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坤
(云南省羅平縣羅雄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羅平 655800)
我國為了能夠維護生態的平衡,在近些年開始大力落實保護森林資源相關工作,并且獲得了比較好的工作效果。但是由于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難度比較高、管理范圍比較大,使防火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能夠保證森林資源的安全,降低森林火災事故出現的幾率,當前有必要對實際防火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針對性地制定出合理措施。這樣不僅能夠起到保護森林資源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將因森林火災使森林資源損失降到最低,為林業工作更加完善奠定良好基礎。
森林火災是造成森林資源遭受到嚴重破壞的一個重要因素,帶來的后果也是致命性、毀滅性的。據相關了解可以得知,我國出現的大部分森林火災事故,都是由以下兩個方面因素造成的:一,自然方面的主要因素就是堆積層出現自燃的情況,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存在落葉大規模堆積的森林中,在夏季的時候由于溫度太高,加上氣候相對比較干燥,達到了底層枯葉的燃點,導致枯葉出現自燃后造成森林火災的出現。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各種雷電引發的,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參天大樹比較多的森林中,在一些雨水比較多的季節中,樹木由于被雷電擊中出現自燃,造成火災出現。二,人為因素主要是由于森林周圍、森林工作人員防火意識比較差,由于不合理的使用、處理火源,造成火源在森林中蔓延,加上撲救不及時造成嚴重的火災問題出現。
森林火災的危害性,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森林火災發生后最先侵害的就是林木,如果火災的發展沒有得到及時阻止,就會不斷地消耗森林中林木資源,降低林木的分布密度,將原本的森林結構破壞掉。同時,由于缺少了一部分的林木,還會出現樹種演替的情況,一些低價值的樹種、雜草以及灌木等會替換原本樹木的位置,不僅影響了森林的整體物種平衡情況,同時也會將森林資源的整體資源降低。二,由于森林火災的破壞,大量的林地會在一段時期內裸露在外面,出現比較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引發干旱、水澇、滑坡、泥石流以及風沙等其它的自然災害出現。三,被燒傷的一些林木,生長會出現衰退的情況,自身的病蟲害抵抗力會降低,為森林中病蟲害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環境,加快林木的死亡,嚴重破壞了森林的生態平衡狀態。四,在森林火災出現后,森林的環境會在短時間內出現變化,進而影響到周圍的土壤、水域,一些嚴重的火災后,森林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夠恢復。五,森林火災對于森林周邊的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威脅,森林火災會直接將森林周圍、內部的建筑以及設施等燒毀,并且還會驅走一些禽獸,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六,發生火災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煙霧,對空氣產生污染,如果煙霧比較大,還會對交通產生影響,進而引發各種交通事故。
針對防火工作來說,只有全社會真正給予重視,才能夠為各項措施準確地落實在實際中提供一定支持,進而保證獲得更加好的防火效果。而根據當前我國開展的森林防火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方面,還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具體來說:一,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不僅包括防火工作,同時也需要開展森林繁育、森林保護等工作。工作量相對比較大,逐漸的就會忽視防火工作,沒有真正重視該項工作,造成防火工作無法有效的開展。二,由于缺少明確的思想指導,加上一般不會對防火工作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造成林業工作人員忽視了防火工作,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林業發展中,造成各項工作流于形式,無法真正落實。三,我國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識還需要不斷地加強,部分個人存在著嚴重的忽視防火工作問題,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開展。
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制度給予支持,有效的制度能夠保證工作事半功倍。但是根據當前我國林業部門開展的防火工作來看,在機制上還不夠健全,制度上也比較缺失,具體來說:一,森林防火的職能還不夠明確,以往由林業部門負責對應的工作,而經過機構改革后,增加了管理主體。這就造成全新的機構缺少相關的經驗,無法真正承擔起森林防火的工作重任,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有效開展。二,森林防火相關工作缺少一個合理、完善的制度支持,各項工作的開展沒有制度約束和參考,造成防火工作遲遲無法落實在實際中,僅僅流于形式。
大部分森林火災的出現都是人為造成的,針對人為導致的森林火災問題,需要及時地對其進行懲處,嚴重的話需要追求法律責任,這樣才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具體來說:一,當前在懲處的力度方面還需要不斷加強,對于責任人要依法追求責任,并且沒有及時地公布相關處理結果,起不到警示他人的作用。二,林業部門的執法力度有待加強,無法保證林業案件的處理及時性和有效性,并且按照相關的規定對其進行處罰,造成群眾無法重視防火工作。
為了保證森林防火工作能夠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實現全民重視森林防火,當前需要積極地對管理人員和群眾開展教育工作,為森林防火工作獲得更好的效果提供支持。首先,需要在林業管理部門內部開展對應的培訓工作,及時地將森林火災危害傳遞給相關人員,使其能夠了解森林火災的嚴重后果,進而提升工作人員對于防火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的參與到工作中,保證防火工作效果。同時,針對參與到防火工作中的相關人員來說,需要及時加強對其專業技術、知識方面的培訓工作,提升其責任感的同時,使其能夠應用專業的技術、理念開展防火工作,提升防火工作的整體質量。其次,需要及時地在森林資源面積較大的周圍村鎮等開展森林防火宣傳工作,按照森林資源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開展知識講解和教育工作,有效推進宣傳工作,保證實際能夠大于形式。同時,在實際宣傳中,還可以加強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豐富宣傳教育的內容,積極地利用互聯網、短視頻等開展宣傳工作,并且需要及時改變宣傳教育形式,結合人們經常使用的各種移動客戶端,如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微信群等平臺,及時推送對應消息,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地關注防火信息,進而逐漸培養群眾形成良好的防火意識。此外,還可以在一些節日期間,如清明節,在村鎮、森林資源周圍懸掛條幅和標語的形式,提醒在此經過的人們,能夠重視森林防火,避免再次出現羅平縣水溝林場2008年由于上墳引發森林火災的事件。
