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妍
加強應急管理,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為從源頭上防范化解城市安全風險,佛山市高標準建設佛山市城市安全運行監測中心、佛山市應急指揮中心、佛山市城市安全研究中心“三位一體”的城市安全“智慧大腦”,創建智慧安全城市治理新模式;對標“全國一流”,舉全市之力組建森林消防綜合救援隊,加快推動佛山市地方綜合救援力量體系建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組建佛山市應急志愿服務隊,打造政府、市場、社會“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共同體,構建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新體系”。
“可燃氣體濃度超限報警,實時報警濃度值5.22%Vol……”2020年3月21日7時36分,佛山市城市安全運行監測中心值班人員收到禪城區一則警訊。該報警點位于兩條道路交叉口的廣場上,周圍車流量、人流量大,有多個公交車站、菜市場、學校、小區,一旦發生燃爆事故,后果不堪設想。監測中心立即將警情推送至燃氣公司,燃氣公司快速響應,經復核確認燃氣井內閥門老化導致燃氣微小泄漏,現場展開搶修堵漏,成功化險為夷。這是佛山市通過“智慧安全佛山”項目成功處置的典型案例,也是佛山建設城市智慧大腦,加強城市安全管理取得的顯著成效。
佛山市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隨著全市人口、功能和規模不斷擴大,城市運行系統日益復雜,各類安全風險交織疊加。
為破解城市安全管理難題,佛山市于2019年8月啟動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投資2.26億元建設“智慧安全佛山”一期項目。佛山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智慧安全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高標準規劃了佛山應急管理信息化“一網、兩中心、三支撐、四應用”的體系架構——“一網”,即一個應急防控網;“兩中心”,即城市安全運行監測中心和綜合應急指揮中心;“三支撐”,即應急大數據中心支撐平臺、公共服務云平臺和應急專題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四應用”,即智慧監測預警應用、智慧監督管理應用、智慧救援指揮應用和智慧輔助決策應用,初步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城市安全齊抓共管治理體系。

佛山市森林消防綜合救援隊支援鄰市撲滅山火。
經過精心布局和建設,佛山打造監測中心、指揮中心、研究中心“三位一體”的城市安全“智慧大腦”——佛山市城市安全運行監測中心;有針對性地建設了橋梁、燃氣、消防、排水、電梯、軌道、交通、林火、高危企業等9大風險監測專項,將中心城區城市基礎設施和高風險行業領域企業作為試點,布設13120套物聯網傳感器;并著力建設應急現場指揮通信系統,構建城市安全治理“一網統管”體系。
2021年9月,佛山市被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確定為國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試點城市。佛山市將以試點為契機,運用信息技術為應急管理賦能增效,持續推進“智慧安全佛山”項目完善提升,打造“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探索城市安全治理的“佛山模式”,努力實現城市安全風險第一時間監測發現、第一時間研判預警、第一時間調度處置,為佛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2019年12月5日13時53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山火,伴隨著不斷增大的風力,讓佛山市高明區的森林大火越燒越旺。大火發生后,佛山市立即響應,各界救援力量全力撲救,大火最終被撲滅了。事后,佛山人意識到,佛山非常需要一支專業的森林消防隊伍。
佛山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組建了一支全省一流的一專多能、一隊多用,以森林滅火為主體的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的森林消防綜合救援隊伍。同時,佛山市予以人、財、物等全力支持,并將其列入2020年該市重點工作之一。
佛山市應急管理局火災防治和減災救災科科長黃夢介紹,隊伍在機構編制上立足創新改革。隊伍規模200人,為登記類事業單位,對人員采取“定員不定人”方式實行勞動合同制,保持高效管理,激發隊伍活力。并在全國5000多名應聘者中,選拔出200名隊員,其中還包括武警雪豹突擊隊和特戰部隊退役人員。黃夢表示,“我們設置有競爭力的薪酬標準,客觀上帶動了全省專業森林消防員的薪酬待遇提升。”
