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昱 陳雨飛 陳 歡 蘇兆懿 張明旭 邵戰林
(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當前,我國正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需要金融助力支持,所以積極盤活農村存量資產,探索以農村土地為信用工具的“土地金融”體系,深入分析解決“兩權”抵押貸款業務推進中的問題成為了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兩權”抵押試點工作順應了農業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需求,同時有助于增加農村土地資源的應用價值,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更新,實現農民貸款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更好地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加速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同時,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統籌部署的重點改革任務,是農村金融體制和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制度創新。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并在全國范圍內選擇確權頒證率較高,農村信用環境較好的地區開展“兩權”抵押貸款的試點工作,旨在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創新,探索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出路。2016年將呼圖壁縣納入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兩權”抵押試點的推進有效緩解了呼圖壁縣“三農”融資難題。
本文從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兩個方面展開調研,對呼圖壁縣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實地調研和調查問卷的發放了解當地農戶和銀行機構參與狀況及意見反饋。通過利用呼圖壁縣的調研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旨在發現實際推廣過程中存在的障礙性問題,進而幫助呼圖壁縣更好地推進“兩權”抵押貸款工作開展,全面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根據前期大量的資料查閱和理論研究,根據是否進行“兩權”抵押試點選取了呼圖壁縣各村鎮以及各金融機構,其中包括呼圖壁縣大豐鎮紅柳塘村、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幸福村、五工臺鎮十九戶村以及中國農業銀行、呼圖壁縣農商銀行、呼圖壁縣津匯村鎮銀行。
選定調查區域后,項目組于2021年12月對該區域進行實地調查,數據收集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內容包括農戶以及金融機構在“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中所遇到的問題、對該項試點的評價、期望三個部分。同時在問卷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呼圖壁縣農戶的實際情況,對調查問卷進一步修改與完善,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本次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336份,其中銀行機構150份,農戶186份。
2.1.1 農村生產生活狀況
呼圖壁縣的農村總體條件一般,交通設施也比較方便,導致農村人口外流嚴重。由于農村總體人口數較多,而且收入途徑有限。傳統農戶由于生產規模小,種植的農作物大都是自給自足,而其收入來源的途徑少,所以總體的收入水平較低。呼圖壁縣農村地區以傳統農戶居多,新型的農業主體還是偏少。所以在“兩權”抵押業務開展之際,傳統農戶可以轉變發展思路和生產方式,試圖以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從而使農業收入增加。
2.1.2 農戶對“兩權”抵押貸款的評價分析
經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發現,當地農村地區許多人反映在近三年內有貸款的需求,說明農村地區有很強的借貸需求。所以“兩權”抵押貸款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會更加方便農戶獲得貸款,并且通過實地調研發現當地大多數農戶對“兩權”抵押貸款的了解較少,也考慮到未來風險因素以及自身因素不愿參加。
2.2.1 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狀況
銀行內部許多員工工作年限較短,學歷水平相對較低,在基層銀行中由于辦理業務較為簡單以及服務對象有限,導致很多有才能和理想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到基層去發展,基層銀行機構人才嚴重不足,諸如此類的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也會阻礙農村地區新業務的發展。
2.2.2 銀行機構“兩權”抵押貸款業務運行狀況分析
在呼圖壁縣開設此業務的銀行較少,當地主要是津匯村鎮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農商銀行等機構辦理此類業務,其他商業銀行涉及的非常少甚至沒有此類業務,這樣的分布不利于此類試點項目的推廣和宣傳。一些銀行不開展此類業務的主要原因是此類業務風險較大。通過對銀行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信貸員普遍認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風險保障機制是開展農地金融業務的必備條件。
