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娟
(曹縣人民醫院病理科,山東菏澤 274400)
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為臨床常見疾病,包括炎癥疾病、潰瘍、息肉、癌變等,若未能有效防治,隨疾病進展,會嚴重影響患者消化道功能,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1]。病理組織診斷,為疾病臨床診斷金標準,在臨床診斷中具有決定性作用。通過上消化道黏膜活體組織檢查,能進一步提升消化道疾病的準確性,在消化道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中有重要意義[2]。為此,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曹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74份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病理資料,分析不同病變特征。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曹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74份上消化道黏膜病變患者病理資料,其中男性453例、女性421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54.46±6.28)歲。本次研究經曹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①符合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的診斷標準[3];②經臨床特征、影像學資料確診。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缺失、②隨訪資料缺失。
1.2 方法 收集患者活檢標本,甲醛固定后,酒精梯度脫水,二甲苯處理后石蠟包埋,切片固定(切片厚度為4 μm),應用pH 5.0枸櫞酸緩沖液修復細胞組織結構,后應用蘇木素-伊紅染色。
1.3 觀察指標 統計不同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病理結果,分析不同年齡、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與上消化道黏膜病變之間的關系。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病理特征:胃炎:①慢性胃炎:鏡下黏膜淺層見淋巴細胞、漿細胞、中性粒細胞,深層腺體完整;②萎縮性胃炎:在慢性胃炎基礎上,胃腺體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③腸化:黏膜上皮細胞、腺上皮細胞被吸收細胞、杯裝細胞取代;④上皮內瘤變:上皮細胞、胃黏膜結構偏離正常過度增生,出現細胞異型性、分化異常特征。息肉:表面光滑,半球形、有蒂或扁平,可伴充血水腫。潰瘍:以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癥反應。腫瘤:包括隆起型、凹陷型、淺表型三種,出現新生血管、周圍組織浸潤等特征。
2.1 上消化道黏膜病變類型特征 874份病理資料中,胃炎、息肉、潰瘍、腫瘤病變占比分別為45.19%、29.52%、20.37%、4.92%,其中胃炎發病率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上消化道黏膜病變類型特征[例(%)]
2.2 胃炎發病特點 胃炎中,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上皮內瘤變發生率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幽門螺旋桿菌(Hp)陽性患者的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發生率較陰性者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胃炎發病特點[例(%)]
2.3 息肉發病特點 息肉中,胃息肉、賁門息肉、食道息肉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胃息肉、賁門息肉Hp陽性時發病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息肉發病特點[例(%)]
2.4 潰瘍發病特征 潰瘍中,胃潰瘍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H p陽性中胃潰瘍、食道潰瘍、賁門潰瘍發病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潰瘍與腫瘤發病特征[例(%)]
2.5 腫瘤發病特征 腫瘤中,胃癌、食管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胃癌Hp陽性時發病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腫瘤發病特征[例(%)]
胃炎、息肉、潰瘍、腫瘤均為臨床常見上消化道黏膜病變疾病,影響患者消化系統功能,且前三者存在一定癌變風險,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需盡早診斷治療[4]。
本次研究中,對874份上消化道黏膜病理組織診斷的結果分析發現,胃炎發病率最高,為45.19%,且在胃炎發病特征的研究中發現,不同類型胃炎發病率均呈現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的狀態,除胃癌外,Hp陽性時胃炎發病率較高,考慮原因為,隨年齡增長,患者生理功能退行性病變,Hp抵抗能力下降;而Hp感染后,Hp可分解尿素為氨氣,中和胃壁pH值,并使胃上皮細胞外部絨毛逐漸減少,影響細胞之間連接能力,誘發胃壁黏膜細胞病理變化,引發活動性炎癥,增加黏膜炎性反應,進一步影響黏膜狀態,使患者出現黏膜萎縮、腸化、上皮內瘤變等黏膜病變[5]。
上消化道息肉,指上消化道黏膜上皮增生引發的局限性隆起型病變,其中食道息肉多為炎性息肉,賁門息肉來源于胃柱狀上皮,與胃息肉均以增生性息肉為主。本次研究發現,胃息肉、賁門息肉、食道息肉發病率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胃息肉、賁門息肉Hp陽性時發病率高,考慮原因為,除年齡會影響上消化道黏膜狀態外,賁門、胃部會受到Hp影響而出現局部黏膜增生性病變,而食道受Hp干擾較小,因此對食道息肉無明顯影響[6]。潰瘍為癌變重要影響因素。本次研究發現,胃潰瘍與胃癌均呈現相同發病特征,即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且與Hp陽性相關,提示胃潰瘍、胃癌發病與消化道功能退行性病變及Hp損傷相關[7]。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發現,上消化道黏膜病變中,胃炎發病率較高,多數疾病發病率均呈現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趨勢,特別對于胃部黏膜病變而言,Hp陽性時發病率較高。因此建議高齡、Hp感染者完善相關檢查,以便盡早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