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民,曹美琴,鄒 燁
(1.湖南中醫藥高等??茖W校,湖南 株洲412012;2.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412001)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指出,要引導城市人才下鄉,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株洲市地處湘贛邊區域,致力打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和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與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強烈的現實背景下,應該積極促進職教學生返鄉創業。
株洲市實行鄉村振興戰略,將催生更多的鄉村創業機會,但也面臨一些困難:鄉村中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外出務工,具備務農知識和技能,跟得上農業現代化大趨勢的新型職業農民緊缺;村支兩委素質不高,戰斗力不強;鄉村振興主體缺失,農村人才匱乏,亟需補充[1]。職教學生具有專業技能,契合基層實踐需求,有強烈的創業基因、創業熱情和闖勁,是現代信息的承載者,是“科技興農”和“智力下鄉”的踐行者,是城鄉文化的融合者。職教學生既能根據自身專業技術優勢在農村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做到人盡其才;又能優化人才分布結構,提升農村社會知識和技術層次,與鄉村振興成為命運共同體[2]。鄉村振興的機遇和挑戰亟需有知識、有技能、有活力的職教學生返鄉創業。
株洲市全市目前共有各類職業院校29所,其中高職高專學校6所,中職學校17所,技工類院校6所;全日制在校學生11萬余人,每年培養近4萬職教畢業生,其中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這些學生到大城市就業競爭優勢不明顯,而返鄉創業能夠享受到國家很多優惠,農業農村發展的痛點還有很多。目前,正處在國家鄉村振興發展的風口,在職教產教融合的大趨勢下,職教學生返鄉創業既能拓寬就業渠道,又能提升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對于推動株洲市職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更加全面了解株洲職教學生對于返鄉創業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學校、政府、鄉村如何為他們返鄉創業提供服務和支持,課題組借助問卷星平臺從個人意愿、政策幫扶、創業教育、鄉村支持四個方面對職教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共設置了14個問題,回收有效問卷516份。
當被問及創業首選地會選擇哪里時,回答自己家 鄉 的292人 (56.59%), 一 線 城 市 的77人(14.92%),省會城市的112人(21.71%),學校所在城市的35人(6.78%)。當被問及是否有返鄉創業的意愿時,回答非??释?0人(3.88%),愿意的200人(38.76%),觀望的248人(48.06%),不愿意的48人(9.30%)。說明株洲職教學生大部分都熱愛自己的家鄉,愿意返回家鄉創業,近一半的學生選擇觀望是因為他們還有些顧慮,擔心鄉村振興的政策能否在自己家鄉落實落地,創業條件和環境是否能真正得到改善。此兩項調查說明,促進洲職教學生返鄉創業是可能的。
當被問及返鄉創業的最大顧慮是什么時,回答擔心親人和鄉鄰不理解的53人(10.27%),返鄉創業風險太大的205人(39.73%),鄉村人文環境復雜的73人(14.15%),其他原因的85人(15.47%)。當被問及返鄉創業最大困難是什么時,回答資金不足的236人(45.74%),不知道返鄉創業的途徑的94人(18.22%),技術技能不夠的101人(19.57%),不善于與當地政府溝通的41人(7.95%),其他的44人(8.53%)。此兩項調查說明,職教學生返鄉創業有實際困難和心理顧慮。資金、技能和途徑是三大實際困難,擔心不被理解、失敗和不適應人文環境是三大心理顧慮。
當被問及是否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時,回答看過一些新聞報道的366人(70.93%),老師講過的84人(16.28%),自己專門了解過的19人(3.68%),完全不了解的47人(9.11%)。當被問及對株洲市創業政策落實情況是否滿意時,回答很滿意的27人(5.23%),滿意的198人(38.37%),不滿意的29人(5.62%),不知道的262人(50.78%)。此兩項調查說明,鄉村振興戰略已被廣泛報道,大部分學生都有所了解,但株洲市的創業政策卻有一半的學生不知曉,說明政府和學校宣傳力度不夠。
當被問及最希望政府在哪個方面為返鄉創業提供幫助時,回答給予資金扶持的301人(58.33%),提供返鄉創業項目的60人(11.63%),改善鄉村條件的70人 (13.57%),提 供 返 鄉 創 業 渠 道 的53人(10.27%),給予稅收優惠的32人(6.20%)。此項調查說明,要更好地促進職教學生返鄉創業,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其次,要改善鄉村條件和指導項目渠道。
