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華
(四川省儀隴縣新政鎮農業服務中心,四川 儀隴 637600)
玉米在我國屬于第二大糧食作物,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玉米不但營養豐富、直接食用,而且還能夠在工業生產中得到應用,比如肥料等等,這就導致我國市場對于玉米的需求大大上升。為了滿足人們和市場貿易的需求,就要進一步提升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分析現階段的玉米發展情況,采取制定有效的栽培技術,使玉米產量直線上升。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新的階段,人們在生活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我國的畜牧產業不管是在數量還是規模上都出現了顯著的增長和擴大,而畜牧產業對于玉米有著極高的需求,這就意味著我國的玉米種植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在當前,我國的玉米產量不斷增長,隨著市場對玉米的需求量仍然在上升,大量的新興技術在玉米種植中被大范圍應用,從而使玉米的產量直線上升。同時,基于此,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我國在糧食方面的安全得到保障。由此可見,在我國的玉米種植中使用新技術,對于玉米產量的增加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的市場對于玉米的需求持續上升,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達到市場的需求,我國進一步擴大了玉米的種植規模。大多數的玉米種植區域進行土地整治,從而使玉米種植的范圍和面積進一步擴大。除此之外,相關農業部門加強對農業機械的使用,在玉米進行規模化種植的時候把大型機械設施的優點和作用全面地發揮出來,從而使玉米種植的產量得到上升,使人們和市場對玉米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農業機械的良好使用使玉米種植戶的工作負擔和工作量大大減少,同時還使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明顯增加。
現階段,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對于種植的方式沒有確切的規范,從而使播種量直線下降。部分地方選擇的玉米品種和當地的地形、環境并不相適應,導致出現產量低下的情況。在玉米的種植上,盡管已經有完整管理體系和相關標準,但是還有一些問題不可避免。部分地區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一味追求產量,使用高密度種植方式進行種植,從而使種植地區里面的土壤養分失衡,給玉米的最終產量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進行玉米種植的過程中,盡管對于種植技術有一定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卻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宣傳和推廣,從而使大部分的地區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農作物在進行種植的時候要有合理的計劃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從而對土地做出科學的利用和種植。部分地區因為種植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使土壤失衡,為后期玉米種植帶來了不利影響。隨著當前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在開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要使用新機械進行相關的種植。但是對于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區域而言,對農業機械缺乏合理的使用,使玉米種植的產量受到影響。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我國在種植玉米方面的機械化程度只達到了60%,這也就意味著在進行玉米種植的時候,機械化種植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社會發展到現在,玉米的品種變得越來越多,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品種數量過多就會導致種植戶在種植玉米的時候,無法對種子進行科學的選擇,從而在相同的區域內種植了幾十個品種的玉米。種植戶在對種子進行選擇的時候,對于不同品種的玉米缺乏足夠的了解,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就無法按照其特點開展有效的管理工作,導致玉米產量得不到保障。種植戶在選擇種子的過程中,往往都是按照廣告的描述來做選擇,部分種子商家就會進行虛假宣傳,誤導農戶購買劣質的種子,導致玉米種植的產量和品質大大下降。
對玉米種子進行改良可以使玉米種植的品質和產量得到顯著的增強和提高,其直接決定著玉米的最終質量和產量。以北方地區作為例,東北地區的土壤十分肥沃,黑土比重較多,而華北地區黃土比較多,因此,對于不同的區域要學會因地制宜,對不同地區的土壤和環境等有深入的分析和觀察,在制造出與之相適應的種子做好各種實踐之后,再對種子的種類和種植技術進行創新,讓玉米在生長的時候根據當地的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
玉米在種植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生長時間不一樣、連片種植以及土地的利用率低下等。連片種植的時候可以進行密集種植技術,這種技術能夠使種植間距變得非常科學合理,一方面,使玉米的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另一方面,玉米的養分和水分比較充足,可以使玉米種植的品質和產量得到顯著提高;種植生長時間不一樣可以使用第五代種植技術,這種技術使種植時間變得更加統一,同時還能夠使幼苗的生長情況保持同步,使種植的產量提升;土地利用率低下的問題可以使用機械化種植手段,不但減輕了種植戶的負擔,也節省了勞動力,同時還能夠使種植間距更加準確、均勻,而且機械化種植縮短了種植的時間,所以需要加強推廣力度。。
一是生物防控技術。在玉米栽培的時候使用綠色防控技術,生物防控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同時在具體種植生產的時候被大范圍應用,也被大量的種植戶所接受。生物防控技術有兩方面:生物藥品和生物天敵。其中,生物藥品防控指的是根據病蟲的特點,制造出相關的生物藥劑,在使用的時候消滅病蟲害。這種藥物和化學農藥有較大的差別,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蟲害,而且對于玉米的健康生長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危害。而使用生物天敵進行防控,是按照生物鏈之間的關系,在種植地區投放害蟲的天敵,能夠有效地消滅害蟲,起到不錯的防治效果。這種防治手段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綠色環保的思想相一致,同時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支出。但該方法也存在缺陷,那就是現階段生物藥劑的研發很少,對于大部分的病蟲害而言,效果較低。而使用生物天敵的方式來防治,還要避免其出現逃跑的情況,所以這種防治手段還需要深入的分析探索;二是物理防控技術。現階段,對玉米栽培的病蟲害防治,除了生物防控技術,還有物理防控技術。該技術的手段主要是捕捉害蟲。因為人工捕蟲的方法沒有太大的效果,所以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使用捕蟲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引誘到害蟲并消滅,使玉米蟲害大大減少,為玉米的健康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使玉米種植的產量大大提高。對于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技術來說,優勢就是非常便捷,而且成本低下,還能夠長時間使用工具捕捉消滅害蟲。但同時,這種方式也有缺陷,那就是防治的效率低下,當出現大范圍病蟲害的時候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玉米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怎樣使玉米種植的品質和產量都得到顯著的提升,是現如今玉米種植戶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同時,在農業的發展和技術推廣的過程中,玉米栽培技術也是至關重要的,決定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和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在當前的農業建設發展進程中,相關部門要建立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對于目前推廣體系中出現的漏洞要及時填補。同時種植戶要對種植的新技術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明確玉米種植的特點,提升玉米栽培技術,從而提高經濟效益,使我國的現代化農業能夠可持續健康發展,滿足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