森林防火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能夠保護森林中的資源,以及在森林中生存的動物,同時也可以保護周圍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因此,為了保證防火工作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當前需要對火災管理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工作機制,為各項工作的準確落實提供支持。首先,當地政府需要與林業部門積極配合,創新管理形式,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發揮出政府的監督和指導作用,確保制度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其次,需要通過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如羅平縣的羅雄街道在2019年投入了50余萬元用于防火,充實了撲火隊的物資,確保火災能夠及時被撲滅。同時,需要加強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利用率,建立和完善對應的森林火災監控系統,利用衛星監測技術、視頻監測技術等,結合無人機等工具,落實高效率的森林火災管理和監督工作,構建出全天候、立體化的全新防火監測網絡,促使防火工作朝著現代化、信息化和科學方向的發展。最后,需要健全森林火險預測和預報相關系統,以縣為單位積極地建立火災預警系統,對地形、可燃物干濕情況以及可燃物類型等進行分析,與氣象局互相配合,對重點的地區防火工作機制進行完善,提升防火工作的質量。
法律法規是對違法行為進行約束和限制的最重要手段,想要保證森林火災出現的幾率能夠有效減小,相關部門就要學會使用武器,準確地處理好森林火災案件,并且加大懲罰力度,真正起到警示、提醒世人的作用。首先,在工作中一旦遇到相關的案件,則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引起嚴重火災事件的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嚴重的森林火災案件則需要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其次,針對防火工作來說,需要對現有的工作規章制度進行完善,保證工作能夠按照當地實際情況準確地開展,做到實事求是。如在制定防火工作規范的過程中,可以要求相關人員從低海拔處開始,做好低處物資的相關整理工作,使其能夠遠離火源。并且對工作責任制度進行有效的完善,將具體責任真正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保證其能夠更加重視防火工作,確保工作的有效性。最后,針對在林場周圍或者是林場內部開展的日常建設工作,需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制定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規定,保證建設項目能夠按照防火工作的要求進行。同時,需要及時地做好“防火工作責任合同”簽訂工作,對參與建設的企業或者是人員進行有效監管。這樣不僅能夠保障人們更加重視防火工作,也可以通過制度的約束,使其能夠規范自身的行為,防止各種火災事故出現。如羅平縣在野外工程項目建設中,對于防火工作就有了明確的規定,并且將這些內容納入到了承包合同中,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起到了良好的約束建設方和施工方行為作用,降低了由于意外造成森林火災事件出現的幾率。
針對森林防火工作來說,需要使用各種各樣科學合理的方式將防火工作進行加強,科學的防火工作是將火災隱患扼殺在搖籃中的重要基礎。因此,需要做好對應的防火林帶建設工作,具體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對應的建設工作:一,在森林邊緣地帶經常會出現由于人為等因素造成的火災蔓延到森林中的問題出現,這就要求在森林的邊緣位置需要做好對應的防火地帶建設工作,將林區和外界分離開來。同時,在確定防火帶寬度等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森林規模情況,保證建設后能夠真正起到防止火勢蔓延的效果,并且需要考慮對應的人力、物力等防火工作成本問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開展防火地帶建設工作。二,需要合理選擇種植在防火林帶的樹種,首先要先對各種能夠用于防火地帶建設的樹種信息實施全面了解和分析,優先選擇一些含水量比較大、生長情況趨于穩定的相關樹木。同時還要按照樹木的實際生態結構情況、高度、樹根深度等問題考慮在其中。這樣才能夠保證樹種真正能夠起到良好的防火效果,達到防火的目的。
為了減少由于工作人員失誤引發火災問題出現的幾率,需要重點對火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不僅需要對進入到林區中工作人員做好登記工作,同時也要詳細檢查易燃易爆物品的攜帶情況,一旦其帶有存在安全隱患的物品進入到林區中,發生火災后要及時地按照程序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具體來說,火源控制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加強野外生產用火管理工作,規定各項生產用火動作需要在安全防火期間內開展,并且在開始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對應的審批手續檢查、火險質量檢查相關工作,同時準備好對應的器械和工具,保證工作安全性。二,需要加強護林人員的生活用火檢查和監督工作,保證在離開生活地之前,要完全地將火源熄滅,做好余火的清理工作。同時,需要在靠近森林的一側設置好對應防火線,并且由專人進行管理。三,對各種各樣的居民用火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在一些特殊的節日中,要組織好宣傳巡邏隊伍開展火災預防巡邏工作,在一些燃燒集中的區域中要組織專門人員進行看守,準備好對應的滅火器具,控制好火源。同時,需要保證在用火場地的周圍沒有任何的可燃物,及時地對可燃物進行清理,避免火源獲得有利的燃燒條件,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失。四,需要做好對周圍村鎮中兒童等不具備判斷能力人員的管理工作,對一些有過縱火前科的人員要進行重點監管,引導監護人對其負責。如可以通過與兒童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簽訂責任書的形式,保證其不會出現故意縱火的行為,真正將火源控制工作落實在實際中。
森林火災是嚴重威脅森林資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全社會需要重視森林防火工作,積極地落實各項有效措施,能夠將火災事故出現的幾率降到最低,保證森林資源能夠健康成長。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在準確分析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基礎上,結合宣傳教育、機制完善以及追究責任等方式,完善防火工作管理體系,采用科學合理的防火管理措施,提升防火工作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