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飛
新課改以來,音樂欣賞課教學越來越被重視。音樂欣賞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思維能力。綜合目前的音樂教學來看,在音樂欣賞課中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正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在這一趨勢下,教師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的作用,成為每一位小學音樂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教育領域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更多知識,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教育和學習發展的新變化。音樂欣賞課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樂學習中,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強,就會對音樂形成濃厚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內容,發現音樂的魅力。
一、運用多媒體融合音樂知識與音樂背景,讓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魅力
在傳統教學環境下,大多數教師依靠口述的形式講述音樂背后的故事與創作背景,課堂過于枯燥、乏味,無法深入描繪作者創作音樂的背景。由于學生的見識、想象力、有效注意時間等限制,這種課堂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親身體驗,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相關情境,引導學生體驗音樂情緒,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主觀上產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這樣,學生們就會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不斷思考、探索、發現、總結,音樂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出現符合音樂欣賞的教學需求,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內容,將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圖案,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直觀感受。如《魔法師的弟子》欣賞教學中,課堂伊始,筆者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由中國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利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的特點,使學生既欣賞了音樂,又了解了交響樂團的一些基本知識,更感受到交響樂的特點與魅力,然后再通過聲音與圖片的結合,帶領學生認識一些管樂樂器的外形與音色,為下一步教學奠定了基礎,既直觀,又方便。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營造音樂課堂氛圍
多媒體對創設情境教學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它可以使枯燥的音樂知識轉化為音頻、短視頻、圖片等形式,學生通過視頻、音頻等直觀感受音樂的魅力。這能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對營造音樂課堂教學氛圍有很大的幫助。在這樣的課堂下學習,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更高。
開展音樂欣賞課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幾個問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音樂欣賞。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時播放相關的音樂作品、寫作背景音視頻,讓學生提前了解內容并引發思考。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從最初的好奇到跟隨教師一起參與課堂學習,這樣音樂欣賞課良好的課堂氛圍就營造起來了。例如,《阿細跳月》一課教學中,筆者設計了學跳彝族特有舞蹈的環節,筆者把之前參加演出跳彝族舞蹈的一段視頻截取下來,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比如服飾特點、動作要領等。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邊感受、邊模仿、邊學習,教師在過程中加以指導,使學生身心得到了愉悅,音樂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三、多媒體“雙向”運用,鼓勵個性發展
所謂“雙向”,即教師與學生。音樂學科的教學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顯示出以人為本的科學音樂教育觀必須遵循學生的發展水平。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教師在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也可以預先給學生布置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作業,比如利用多媒體搜集資料、網上模仿制作道具等。這樣,不同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思路,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會獲得不同的感受。這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鍛煉了能力,也豐富了課堂內容。教師結合信息化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主,開展個性化教育,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有助于將音樂與音樂背景相結合,發揮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在優美的音樂情境中,不斷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