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紅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永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河池 530711)
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生活的有效改善,使得社會對于桑蠶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現階段的桑蠶養殖行業中卻存在著各種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到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還阻礙了整個行業的正常發展。
國內很多地區在開展桑蠶養殖工作的過程中依然沿用了過去的傳統方法,不管是在那些經濟發展較好地區的養殖場,還是落后地區的養殖戶那里,這種情況都是較為普遍的。然而,傳統的養殖方法會對桑蠶的健康生長造成阻礙,它們不能得到必需的營養。而且處于枯葉時期的時候,它們就難以獲得飼料,這會導致桑蠶在生長階段缺乏必要的營養,進而延緩它們的生長周期,降低桑蠶的出欄概率。
對于很多桑蠶養殖戶來說,他們的主職其實是農業種植,而桑蠶養殖則是他們的副業,因此他們普遍缺乏專業的理論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當蠶群中出現病蠶時,他們并不能為其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會耽誤這些病蠶的最佳治療時間,進而造成病蠶死亡。其次,部分養殖戶因為缺乏良好的防治病蟲害意識,再加上資金能力有限,所以他們不會遵守相關防治病蟲害規定來對桑蠶做相應的防治病蟲害處理,這會導致桑蠶極易受到病毒感染后死亡,從而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利益,給其帶來損失。
雖然現階段國內很多地區都在開展桑蠶養殖工作,而且桑蠶具有多樣化的品種,但是因為養殖戶的忽視,導致不同品種的桑蠶之間出現了雜交現象,這就會降低桑蠶的出生率,并且雜交桑蠶生長周期長,防治病蟲害力差,容易影響到整個蠶群的健康生長。同時,雜交品種的桑蠶由于肉質較差,也不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它們并不能給養殖戶帶來良好的經濟利益。
受氣候條件影響,很多養殖桑蠶的地區都無法實現常年供應桑葉,再加上過去養殖戶的不合理放養,導致桑蠶隨意啃食桑葉,進而對生態平衡和自然環境造成了破壞。其次,如果養殖戶一味地讓桑蠶啃食桑樹,還會導致其無法有效吸收微量元素和必要的營養成分,因此國家部門和相關機構必須將新型桑蠶飼養技術推廣出去。當地區存在個體養殖戶時,相關機構必須將這些養殖戶組織起來培訓,以此來使得桑蠶飼養不合理的問題得到改善。另外,相關機構還可以安排專人來對桑蠶開展定期體檢,如果發現其中存在缺少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的桑蠶,這些專業人員就可以將正確的飼養方法告知給養殖戶,讓他們針對這部分桑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飼養,從而幫助桑蠶健康生長。
各個地區的相關機構可以組織桑蠶養殖戶參與有關桑蠶養殖技術、防治病蟲害問題、營養供給問題等內容的培訓工作。同時,機構人員還需定期對這些養殖戶的學習情況進行考察,只有通過考核資格的養殖戶才能獲得經營證書。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必須大力宣傳桑蠶健康養殖的重要性,培養養殖戶的健康養殖意識,確保其可以將健康養殖的理念落實到實際當中。
現階段的桑蠶養殖工作中的嚴峻問題,就是桑蠶的受孕率不高,出于改善這一問題的目的,相關機構可以為養殖戶提供相應的建議,讓養殖戶從蠶群中挑選優良品種的公蠶,并將其精液進行冷凍處理。在下一階段,養殖戶就可以應用人工授精技術來為母蠶授精,這能夠有效提升桑蠶的受孕率。但在實際的使用時,養殖戶依舊要關注到各種問題。第一,為了保證精子質量,在前期養殖戶必須重視優質精子的篩選工作,以免精子中攜帶傳染病或者其他病蟲害。第二,在對精液進行冷凍時,養殖戶必須按照規范要求來使用無菌消毒冷凍方法,該技術可以為精液的穩定性提供保障。第三,在對母蠶授精的前期,養殖戶必須嚴格做好管理母蠶飼養的工作。第四,對于母蠶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會出現發情現象,養殖戶要做好對于母蠶發情表現的鑒定工作,還要定期對授精母蠶的身體進行檢查,以免其出現授精失敗的問題。