“不僅如此,佛山在森林消防綜合救援隊伍建立之初,就科學論證,高規格采購裝設備。”黃夢說,隊伍按照國家專業標準,目前配備了31臺滅火救援、通信指揮等特種車輛。
2020年11月17日,救援隊成功撲滅三水區南山鎮紅聯村山火。此次山火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設想,救援隊成功實現了“打早”目標。黃夢介紹,“由于我們隊伍組建時采用了‘近險駐防,將營房駐扎在風險最高的區域,發生險情時,我們可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撲滅險情。”
據悉,佛山森林消防救援隊按照“一專多能、多點布防”的原則,突出以森林防滅火為主體,加快多災種綜合救援能力建設。隊伍分別在佛山市3處分布駐防,覆蓋全市90%以上林區,實現就近駐防、快速撲救。并推動“一個中心”(珠江西岸區域應急指揮中心)和“四個基地”(即綜合應急救援基地、訓練培訓基地、救援物資儲備基地和航空救援基地)的建設。
2020年11月13日,鄰市發生山火,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魏鈺立即安排副局長曾建新帶領佛山市森林消防綜合救援隊36名隊員、3名干部,合共40人,攜帶專業森林消防裝備馳援。
11月13日21時,魏鈺帶領總工程師何江濤和相關科室到火炬園城市安全運行監測中心,通過視頻連線前方森防隊員,實時了解火情和實時調度情況,并與市氣象局視頻會商,持續監測當地氣象信息,為滅火救援提供參考,協助森防隊伍出色完成了撲滅西北線火場重任。
此次行動是佛山市森林消防綜合救援隊成立以來首次出動支援外市林火撲救,也是2020年8月19日佛山市與肇慶、江門、清遠、云浮簽訂五市森林火災應急救援聯動合作協議后首次執行跨區域聯動實戰,充分檢驗了新生的佛山森防隊伍的反應力、執行力和戰斗力。隊伍組建以來,佛山市森林消防綜合救援隊多次參加應急任務,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
下一步,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將繼續探索,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與周邊地市地方專業隊加強區域聯動、軍地聯動、戰時協同聯動等各個方面的合作,推動建立共訓共練共戰的長效機制。
佛山作為制造業大市,擁有100萬市場主體,高危企業眾多,安全監管難度大。為此,國家層面在2006年提出要在安全生產領域引入保險機制。2016年5月,佛山市印發《佛山市高危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指引》,成為廣東省首個印發安責險工作指引的城市,在該市高危行業積極推行,并逐步向其他行業推進。
2018年,佛山市南海某家銅業公司投保了安責險,保險公司為企業提供了事故預防服務。該企業出險案件從2018年的10宗下降到2019年的0宗。通過事故預防服務,有效降低了企業出險率,提升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佛山安責險的有效實施,讓保險公司、企業、企業員工等構成利益共同體。這就意味著,安全生產事故發生越少,越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安責險提供應急演練服務。
佛山在不同利益訴求中找到“最大公約數”,讓參與的企業、保險公司、技術服務機構等市場主體競相迸發活力,形成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政府投入1個多億的扶持資金,讓企業享受更多實惠。安責險幫助企業進行事故預防、風險控制和輔助管理,投保企業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將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員工因工傷死亡最高可賠付100萬元。而承保的保險公司,除提供理賠服務外,還按照不低于保費實際收入的15%提取服務專項資金,定期為企業提供專業隱患排查服務,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樣一來,相比普通商業保險,不僅成本下降了,服務和監管還更顯完善,企業自愿參與的積極性高漲。
“在安責險范疇,過去全國沒有一個成熟、統一的模式,我們仍在探索階段。”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監察專員胡雅琳介紹,佛山從推行之初“共保體”、“經紀人+共保體”等多個方案并行的各區試點模式,逐步探索形成了“政策+服務+市場+數據”四輪驅動的“集中管理、分散展業”“3.0”模式,進一步平衡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市場與企業的關系,實現良性互動,多方共贏。