當被問及創業課程對創業指導情況時,回答有幫助的235人(45.54%),一般的222人(43.02%),不了解的35人(6.78%),無幫助的24人(4.65%)。當被問及有創業想法的主要原因時,回答創業成功人士(馬云等)影響的94人(18.22%),優秀校友創業故事的138人(26.74%),同學朋友創業經歷的82人(15.89%),創業課程學習的59人(11.43%),其他143人(27.71%)。當被問及進行哪一項創業教育能更好幫助返鄉創業時,回答介紹返鄉創業成功案例的53人(10.27%),進行鄉校合作開拓創業渠道的324人(62.79%),多介紹創業技能的64人(12.4%),加強專業創業教育的75人(14.54%)。當被問及下列哪類創業教育對創業最有幫助時,回答創業理論教學的123人(23.84%),創業實踐的325人(62.98%),創業比賽的68人(20.92%)。
此四項調查說明,創業課程對學生的創業具有一定的幫助,但他們希望參與更多的創業實踐,在幫助他們返鄉創業方面,他們更希望聽校友創業的故事,了解返鄉創業的渠道。
當被問及最期盼鄉村在哪個方面為返鄉創業提供幫助時,回答加強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178人(34.54%),制訂鄉村發展規劃的92人(17.83%),土地支持的24人(4.65%),人力資源支持的111人(21.51%),提供創業項目的54人(10.47%),其他57人(11.05%)。當被問及會選擇下列哪個項目作為返鄉創業項目時,回答養殖業的25人(4.84%),種植業的63人(12.21%),鄉村電商的84人(16.28%),休閑農業或鄉村旅游的133人(25.87%),傳統鄉村特色產業的89人(17.25%),農產品加工或運輸的15人(2.91%),鄉村生產資料經營(種子、化肥農具等)的10人(1.94%),其他97人(18.8%)。當被問及會選擇下列哪種途徑返鄉創業時,回答自己設計創業項目的97人(18.8%),根據鄉村規劃選擇項目創業的264人(51.16%),以村官身份帶領鄉親們創業的43人(8.33%),加入涉農企業或公司返鄉創業的68人(13.18%),其他44人(8.63%)。
此三項調查說明,學生希望鄉村制訂發展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最好能夠提供創業項目吸引他們返鄉創業,所有提供的返鄉創業項目都有學生選擇并且基本均衡,說明學生會根據自身特點和鄉村實際進行項目設計。
基于實證調研,課題組認為促進株洲職教學生返鄉創業需要政府、學校、鄉村和學生本人四方聯動、四位一體協同推進。
株洲市積極鼓勵大學生和農民工創業,發布了《株洲市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實施辦法(試行)》《株洲市促進就業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辦理指南》等文件,對于返鄉的株洲市農民工給予5 000~20 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為了更好地促進株洲職教學生返鄉創業工作,建議進一步采取如下措施。
1)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有針對性地將鄉村振興戰略的理念、政策和故事通過各種宣傳方式進行傳播,促進全社會對于返鄉創業工作的認同,積聚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磅礴力量。
2)進一步做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選聘對象可以擴大到職教學生,選聘規??梢詾?~2名,對于干事創業能力強的優先推薦。
3)進一步做好返鄉創業融資工作。針對學生返鄉創業資金問題,政府可以針對職教學生返鄉創業出臺更多的資金獎補、融資貸款政策。比如,可以一次性給予創業補貼,也可以嘗試用農村土地、房屋等做擔保貸款,還可以政府搭橋,引進風險投資助力返鄉創業項目。
4)進一步做好創業指導服務工作。建立返鄉創業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根據株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全市鄉村產業布局情況,羅列出職教學生返鄉創業的可選項目清單,引導和指導職教學生返鄉創業。例如:茶陵的“三寶”“竹筷”“紅茶”;醴陵的“油茶”“花炮”“瓷器”;攸縣的“大豆”“香干”;炎陵的“黃桃”“鄉村旅游”等;此外,還有酃縣白鵝、淥口蔬菜、白關絲瓜、醴陵玻璃椒、株洲縣蕨菜等項目[3]。這些項目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和規模,如何產得更多、賣得更遠、名氣更大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職教學生返鄉創業前景非常廣闊。
5)進一步做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株洲市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發展理念,在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環境治理一體化方面加大了投入,株洲鄉村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煥然一新。到2020年,全市有200個以上的行政村通過了美麗鄉村考核驗收,要繼續深入推進“一廊十鎮百村”工程,為吸引職教學生返鄉創業提供美麗的宜居環境;繼續推進城鄉互動發展,解決職教生返鄉創業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后顧之憂。
