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長期不運動、體重偏高或者愛飲酒的人群,體檢的時候常常會發現膽固醇、甘油三酯偏高,有時甚至還有輕度脂肪肝。這時是否應該立即服用降脂藥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貿然使用降脂藥反而會對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當僅發現血脂升高而沒有合并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時,一般可以不用服藥,而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調節飲食來達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如控制體重、堅持合理運動、戒煙、戒酒,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的食物,不飲濃茶、不吃辛辣調味品,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等。
如果血脂高、血糖高,并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就要積極地進行降脂治療。此外,對于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如果伴有胸口疼痛的癥狀,臨床治療指南上推薦應用降脂藥作為二級預防的措施。
臨床常用的降脂藥包括:他汀類,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煙酸類,如阿昔莫司、煙酸、煙酸肌醇等;貝特類,如吉非貝齊、非諾貝特等;膽酸螯合劑,如考來烯胺、考來替泊等;多烯脂肪酸類,如亞油酸、脂肪酸等;其他,如熊去氧膽酸、谷甾醇、泛硫乙胺等。
其中應用最多的是他汀類藥物,它除了能減少膽固醇合成、加速清除膽固醇外,還具有穩定粥樣斑塊、改善血管內皮舒張功能,并對抗氧化、抗炎、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作用,在降脂、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規范應用這些藥物的關鍵在于對癥下藥。高膽固醇血癥首選他汀類藥物,可以聯合膽酸螯合樹脂類或煙酸類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癥首選貝特類藥物,同時也可以配合煙酸類和多烯脂肪酸類;一些貝特類藥物因為具有中等降膽固醇的作用,適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癥,如苯扎貝特等,也可配合煙酸類、泛硫乙胺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控制達標后應逐漸減量,然后以藥物的最低有效劑量長期服用來維持療效,否則不但前功盡棄,而且發生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他汀類會引起肝功能損傷、橫紋肌溶解癥,表現為轉氨酶升高和肌肉酸痛無力,停藥后好轉,但嚴重時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因此需要堅持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的水平。
貝特類會引起非特異性的胃腸道癥狀和膽結石。
煙酸類大量服用會引起面部潮紅、肝功能受損、痛風和血管擴張等不良反應,嚴重時需停用。
膽酸螯合劑會引起便秘、食管反流、惡心等胃腸道癥狀。
合理掌握服藥時間由于夜間人體合成膽固醇最活躍,而他汀類藥物主要是通過限制膽固醇的合成起作用,因此晚上服藥所產生的膽固醇降低幅度較白天服藥大,所以他汀類藥物應晚間頓服。
聯合用藥需謹慎藥物聯用會加重不良反應,特別是他汀類藥物與貝特類、煙酸類、甲狀腺素、免疫抑制劑、吡咯抗真菌類藥物、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或葡萄柚果汁同服時,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發生率增加。因此,在服用降脂藥物前,需將自己正在使用的藥物告訴醫護人員,有助于合理選擇治療藥物,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