赤霉病的發病穗數,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效。防效(%)=[(對照區病情指數-處理區病情指數)÷對照區病情指數]×100%。
產量調查:每處理5點取樣,調查每667 m2穗數;每處理5點取樣,每點20株,共取100穗,調查穗粒數和千粒重,并根據每667 m2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計算理論產量。
(5)結果與分析。匯總調查結果顯示,施用蕓樂收后,各處理的赤霉病發病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處理3的防效最好,為49.8%;其次是處理2,防效39.1%;處理1最差,防效30.1%。證明蕓樂收可以提高小麥的抗逆能力,從而提高小麥抗病耐病能力,加之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所以對小麥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匯總測產數據可知,各處理均能增加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提高小麥產量。處理3增產最為顯著,比對照增產31.32%;其次是處理2,比對照增產26.8%;處理1比對照增產23.4%。
2.2? ?小區試驗小結
結果顯示,蕓樂收在小麥上應用能夠增強小麥的抗病耐病能力,對小麥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能夠有效促進小麥生長,增加有效穗數、每穗實粒數和千粒重,增加小麥產量。
尤其在返青拔節期、打苞孕穗期、揚花灌漿期各噴施一次蕓樂收,防病增產效果最佳,對赤霉病防效為49.8%,比對照增產31.32%。
3? ?大田示范
3.1? ?大田示范方法
3.1.1? ?試驗田選擇
選擇不同鄉鎮的農戶、不同土壤的地塊,地理位置有丘陵、平原,土壤類型有沙壤土、白散土、黃膠泥土,肥力水平有高、中、低3種類型。所選試驗田具有代表性。
3.1.2? ?蕓樂收的施用方法
小麥全生育期葉面噴施蕓樂收3次,每667 m2用蕓樂收一包,兌水15 kg,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施。
(1)第一次于小麥返青拔節期施用,目的是提高小麥抗寒抗旱能力,增加有效分蘗,提高畝穗數。
(2)第二次于小麥打苞孕穗期施用,目的是促進小麥抽穗整齊,增加穗粒數。
(3)第三次于小麥揚花灌漿期施用,目的是提高小麥抗干熱風能力,防早衰,促灌漿,落黃好,增粒重。
3.1.3? ?對照設置
針對每個示范點,在試驗田選好后,在同一地塊設對照,地塊的1/2施用蕓樂收,另1/2施用常規農藥,同品種、同播期、同施肥、同澆水,全生育期其他管理相同。
3.1.4? ?測產方法
收獲期現場實打實收、當場對比,和經銷商、農戶一起現場予以確認。先站在地頭目測小麥長相差別,從顏色、落黃、早衰等方面對比,發現施用蕓樂收的小麥明顯好于對照。
經過精準量地、驗倉收割、稱重計算,全部折成國標13水分后,當場出結果。
3.1.5? ?數據處理
匯總各試驗點數據,如表1所示。
根據測產數據匯總計算,使用蕓樂收地塊比對照地塊,2020年平均增產112.3 kg/667 m2,增產率25.83%。
3.2? ?大田示范結果與分析
經過2020年在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的試驗,結果顯示,蕓樂收在小麥全生育期應用3次,與常規用藥對照比較,有以下3點差異。
①增產效果顯著。使用蕓樂收,大幅度增加了小麥的有效穗、穗粒數、千粒重,平均比對照增產112.3 kg/667 m2,增產率25.83%,達顯著水平。②品質提升明顯。使用蕓樂收的小麥,收獲后籽粒外觀鮮亮飽滿,成色好,容重高,商品性好,麥穗好賣且賣價高。③有效減藥控害。小麥使用了蕓樂收,抗逆能力得到了提高,且蕓樂收具有一定的防治病害作用,從而有效降低了小麥病害的發生率及發生程度,減少了其他農藥的使用。
4? ?小結與分析
大田示范結果顯示,小麥施用蕓樂收,比常規用藥對照,平均增產112.3 kg/667 m2,平均增產率25.83%。主要表現為有效穗、穗粒數、千粒重的增加。而且小麥籽粒鮮亮飽滿、容重高,商品性和品質大幅提升。同時有效降低了小麥病害的發生率及發生程度,起到了減藥控害的效果。
鑒于以上試驗結果,建議蕓樂收在應用于小麥上大力推廣,為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作出貢獻。
(編輯:郝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