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波 陳 喆
(湖南省長沙生態動物園,湖南 長沙 410000)
動物園作為履行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公眾游覽、收容救護等社會職責的社會機構,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境內動物園的數量正不斷增多,規模不斷增大,規模更大的野生動物園近年發展迅速。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城市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共有185家,其中野生動物園多達49家。野生動物園的快速發展,使得動物園的草食動物由籠養向半散養或散養飼養轉變,而草食動物散養群飼時易出現挑食、營養攝入不均等問題。全混合日糧具有營養均衡全面,飼料適口性強,減少飼料浪費,改善機體健康等優勢,在畜牧業中得到了普遍推廣。本文擬從TMR的種類和優勢等方面出發,結合動物園中草食動物飼養實際,分析TMR運用于動物園草食動物飼養的可行性。
TMR(全混合日糧)是相對于傳統飼喂技術而言,具有營養均衡全面、適口性好和消化率高等特點,是一種將粗飼料、精飼料和營養添加劑充分混合后形成的全價飼料,在草食畜牧業中得到普遍推廣。根據加工工藝及飼料形態的不同,可以將TMR分為三大類,分別為散狀TMR、顆粒型TMR和發酵型TMR。
散狀TMR是三類中最簡單的一類,是將干草、青綠飼料或其他農副產品等粗飼料、精飼料、礦物質及維生素均勻混合調制而成的營養均衡的日糧。目前,散狀TMR制備主要分為機械調制和手工調制。大型養殖場一般使用TMR攪拌機制備,該方式較為方便快捷,不具備機械條件的小型養殖場則進行手工調制,步驟大致分為預先加工、分層鋪散、手工攪拌。飼料的規格、投料順序、攪拌時間及最終TMR的含水量均能影響飼料的質量。
顆粒型TMR是將粉碎的粗飼料、精飼料和各種營養添加劑充分混合后制粒而成的全價顆粒料。顆粒型TMR設備要求較高,需要用粉碎機對各種飼料粉碎,然后經攪拌機混合均勻,最后經制粒機制作成規格大小統一的顆粒。
發酵型TMR,是一種新型的TMR日糧,實質上是將調制好的TMR進行壓實、密封,再進行微生物厭氧發酵處理、能夠長久保存的日糧。發酵型TMR較散狀TMR多了一個生物發酵環節,技術要求和設備要求較散狀TMR高。
為提高動物觀賞效果,盡可能地突出動物的自然習性,在野生動物園中,一般對草食動物棄籠養轉半散養或散養。在傳統飼喂技術飼養過程中,由于各種飼料分開飼喂或者混合不均,動物會優先挑選適口性好和其偏愛的飼料,易造成粗飼料和精飼料采食比例不均衡,長此以往,易造成動物營養攝入不均,導致動物出現營養性疾病及其并發癥。而在種群數量較大的動物中,強勢個體會在短時間內采食較多適口性好的精飼料,極易發生瘤胃脹氣等疾病。全混合日糧將各種飼料原料均勻混合,動物在采食過程中,粗飼料和精飼料比例較穩定,各種營養成分含量全面、均衡,能有效降低營養性疾病及瘤胃脹氣等的發生幾率。孫亞波等指出,TMR顆粒飼料能有效控制飼料精粗料比例,避免動物挑食,提高纖維類物質消化率。
草食動物在采食青草干草等飼料時,會拉扯草料,導致部分草料會散落,而經動物踩踏,糞尿污染的飼料,動物基本不會繼續采食,造成飼料的浪費。全混合日糧的運用一方面使草料變短,草食動物在采食飼料時不需拉扯飼料,減少飼料散落,降低飼料的浪費率;另一方面能提高飼料的轉化效率,降低飼料成本。柴君秀等和張紅崗等研究表明,與傳統飼喂方式相比,全混合日糧飼喂能顯著提高羔羊的飼料轉化率。張晨指出,飼料經過TMR經過制粒后,能使飼料更易消化,減少反芻次數和瘤胃蠕動次數,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能量轉化率。
TMR能減少動物挑食、改善飼料適口性,加強瘤胃微生物活性進而促進家畜對蛋白氮的利用,降低瘤胃甲烷的產生量,提高飼料轉化率,從而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寧曉東等發現,經散狀TMR飼喂后奶牛的產奶量提高了10.8%。張紅崗等研究表明,飼喂顆粒處理日糧的羔羊平均日增重提高31.22%。周振峰等研究表明,發酵TMR飼喂后奶牛產奶量和標準乳產量分別提高7.69%和3.5%。
全混合日糧能為動物提供穩定、全面、均衡的營養,全面均衡的營養不僅能為動物機體提供代謝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還能降低機體因代謝過量營養物質而產生的不必要的負擔,從而改善機體健康。李剛研究表明,飼喂TMR顆粒料能提高肉羊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能力,提高瘤胃菌體蛋白的合成,改善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標。俞聯平等研究表明,運用TMR飼喂妊娠母羊和羔羊后,可使母羊流產率降低1%-2.8%,羔羊成活率提高2.3%-3%。張紅崗等研究表明,飼喂顆粒處理日糧能有效降低羔羊斷奶應急癥狀及羔羊腹瀉率。
目前,TMR在牛和羊的規模化養殖中運用較為廣泛,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牛和羊等家畜的生長發育、營養需要等國內外研究較多,牛和羊的各階段生長營養需要都已形成了相關的營養需要標準;二是家畜品種選育后,同品種動物用于生產的個體差異相對較小;三是家畜養殖規模化程度高,TMR批量調制更便捷,設備和人工成本投入相對更低。動物園草食動物飼養生產中,既不能進行高度規模化的養殖,也沒有經過嚴格的品種選育,更沒有形成相關規范化的營養需要標準。動物園所履行的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公眾游覽、收容救護等社會職責和野生動物數量少的特點,決定了動物園中的動物飼養不能或者難以規模化。在動物園草食動物飼養中運用TMR技術飼養難以達TMR在家畜中的應用效果。
目前,我國TMR設備配套效率低,而且多是偏向規模化家畜養殖場的設備。因此,目前難以找到適合動物園使用的TMR設備,即使有較為合適的設備,成本也會相對較高,不利于實際使用。
TMR相對傳統飼喂技術來說,生產工藝復雜,技術要求更高。目前動物園從業人員中從事相關工作及研究的人員少,特別是對顆粒型TMR和發酵型TMR的研究。該兩種TMR的分類涉及飼料青貯發酵和飼料的制粒等飼料加工工藝技術,技術更為復雜,技術人員培養更加困難,不利于TMR在動物園中的推廣和使用。
TMR在草食動物飼養中有著減少動物挑食、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生產性能、改善機體健康等優點,同時也存在TMR在野生動物飼養研究相對薄弱、設備難以適應動物園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技術人員缺乏的不足。立足動物園履行動物保護和研究的目的,在不追求動物高生產性能條件下,充分發揮手工調制或設備調制散狀TMR相對簡單,技術與設備要求相對較低的優勢,結合其具有減少動物挑食、提高飼料利用率、改善機體健康等功能的優勢,可因地制宜的將其運用于動物園草食動物飼養中,但顆粒型TMR和發酵型TMR目前用于動物園草食動物飼養的條件尚不成熟。隨著對非家畜草食動物研究的不斷深入,TMR的設備配套效率得到提高,技術不斷優化與普及,TMR應用于動物園草食動物飼養將有更加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