養殖戶要想保證桑蠶的生長得到提升,需要對桑蠶育肥工作給予足夠重視。因此,桑蠶養殖戶必須加強對于桑樹的管理,從而為桑葉的品質提供保障。第一,養殖戶需要注重肥水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從而為桑樹的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促進桑樹各個時期的正常生長,同時還應加強桑樹的中耕以及除葉,為桑樹的正常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其次,還應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同時,還應結合物理以及生物的措施,加強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保證桑葉的質量。
溫度和濕度對桑蠶的生長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桑蠶養殖過程中,還應加強桑蠶的溫度以及濕度,而且溫濕度對蠶卵的孵化率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還應配備相應的保暖保濕設施,根據實際情況,對蠶室的溫濕度進行合理的調整,使蠶室內保持適當的溫度以及濕度,提高蠶卵的孵化率。桑蠶加濕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應向地面噴灑熱水,另一種是將濕布懸掛在蠶室中,使得蠶室的濕度能夠滿足桑蠶生長的需求,促進桑蠶健康的成長。
各個地方政府部門,需要強化養殖戶的病蟲害防控意識,保證養殖戶在桑蠶養殖階段,按照規范要求來對桑蠶進行定期檢查。同時,當養殖戶在開展防治病蟲害工作時,政府部門還要監督其是否同時開展了日常監測工作和防治病蟲害工作。膿蠶病、白僵病、細菌病等病蟲害是桑蠶群體中的常見病蟲害,一旦養殖戶發現蠶群中存在疑似病癥的桑蠶,就必須第一時間將其隔離,并做好桑蠶生活區域的消毒工作。對于那些養殖規模較大的養殖戶來說,需要在開展防治病蟲害工作時,保證流程的程序化。而對于那些養殖規模較小的養殖戶來說,他們需要選擇在特定季節,前往規定區域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另外,養殖戶必須做好養殖檔案和防病蟲害檔案的整理工作。
桑蠶養殖業的發展和我國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各個地區的政府必須重視桑蠶養殖業的發展,為桑蠶養殖技術的創新工作投入充足的資金。首先,各個地區的政府部門必須成立專項資金來推動當地桑蠶養殖技術的發展,并利用多樣化的融資方式來獲得社會力量的幫助,為桑蠶養殖技術的創新工作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對于資金不充裕的落后地區,經濟發達地區需要提供幫助,從而拉近地區之間的技術水平差距。
在全國各地采用桑蠶養殖技術之后,桑蠶養殖產業也逐漸朝著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這使得破壞自然環境的現象得到有效減少。同時,桑蠶養殖技術還有利于提高國內地區養殖業產品的安全性,強化了養殖戶保護環境的意識。其次,桑蠶養殖技術使得養殖戶逐漸放棄使用對環境具有破壞力的化學藥物,減少了桑蠶養殖工作對自然環境所帶來的污染。
由于國內地區正在大力推廣和應用桑蠶養殖技術,故而國內消費者對桑蠶的需求得到很大程度的滿足。桑蠶養殖技術推廣范圍的擴大,也推動了越來越多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同時,應用桑蠶養殖技術還能促進農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戶能夠利用農產品獲得更多經濟收益。另外,養殖戶還能利用桑蠶來生產農業副產品,這能夠有效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加快了地區農業的快速發展。
總而言之,桑蠶養殖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包括使用的養殖方法過于老舊、養殖戶理論水平不足、無法為病蠶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品種優化程度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養殖戶必須通過采用合理的飼養技術、重視桑蠶健康養殖的重要性、冷凍優質精子、應用人工授精技術、提高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科學性、注意蠶的保溫保濕、增強蠶卵的孵化率等方法來發揮桑蠶養殖技術的優勢作用,從而提升桑蠶的出欄率,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