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師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國營貝江河林場,廣西 柳州 545300)
在樹木種植體系中,杉木是最常見的種植樹種之一。它被廣泛應用于長江以南的造林種植中,長江以北的部分地區也在引進種植,由于較快的生長速度和優質的木材,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由此可見,杉木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目前,杉木造林成為了我國林業生產過程中十分關鍵的工作,在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杉木栽培時,要充分結合自身的生長特性,進行綜合管理。由于杉木不耐干旱并且不喜歡涼爽的環境,因此,適合在年降雨量為1000~2000mm的地區種植。同時,確保溫度差有利于提高杉木的生長速度。另外,在杉木苗圃建設過程中,要保證日照均勻,有效利用周圍水源,提高灌溉質量。明確種植地點后,通常在1月進行場地整備工作,并對地面生長的雜草進行除草處理,以為杉樹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我國林業高度重視杉木林產品的林業生產,具有良好的利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林業生產需要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杉木種植部門應著力于優化和創新栽培技術,提高杉木產量,并重視杉木的服務與管理。本文討論了杉木速生豐產林的栽培技術和經營策略。
在杉木的栽培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杉木的生長特點并對其進行綜合管理。由于,杉木不宜在陰涼的環境中種植且自身耐旱能力較差,所以,杉木種植區域的年降水量要保持在1000~2000mm,在此基礎上還要有效掌控溫差的變化,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杉木的生長速度。此外,在建設杉木苗圃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光照的均勻性,充分利用苗圃周邊的水源,提升澆灌質量。在明確杉木栽培地點之后,通常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整地工作,通過除草劑等工具來清除杉木生長環境中的雜草,進而為杉木的生長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
挑選品質優良的杉木種子,是確保杉木速生豐產的前提條件。所以,在杉木培育之前,要選擇苗木優質的杉木品種。在選種過程中,可以參考林業部門領導或專家的意見,結合不同區域范圍的種植特點來選育不同的優質杉木良種。由于我國各區域范圍內的氣候變化存在差異,所以,要結合具體氣候問題具體分析。通常情況下,要在春季確保杉木種子發芽成長,然后再用高錳酸鉀進行消毒處理,整個消毒過程保持在一個小時,再將種子置于陽光下晾曬,曬干之后再進行播種。最后用泥土覆蓋,覆蓋時要在周圍鋪墊好稻草,等到出苗時機成熟時,再將其移除。此外,在立冬和冬至的這段時間內,要集中選取一些由青色轉變成青黃色的杉木種子,進而獲得良好的栽種效果。
杉木的播種工作一般都是選擇在年初進行,在種子播種之前,要利用農藥先對土地進行處理,避免大量的雜草影響杉木種子的生長。在農藥噴灑一周之后,可以選擇陰雨潮濕天氣播種杉木種子,這樣能夠收獲良好的播種效果。在播種工作結束之后,利用刨花覆蓋種子,在種子的表面鋪上一層細土,這樣能夠確保在雨水天氣,種子不會被雨水沖走,進而有效提高杉木的存活概率。
通常情況下,杉木的栽植工作一般都是在初冬和初春進行。栽植的杉木必須要超過35cm的高度,地徑數值要高于0.6cm,同時杉木的根系要十分發達,確保杉木能夠滿足栽植條件,這是決定杉木是否能夠存活的前提。在對杉木進行移植時,需要遵循嚴格的栽植標準展開工作,在陰雨天氣完成起苗,在起苗之后要在杉木的根部涂抹適量的黃泥漿,進而起到保護杉木根須的作用。如果無法在同一天完成栽植和起苗工作,那么就要采取假植措施。在栽植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對樹苗進行扶正處理,讓其根部能夠在坑洞中得到良好的伸展。此外,在填土工作進行到一半時,要將杉木樹苗提起兩次,然后再壓實,并覆蓋適量的碎土。
為了能夠確保杉木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必須要對田間雜草及時處理,以此來滿足杉木的生長需求。除草管理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對處于不同生長階段的杉木,需要確保除草管理的準確性,盡可能減少除草工作對杉木生長根部的不良影響。同時,需要重視套種除草工作,以此來改善杉木生長的土壤環境,使其生長的土壤肥力能夠明顯提升,為日后杉木的健康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除草工作需要在人工、化學以及機械等不同方法下對杉木種植田間的雜草進行嚴格控制,確保能夠在可掌控范圍內,避免出現除草過度的情況。
在杉木撫育管理過程中,病蟲害問題需要重點解決,尤其是在極端天氣下,需要對病蟲害威脅進行嚴格控制,減少對杉木生長的負面影響。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首先,可以選擇合適的化學藥劑和生物藥劑,結合杉木的具體生長情況來進行科學治理。同時,還要定期對杉木進行觀察,確保杉木不受到任何危害的情況下,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作為杉木種植管理者,要定期修剪杉木并實施噴藥處理,從根本上提高杉木的抗病蟲害能力,大大提高存活概率。
杉木的健康生長離不開肥料的補充,所以只有不斷加強杉木施肥管理,才能夠確保杉木能夠獲得充分的營養。如果土壤本身的營養成分較少,那么就會提高杉木的病蟲害患病風險,進而影響存活率,所以施肥工作要具體考慮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此外,還要根據季節氣候條件來展開施肥管理。在施肥過程中,需要將肥料與土壤進行充分混合,之后再覆蓋新的土壤。如果,施肥結束之后發現杉木存在生長不良的情況,那么就需要盡快追肥,為杉木提供一個營養充足的生長環境。
