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杰
當今社會變化日新月益,信息技術更是快速發展。近年來,國家對信息技術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越來越多的小學已經將信息技術教學列入了基礎課程。而小學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它具有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課堂中多采取游戲的教學方式,發揮其激趣作用,能讓信息課堂更加有“戲”,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信息技術的魅力所在,提升學習信息技術的意識。那么,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該如何實現教學和游戲二者的和諧統一呢?
一、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出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電腦教育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挖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從而對整堂課的教學起到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如在指法練習課中,教師在課前可利用《警察抓小偷》的游戲,激勵學生本進入節課的練習。在學習鼠標操作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掃雷》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快速融入課堂。
二、競爭提升課堂效率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實際操作性,如果只是呆板的教師“講電腦”和學生“聽電腦”,課堂勢必會索然無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游戲比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堂會變得輕松有趣。而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學完游戲作品,能夠使信息技術知識得到鞏固,進一步提高上機操作能力。同時,在合作中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團結協作和溝通能力。例如在學習編程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比武。通過小組競賽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競爭意識,也有助于提高他們對信息技術的熟練程度。通過在班級內評比、展示、總結、反饋,讓學生在班級內形成你追我敢的學習氛圍。
三、娛樂鞏固操作技能
培養信息技術基本操作技能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任務,但是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學習卻是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課堂講解,并讓學生們勾出要點背誦。比如指法的學習,如果只是知識的講解以及學生的機械背誦,這樣的學習是枯燥無趣的,無法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感興趣,信息技術的學習會變成學生的負擔。在教學指法學習時,可運用《青蛙過河》《吃蘋果》等游戲學習指法、練習指法。通過這些游戲,學生們在愉快的游戲中既學習到了指法知識,又進行了娛樂,真正做到“寓學習于游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在教學中也要注意:游戲化教學方法要堅持適度、適量的原則,以教學為主。游戲只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學習觀。
總之,游戲化學習策略在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用做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有很大的幫助,也是新形勢下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