1)優化學校創業教育,提升學生返鄉創業的意識和技能。目前,株洲市職業院?;径及凑战逃康囊箝_設了創業課程,但還有部分職業院校存在領導重視不夠、師資隊伍不齊、課時開設不足、教學流于形式等問題。學校要加大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力度,持續對課程進行診斷和改進,圍繞提升學生的創業基本技能、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進行課程設計,加強專創融合和創業實踐。可以通過創建優秀校友創業案例庫、聘請返鄉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到校介紹創業經驗、開展微創業活動等,提升學生創業技能。創業教育也可以融入到“三下鄉”活動,利用下鄉期間與農村親密接觸的機會,進行廣泛調研和創業機會挖掘。職教園區還可以建立返鄉創業學生交流群,及時發布相關信息,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進行經驗交流。
2)調整學校專業結構,提升學生返鄉創業專業適應性。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為了服務株洲鄉村振興的需要,職業院校要根據株洲產業發展實際,尤其要對接株洲鄉村振興規劃,進行專業結構的調整。專業設置和調整要基于鄉村產業結構變化趨勢、鄉村經濟發展需求和人才精準培養要求,要遵循適應性、穩定性和效益性原則[4],要科學調研、科學論證、科學設置。比如,可開設農產品種植、中藥材種植、畜禽養殖、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農產品質量檢測與管理、食品安全與檢測技術等涉農專業。
3)加強學校鄉村合作,開辟學生返鄉創業渠道。職業院校要緊密聯系行業企業,加強校企合作。涉農專業可以加強鄉校合作,如陶瓷、園藝、中藥材種植、農產品種植、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等專業可以充分與鄉村合作進行實習實訓。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只要有返鄉創業意愿,可以讓他們以自愿自聯的方式返鄉見習、實習,為學生開辟更多返鄉創業渠道。
4)加強學校宣傳工作,引導學生積極返鄉創業。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校要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宣傳好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講好返鄉創業校友的故事,增加學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覺得返鄉創業是在響應黨的號召,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鄉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不能等、靠、要,要主動筑巢引鳳。
1)要做好鄉村規劃。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鄉村的特色才能得以發揮;也只有做好鄉村的規劃設計,學生才便于返鄉創業。如浙江省安吉縣魯家村300萬元的鄉村規劃引來20億元的投資,湖南省寧鄉市資福鎮規劃窯里、農品電商等鄉村振興項目吸引返鄉創業,就是最好的案例。
2)要改善基礎設施條件。鄉村政府要積極帶領村民們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如道路、網絡、水電等改造,為職教學生返鄉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如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衣家村黨支部帶領黨員群眾走“村社合一”的道路,首先就是帶領村民們出工修路。
3)要做好鄉村統戰工作。學生畢業就業去向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事,也是整個家庭的大事,返鄉創業一定要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鄉鄰的理解,鄉村要做好廣泛宣傳,讓人們形成共識。
學生本人是返鄉創業的內在因素,起到關鍵性和決定性作用。
1)要提高認識。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職教學生返鄉創業發展,既是響應國家號召、順應時代發展,也是在創業置業的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國家實行鄉村振興戰略,人、財、物都會大量涌入鄉村,返鄉創業機會之窗正在打開,職教學生利用自身技能優勢到農業農村的沃土上耕耘人生、建功立業,將會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2)要提升技能。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創業實踐,練就一身返鄉創業的過硬本領。
3)要提前謀劃。要結合自己和鄉村的實際,盡早謀劃返鄉創業的路徑,要主動了解國家鄉村振興發展的相關政策,積極下鄉實習實踐,把自己培養成“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一懂兩愛”型人才。
促進職教學生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政府、學校、鄉村、個人四個維度進行推動。政府要政策幫扶,學校要側重培養,鄉村要規劃吸引,個人要積極主動,只有“四位一體”綜合施策,株洲職教學生返鄉創業才能真正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