科學的間伐工作能夠確保杉木擁有一個高品質的生長環境,為杉木的產量提高提供保障。通常在杉木完成種植之后的5到7年,要對杉木進行間伐處理,間伐強度控制在25%,還需要對種植區域周邊的雜木進行有效清理,避免在同一片生長環境中對杉木造成擠壓。在首次完成間伐工作之后,以四年為一個間隔來重復類似的工作,間伐強度控制在10%左右。
首先,在預防措施中要營造出良好的栽培環境。杉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深厚的土層,土壤中的有機含量必要豐富而且土壤要保持濕潤的狀態,并且還要具備良好的排水能力。針對我國杉木種植地區進行調查發現,通常情況種植區域都在山腳或谷底位置,因為,這些位置的空氣濕潤而且采光較差,很適合杉木的種植生長。而且干燥的空氣環境和充足的陽坡地區很容易形成杉木的低效林。
其次,是要進行合適的補植補造。利用補植補造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由于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導致的杉木損害問題。在通常情況下,是根據杉木的分布情況來決定補植方法。比如均勻補植適合杉木林種植比較均勻的地區,而塊狀補植適合林窗較多且林中空地的杉木林地。通過合理的補植補造能夠保護好原有的林木生產環境,有效減少種植人員的工作量,進而提高杉木的存活率。
最后,要在杉木撫育管理中,深翻土壤,配合開溝埋青工作,及時做好定干工作。通常要對杉木種植區域進行土壤深翻,深翻深度大約在40~60cm,以此來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同時,還能夠確保杉木的根部迅速生長。此外,開挖壕溝則是為了能夠在溝底投入大量的落葉和有機肥,進而提高杉木的生長質量。
杉木病害是威脅杉木生長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杉木的病害類型有生理性黃化病以及炭疽病等。炭疽病是杉木病害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在病害發生時,通常是先從葉子開始,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蔓延到整個杉木樹身,直至杉木全部枯死。所以,對于炭疽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科學的防治措施能夠確保杉木順利健康的生長。而生理性黃化病主要是在重大旱澇災害之后的幼林當中發生,所以,杉木必須要挑選比較優良的種植環境,并且要做好旱澇災害的防治工作。在杉木生長的苗期經常會出現猝倒病,其中包括種子腐爛、樹梢腐爛以及立枯等等。對此病號要重點注意排澇工作,在旱澇災害嚴重時,一定要施加適當的農藥來進行整治。
杉木在種植過程中面臨的蟲害威脅非常多。因此,杉木的蟲害防治工作是杉木健康生長的條件之一。在杉木蟲害威脅中,白蟻是最常見的類型,白蟻能夠啃噬杉木的根莖和樹皮,對杉木的健康生長十分不利。對此可以選擇強效的滅蟻粉劑來捕殺白蟻,或者是釋放白蟻的天敵來進行誘殺。此外,還有一種對杉木生長危害較大的蟲害就是雙條杉天牛,此類蟲害嚴重危害著杉木的健康生長。杉木發生蟲害的區域躲在丘陵地區,中心產區很少發生,這主要是因為選地不慎導致的,也可能是因為樹種問題。在蟲害威脅之外還有很多鳥類的啄食也會對杉木的生長造成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杉木的健康,對此,可以利用有針對性的防鳥類啄食措施,在樹干上噴灑鳥類懼怕的化學藥物,確保杉木能夠順利健康的生長。
在撫育管理過程中,為了保證冷杉的正常生長,去除雜質和疏松土壤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具體來說,我們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杉木苗生長的初期,應根據杉木的生產需要進行有效的除草。在除草過程中,應仔細,準確地清除雜草,以免損害冷杉的根系生長。
二、為了為杉木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應及時清除杉木周圍土壤中的雜草,以不斷提高土壤肥力。
三、在除草方法方面,機械除草和人工除草可以結合使用,以確保土壤周圍有一定數量的植被。一般來說,除草和疏松土壤不僅可以改善杉木生長區的土壤侵蝕,而且可以確保土壤的滲透性和土壤養分。
在撫育管理過程中,為了為杉木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必須在杉木的不同生長階段施肥,以確保杉木的生長質量。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施肥計劃,每個地區應根據自己的環境和氣候特征施肥,以有效地改善土壤養分狀況并滿足每個地區杉木的生長需求。杉木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的施肥。施肥時,土壤和肥料應充分混合,但冷杉的根部不應與肥料直接接觸。
速生豐產杉木林的撫育期應適當減薄。我們要注意杉木間伐期,通常在種植后的第5年進行,然后每4年左右進行一次。必須確保間隔時間不要太短,以達到預期的增長目標。第一次間隔刪除約占間隔輸出的25%,第二次間隔刪除約占間隔輸出的10%。疏伐時,應清除雜草和樹木,以確保冷杉不會被擠壓和正常生長。一般來說,合理的間伐可以有效提高杉木的生長質量,促進杉木高產的目標。
冷杉的根際將有很多潛在的芽。如果在移植過程中出現埋葬深度問題,冷杉的根際將暴露在外,從而導致冷杉根際中的大量多余分支發芽。如果這些多余的分支不及時修剪,將嚴重影響杉木的生長。因此,有必要采用多種方法來處理萌芽的分支。一種是直接切割。在修剪過程中,應將倒下的幼苗拉直,嚴格禁止冷杉的頂芽和樹皮,并應梳理茂密的樹枝,以提高冷杉林的透明度。二是用厚實的土壤覆蓋,從而有效地防止潛在芽的發芽,為杉木的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杉木的豐產造林能夠使我國杉木種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量和品質,為我國各個行業領域提供大量的優質木材,發展杉木速生豐產,也能夠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要積極探索新技術,為杉木的速生豐產提供全新的技術支持,以此來提高生產質量,滿足我國的木材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