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教師在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思維方式的改變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在新課改背景下,借力智慧課堂,能有效促進這些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翻轉課堂來助力,課堂效率有保障
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資源共享來布置課前預習作業,將一些簡單但是耗時的詞匯學習任務放到課前,從而減少課堂上機械性的重復操練,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平板的“錄制”功能,教師可以方便快捷地錄制微課,并通過“分享”功能推送給學生,在后臺可以查看學生課前學習記錄及相關情況。筆者通過這一功能錄制了小學階段英語語法的系列微課,在小升初復習階段起到了良好作用。分享的微課不但可以存儲在云空間,方便學生隨時查看,還可以上傳到學校資源庫,形成校本資源。
利用“暢言曉學”的語音測評功能,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前進行單詞糾音和測評,減少課堂上重復機械的糾音。學生完成測評后,教師通過查看詳細的數據報告,在課堂上對發音不準確的單詞進行糾音。這一功能更加有的放矢,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多維評價能落實,生生互動活氛圍
相比常規課堂,智慧課堂為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方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居多,且教師對學生大多進行口頭評價,但有時也會選擇用“點名表揚”功能來表揚個別學生,“點名表揚”功能中的音效和圖片可以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另外,還可以使用“PK”板和“小組作答”功能,實現教師對各小組的評價。
而在常規課堂中,這些評價方式雖然也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實現,但是對學生之間的評價就難以落實。智慧課堂中,發布課堂任務時只要設置“允許學生互評”,學生便可以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瀏覽其他學生的答案并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有助于學生表達自我觀點,掌握所學知識點。
筆者通過智教平臺進行了一次線上AI口語賽,讓學生參與評價,效果甚好。首先筆者布置了一個語音作業,有意愿參賽的學生可以完成語音作業。之后通過學生互評點贊,結合系統打分進行篩選,評選出入圍決賽的選手。決賽采取現場打分投票的形式,先讓選手們上臺進行口語展示,教師給所有學生提供一個評價標準,學生通過平板進行“投票”,選擇1~3位“口語達人”。教師通過查看投票結果決定最終獲獎學生。“投票”功能甚至可以運用到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中,從而幫助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真實學情。
學生參與評價能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有益于營造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學習習慣促改變,自主能力顯提升
智慧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發揮。借助“智教”平臺,學生可以學會使用許多與英語相關的工具,如思維導圖、英語詞典、趣配音、納米盒等。英語工具的使用能活躍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英語學科中學生能熟練地使用字典是非常有用的一項技能。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體現在他們會利用“班級空間”進行資源共享,如課堂上詳細的筆記、課外的拓展資源等。另外,學生還會在空間內進行提問,對一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自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通過諸如此類的分享討論,能有效活躍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英語拓展課上,筆者提前讓學生自行搜索一些資料制作成PPT,在課堂上利用“屏幕共享”功能分享自己的素材,或布置小組任務,請組代表來根據本組課件講授一個知識點。這種上課模式有利于學生自主地進行溝通和表達,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能得到鍛煉。
以上是筆者受益于智慧課堂的三個方面。關于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利用智慧課堂模式,更好地將平板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助益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核心素養,還有眾多內容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