根據呼圖壁縣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全縣經濟穩增長各項措施全面落實,金融創新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爭取債券、政策性中長期貸款資金38.9億元、幫助企業貸款融資10.1億元,津匯村鎮銀行落戶我縣正式營業。國家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任務順利完成,在試點期間共發放“兩權”抵押貸款1.2億元,縣鄉兩級綜合產權交易平臺建成運行。我區為保障“兩權”抵押貸款政策的落地實施,從2012年開始啟動農村土地確權,為這些經過確權的土地頒發確權登記證。
“兩權”抵押貸款試行,一方面使農民貸款方式將更加靈活,選擇方式也更加多樣,另一方面使農民資產如房屋也能抵押變現出貸款資金,補充到農業生產或經營上,進一步盤活農村資產。同時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使土地成為農民增資增信的本錢,增進了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水平,從而促進了土地流轉。它可以拉動農戶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由此也產生了大量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3.1.1 金融機構和農戶積極性不高
由于土地流轉受到較多的法律和制度限制,試點沒有建立完善的抵押資產托底制度,并且信用評級系統不夠完善,針對農村集體或農戶的信用檔案并沒有完全建立,金融機構為了預防違約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在調查走訪過程中發現,“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過程中對村民普及推廣不夠到位,導致大部分村民不夠了解這一內容,對“兩權”抵押貸款積極性不高,不能全部參與這項試點活動。其次,對于大部分農戶來說把住房和土地經營權拿去作為貸款抵押物這無疑是風險非常大,所以也就不愿意參與其中。
3.1.2 法規政策不夠完善
目前關于“兩權”抵押貸款僅在部分地區試點進行,還沒有相關配套的法律隨之并行,法律保護不夠完善。我國的《物權法》、《擔保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條目對“兩權”抵押貸款工作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物權法》對于土地承包經營權用于抵押物的用途沒有做出清晰的界定,《擔保法》對我國農村集體的土地做了明確的要求,我國農村耕地和宅基地不能用作抵押物使用,這說明“兩權”抵押貸款想要正常的運行需要將相關的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另外政府的參與度還需提升,政府的相關保障舉措在“兩權”抵押貸款發展中也比較重要。
3.1.3 農村產權評估較難
銀行在發放貸款過程中,缺乏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的評估意見作為貸款的審核依據。在試點地無外部評估和自身評估都不到位的情況下,部分銀行只能采取低評、少估的方式或以附帶方式發放貸款。評估機構的不到位直接影響銀行參與試點的積極性,也降低了農民意愿。
3.2.1 加強政策宣傳,提高農民意愿
在呼圖壁縣“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情況調查中,發現有很多農戶并不清楚“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情況。要確保呼圖壁縣“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的順利推進,呼圖壁縣政府部門應該確保現有政策的落實,為試點提供政策保障。實際結合多方面的宣傳,在各村鎮及銀行等金融機構研究制定細化方案,加強農戶對“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政策了解,提高農民意愿。
3.2.2 完善相關體系
對金融機構而言,如果農戶出現違約,將造成自身巨大損失;對農戶而言,如果到期無法償還貸款,將會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農民住房財產權,導致生活陷入困境。金融機構應建立完善農戶的信用檔案,多方了解農戶資金狀況、還款信息等情況,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農戶違約情況,降低金融機構損失。同時應加強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完善農業保險體系,將農戶抵押貸款納入保險范圍,在農戶違約后可以降低銀行的損失,從而減小銀行抵押貸款風險。
3.2.3 建立抵押物價值評估機制
政府可鼓勵建立聯合金融機構與農戶多方建立農戶抵押物價值評估機構,不依附于任何一方,保持中立,掌握抵押物真實情況,考慮農戶償還意愿與償還能力保證評估價格公正可靠。促使雙方積極推進“兩權”抵押貸款的發展,降低農戶抵押貸款風險。
通過對呼圖壁縣農村“兩權”抵押貸款業務實際運行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和對試點發展帶來的發展效果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呼圖壁縣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對當地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有重要作用。我們從資金供給方和資金需求方兩個方面展開調研,從多個角度考慮“兩權”抵押貸款實施狀況,分析實施中存在的影響因素及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對呼圖壁縣農村“兩權”抵押貸款業務的蓬勃發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