佛山政府將處理市場關系中的先進理念和手段運用到安責險中,對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推動服務、治理等領域新業態的逐步形成,打造了安責險的“佛山范本”。
佛山在全國率先提出構建“服務主導型”的安責險體系,率先建立“互聯網+安責險+風控服務”模式,并撬動社會各方資源參與安全治理。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在村級工業園改造領域引入安責險機制,建立“服務+監管+宣傳”為一體的模型。一方面,保險公司作為“風險管家”,聘請專業技術力量,為園區內的企業提供隱患排查、風險管控、培訓教育等專項服務,改善園區整體安全狀況。另一方面,政府、園區管理方作為園區改造的主體,出資出力,共同開展治理。安責險通過調動多方積極性,形成一種可持續的、可復制的社會化治理模式。
截止至2021年10月31日,佛山安責險累計為32191家企業提供風險保障6105億元,事故預防服務17703次,累計保費5.74億元。2021年佛山安責險投保企業數和保費規模分別同比上漲79.00%和87.72%。同時,安責險為15617家企業轉移責任風險2.99億元,有效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能力,為佛山的經濟復蘇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新安全生產法出臺,安責險升格為“國家制度”,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堅定推行安責險的立法支持。魏鈺表示,接下來,在持續深化安責險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把市場、文化培育起來,把社會資源動員起來,把安責險作為安全生產社會治理共襄盛舉、擘畫未來的舞臺,讓安全風險防范進一步前置,真正做到防治結合、以防為先。
“我宣布,佛山市森林巡護志愿服務活動正式開始。”3月6 日,隨著局長魏鈺的一聲令下,佛山市禪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5個區的應急志愿者走進森林和企業,分別開展森林防火和企業復工復產安全宣傳活動。
據悉,點多面廣一直以來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顯著特點之一,要有效做好應急管理工作,教育引導全社會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至關重要。為此,去年12月,佛山市應急管理局正式牽頭組建佛山市應急志愿服務隊,至今佛山市應急志愿者隊伍已達到1.2萬余人。目前, 應急志愿服務隊形成了“一體推進、屬地招募、分級管理、分類展業、多層次培育、社會化運作”的佛山市應急志愿服務模式,應急志愿服務分為宣傳類、巡護類、培訓類、救援類和咨詢類五種類型。
隊伍組建以來,結合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節點,開展了清明節森林防火巡護、節后復工企業安全巡護、全國防災減災宣傳日避難場所安全巡護、安全生產月企業主要負責人崗位明白卡回訪活動、暑期防溺水進村居社區園區宣傳活動等扎根基層、深入群眾的主題服務活動。截止11月30日,累計開展活動次數446余場,活動服務63萬人次,活動發動志愿者人數10550人,服務企業1587家次。
為了撬動更多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深入基層開展持續性的安全促進工作,佛山市應急管理局鼓勵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通過適度社會化方式運營志愿服務,佛山市今年組織開展首屆應急志愿服務公益項目大賽,遴選符合工作需求的優秀項目予以資金扶持,讓有經驗、有實力的社會機構參與和實施應急志愿服務項目,引領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參與符合佛山市實際的應急管理工作,持續性推動全社會安全程度的提升。
隨著佛山市應急志愿服務隊伍規模日益擴大,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將工作重心放在高效管理上,合理搭設志愿者管理層和服務層架構,同時, 根據志愿者意愿,可以根據服務時長、服務成效等指標,通過評估、考核、競崗等形式,提供晉級管理層的通道。此外,對社會上運作成熟的民間志愿服務隊伍,佛山市應急管理局將努力爭取把其成建制納入到應急志愿服務隊伍中。
據佛山市應急管理局調查統計和宣傳科有關負責人介紹,佛山市應急志愿服務隊成體制運作后,志愿隊伍還接入了智慧安全佛山項目,實現志愿服務人員精準匹配、工作按需調度、過程可視管理、風險實時監控。“目前,智慧安全佛山項目的九大板塊都已開通接入志愿服務功能,一旦發生災情,我們可以通過技術鎖定受災區域,以及臨災區域志愿者分布,第一時間精準推送相關消息,進行群眾疏散和救災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