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萌
摘要:為確保電站系統、設備安全可靠地運行,就需要有一定的物資儲備作為保障。如果庫存備件存儲量不足,增大了電廠系統設備不能正常運行的風險,會對電廠的生產運行活動產生影響;反之,如果庫存備件存儲量過多,會相應地增加電站的運營成本,同時也造成了企業流動資金的積壓。因此備件合理庫存儲備方案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備件儲備的合理性,表面上反應在庫存上,實質上則為供應鏈的整合順暢程度。電站供應鏈管理是由一套復雜的管理流程,它涵蓋了從需求提報開始到滿足現場運維需求的整個過程控制,同時兼具物料全流程跟蹤管理,不是單一部門或者責任專業可以獨立完成的,而是需要跨部門的合作;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作,而是需要長期優化,一個動態更新調整的業務領域。這需要我們在現場運維中,不僅關注生產物料的使用,不斷總結物料的使用規律;更要在采購策略、儲備策略上下工夫,以便達到保供應、控庫存的目的,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和盈利的雙贏。總而言之,供應鏈精益化管理工作的目標就是做好預測與計劃管理,讓備件管理處于可控可期的狀態。
關鍵字:備件;存儲策略;采購策略;電站
1 電站備件管理
1.1 引言
庫存備件的目的是為了縮短設備修理停歇時間或進行設備的維護檢修。說到提報備件,我們不能單純地理解為“買買買”;提到儲存備件,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存放倉庫就萬事大吉”。庫存備件管理體現的不僅僅是實物儲備,體現的是供應鏈管理水平。
備件管理工作是為了滿足電站為保障生產目標的實現,根據生產任務及發電機組運行維護要求而制定的物資需求管理計劃,是電廠保障體系中重要的環節。電站系統與設備數量龐大,所需的設備技術要求與設備重要性等級也各有不同,因此備件管理工作不僅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復雜的產業鏈條。在備件需求計劃、備件信息管理、備件采購與可用性檢查、備件存儲保養等方面都需要進行足夠的關注。近些年公司供應鏈管理工作已不局限于采購、存儲,保證系統及設備正常運行;而是越來越注重降低庫存備件的成本。一言以蔽之,供應鏈精益化管理工作的目標就是做好預測與計劃管理,讓備件管理處于可控可期的狀態,使得企業利益最大化。
1.2 電站備件存儲的內外關聯性
備件存儲需要密切結合電廠自身的運維需求,如果維修政策致力于精細化管理,以維持并保障機組高質量運行為關鍵生產目標。備件存儲的原則就要求精細化、科學化,這對備件存儲策略要求很高,且需要不斷優化調整。
備件的存儲優化不僅僅依托電廠自身運維需求的變化,還必須與外部市場密切關聯,與采購周期、市場穩定性與成本可控性息息相關。隨著市場不斷變化,產品類型和供貨渠道都可能會出現相應的變化,而這也會影響我們對備件的存儲的策略。
2 備件需求的精益化管理
2.1 備件精益化管理規劃
備件儲備是電廠保障機組日常和大修的備件需求的重要手段。在不同時期,需要制訂不同的備件需求規劃,針對易出現的問題及早考慮對策。
在生產初期,應及早考慮建立備件數據庫標準,著眼于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的收集,對重要備件的采購應慎重,需要從整體利益出發考慮備件采購策略。
在機組運行穩定期,應著眼于維修工單對物料需求的準確度,評價備件更換后維修可用性及對備件儲備的影響,建立可預測的消耗備件的庫存控制,加強機組狀態監測,防止設備過度維修。
對機組發生的缺陷進行總結規律,并將其反饋到物料需求上,對需求備件進行總結、規劃,最終達到備件消耗穩定、可控。
2.2備件精益化管理基礎
物料編碼的信息化和備件信息化平臺是電站備件進行大數據管理的基礎,各類相關信息可以進行統一的模塊化管理。
物料編碼是指通過一組數字或代碼對某種物資統一性和唯一性進行的標識。統一性指的是,備件屬性的完整描述,正確、規范、全面的備件信息,備件信息主要包括:備件名稱、規格型號、計量單位、制造商信息等;此外還包括:材質、設備功能位置等。唯一性指的是,物料編碼是計算機系統對物料的惟一識別代碼。它用一個數字代碼來代表一種物料。不允許出現一碼多物及一物多碼的情況。
2.2.1物料編碼簡單性
編碼的目的在于將物料化繁為簡,便于管理,如果過于繁雜,則違反了編碼之目的。因此物料編碼在數字上體現地簡單明了,并減少其中的錯誤機會。
2.2.2物料編碼組織性
物料編碼依其編碼的系統,作井然有序的組織與排列,以便隨時可從物料編碼查知相關數據,而且適應電腦管理,便于使用。
2.2.3物料編碼充足性
物料編編碼要考慮到未來新產品發展以及產品規格的變更而發生物料擴展或變動的情形。十位數字構成的編碼會有大量的不同的組合,足以代表所有個別物料,以及應付將來物料擴展時的實際需要,以免遇有特殊物料時無號可編。否則物料系統會被破壞,費時誤事。
2.3備件采購策略
考慮采購策略,需要考慮兩個維度。首先是設備的維修需求維度,比如維修周期、需求量及發生的頻度;其次是市場采購維度,比如采購周期、市場穩定性等。評估需求合理性,并結合電廠的采購預算進行調整,最后還要根據出庫頻度和使用反饋對采購策略進行優化與調整,同時將采購策略進行計算機數據化,發揚電腦信息化的優勢,代替人力的跟蹤。
對于具體需求物料的采購策略,體現在采購量的計劃方法。以“保障供應,合理采購,控制庫存”為基本原則,參考備件重要性、倉儲成本與壽期、采購周期、財務單價、包裝規格、最小訂購量的需求以及在各個電廠的庫存、正訂、預留及歷史領用量等因素,對采購策略參數和采購數量進行優化。優化成果同時需要維護到編碼數據庫中,維護的成果就是在相應的采購計算模塊中,由電腦依據已經制定的采購策略參數進行自動計算出相應的采購量,這種情況得出的采購量滿足現場的使用需求,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缺貨的情況。
庫存不僅意味著保障,還意味著企業流動資金的積壓。庫存需要的不是越多越好,它是動態的庫存,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而采購策略就是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的預期,因為這種采購策略參數使得采購量與庫存量形成此消彼長的關系,最終便可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
采購策略由“采購類型”和“批量大小”兩部分構成。將這兩部分有機的統一在一起,維護進編碼數據庫中,就是一個物料的采購策略。采購類型指基本補貨策略,解決的是在何種情況下,發起采購的問題,簡言之就是“如何買”。批量大小指每次補貨的數量,解決的是達到采購判定條件后,需要采購多少量的問題,簡言之就是“買多少”。采購策略還需參考備件重要性、采購周期、存儲壽期、歷史領用數據等信息進行優化。采購策略是采購類型和批量大小的組合。不同的搭配組合可以滿足不同物料不同情況的需求。
采購類型常見的有3種,為即需即買型,提前量控制型,不采購型;批量大小常見的有3種,為實際需求量,固定批量及最大庫存值。
根據電廠生產管理業務特點,備件需求主要來自于工作票預留,通過運行系統模塊計算采購參數,繼而生成采購申請單,進入采購流程。關于提前量控制型是對消耗規律的一種總結,消耗量頻繁的備件都可以選取這種模式,在目前情況下,我們的機組并未全部達到成熟機組的狀況,新增缺陷依然很多,新增物料需求也還在不斷出現,我們需要考慮相關的需求輸入,即工作票預留的備件。
l“模式提前量控制型+實際需求量”模式
對于非頻繁領用,金額較大的,比較重要的備件,需要儲備,消耗規律并未不明顯,我們可用于這種模式。
l“提前量控制型+固定批量”模式
對于消耗量頻繁,金額較低的,不太重要的備件,需要儲備,消耗規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需要批量性采購的備件。我們可用于這種模式。
“提前量控制型+最大庫存值”模式
對于消耗規律明確,消耗量可控,不需要批量采購的備件,我們可用于這種模式。
l“即需即買型+實際需求量” 模式
對于非頻繁領用的備件,重要性偏低的備件、消耗規律未掌握的備件,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模式。
l不采購模式
對于無采購需求的備件,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模式。
關于采購策略的制定有一些重要因素也是需要考慮的。它對采購策略的制定有著較大的影響。以物料消耗記錄為例,它是具體的數值,但是不能簡單分析到一個數值的層次,需要同時在時間維度進行分析。通過消耗量來分析改物料使用的頻度和消耗穩定性。
比如不同年度同樣物料的消耗量不同,首先從最近幾年的消耗量數值上看是都比較接近,同時分析是否為現場同等機組運維工作量下的物資使用情況。這樣就使得該物料在同等機組運維工作量下的消耗量達到一種穩定的狀態。依據消耗量就可以設置到固定批量采購模式,這樣便可以設置成一種比較合適的采購策略,不僅保障了現場使用,也避免的重復性采購,使得庫存穩定。
2.4備件采購的計劃性
計劃性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減少未來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盡管未來的不確定性不能完全消除,但是通過計劃性工作,可以極大地減少非預期的突發情況。不僅增加了物資儲備,還增強了抗擊突發情況的能力,為機組運行做了可靠的物資保障。
在電廠而言,生產運維活動主要就是可以分為2類,一種是計劃內的預檢活動,一種是計劃外的突發性的檢修活動。對于計劃內檢修活動的物資儲備,可以按照計劃性的工作需求進行提報,這類因為工作的實施對象比較明確,需求的物資相對而言比較明朗,按需提報即可。對于計劃外的檢修活動的物資儲備,也可以實施計劃性的補充采購工作進行物資儲備,這類因為工作的實施對象不太確定,但是并不影響我們可以考慮進行計劃性查漏補缺,再加上緊急采購等輔助手段。簡言之,計劃性的補充提報是可以盡最大的可能性保障現場的需求。
3 總結
3.1采購策略制定
設備管理部門對設備備件需求進行分析時,制定備件采購策略。要清晰分析過程,現場情況要清楚、詳盡,對不同的備件采購策略要有不同的審核過程。采購反饋的很多信息是我們現場執行工作中很難獲取的,非常有用的。比如采購訂貨批量,我們需要參考商務采購部門的建議,了解備件在市場中的采購情況,這樣可以及時地調整采購策略。為了保證備件儲備,又要減少庫存金額,需要制定合理的備件策略方案,擴展供應思路與渠道,來協調供需方面的矛盾,確保設備與系統的可靠運行。
3.2采購計劃性提報
從現場實際工作出發,計劃性工作非常重要。因為計劃性工作就是有預期的,在執行層面上可以按照計劃生產計劃進行準備、安排。通過時間的積累和現場工作的總結,可以不斷降低非計劃性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安排計劃性采購提報工作,不僅有針對性,還可以保障提報采購的合理性,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上為現場運維提供物資儲備。
參考文獻
[1]裴鳳萍,《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1-1
[2]陳利民,《采購管理實務》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