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全
(天水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甘肅天水 741000)
天水市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好,森林面積大,屬于溫帶,濕潤、干旱各半氣候,年平均氣溫10~12℃,正常年度降水量在550~580 mm之間,肥沃松軟的土壤,適合于多種農作物生長,培育出了繁多的優質特色農產品。2020年,全市種植果品面積穩定在23.33萬hm2、產量達370萬t、產值150億元;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9萬hm2、產量達400萬t、產值100億元;中藥材面積3.33萬hm2、產量達11.8萬t、產值22億元。其天水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秦州櫻桃、天水連翹、麥積花椒、麥積核桃、武山韭菜、甘谷辣椒等果蔬、中藥材品牌農產品在全國知名度較高,發展“兩品一標”資源優勢突出,是絕佳的天然氧吧,區域內無冶煉、化工企業,無水源污染,發展“兩品一標”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近五年來,天水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市、縣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級關于對農業農村工作各類會議、文件等精神,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品牌戰略,將“兩品一標”農產品品牌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保障農產品優質安全、促進農產品市場銷售競爭的有力抓手。通過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不斷努力,截止2021年3月,全市種植業有效期內“兩品一標”農產品139家企業、225個產品,其中:綠色食品123家企業、199個產品;有機農產品7家企業、7個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9家主體、9個產品。為全市發展綠色農業、樹立品牌打下了工作基礎。
2018年8月,為推進全市“三品一標”快速發展,提高品牌戰略競爭意識,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激勵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主體積極申請“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加快“三品一標”發展步伐,特制定出臺了3年有效期的《天水市“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獎補實施辦法(試行)》,對新申報認證的“三品一標”農產品給予了0.5~10萬元分類獎補;對續展認證的“三品”給予0.2~1萬元分類獎補;對在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地標、綠色、有機博覽會獲得金獎、銀獎的主體給予0.5~1萬元獎補。2018—2020年8月底共發放獎補資金212.6萬元,有力調動了生產經營主體品牌創建、推介的積極性。通過3年的試行,總結經驗,2020年9月,再次修訂出臺了《天水市“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獎補辦法》,將新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納入獎補,每入選1個品牌,獎補2萬元,特別是提高了續展產品獎補資金,有效期5年。并對獲得“兩品一標”認證的企業、合作社在農業項目申報等方面優先安排。
近年來,全市各級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高度重視農產品推介工作,鼓勵各生產主體積極參加中國國際農產品(地標)交易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等會展,每個獲獎產品獎補1萬元,充分調動了參展積極性,全面宣傳推廣了天水市“兩品一標”特色優質農產品,提升天水市農產品品牌的市場競爭力。2016—2020年共計獲獎51項,其中:2016年獲得4個綠色食品金獎,2個優秀商務獎,1個地標優秀獎。2017年獲得4個綠色食品金獎。2018年獲得有機食品3個金獎,綠色食品5個金獎。文博會3個特色食材獎。2019年獲得11個綠色食品金獎,2個有機金獎,1個優秀商務獎。2020年獲得13個綠色食品金獎,2個有機金獎。
總體來看,天水市在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在:一是“兩品一標”知識普及程度不夠,消費理念不高。目前許多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缺乏深刻的了解,大多數消費者只知道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質好價高,而對其所倡導的無污染、安全、健康的綠色消費理念尚未形成。二是“兩品一標”數量少,規模小。從全市現有“兩品一標”產品的規??矗鄬τ谌惺秤棉r產品產量、面積占比小,還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三是管理機構不健全,關系不協調。天水市一些“兩品一標”認證機構沒有獨立,工作體制沒有理順,市場監管措施薄弱,產品檢測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滯后,工作協調難度大。
抓好“兩品一標”農產品品牌發展,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兩品一標”農產品品牌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三農”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全省質量興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實際,以“四個最嚴”為統領,立足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以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高度發展為主線,進一步提高品牌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推動“兩品一標”農產品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進一步加大對轄區內主導產業的培育引導,積極創建國家、省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加大對現有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的投入品使用指導和監督管理,大力推廣“兩品一標”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著力打造一批安全、優質、知名農產品品牌,將各種標準制作成明白紙發放到生產農戶手中,讓農戶一看就懂、一看就會,從投入生產到上市銷售全面確保產品質優安全,整體提升天水市標準化生產能力和農產品品牌。
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擴大認證數量和規模,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充分發揮“兩品一標”在品牌引領、消費認知、市場增值、扶貧帶動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創建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果蔬生產大縣等龍頭企業、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型家庭農場等為重點培育品牌對象,因地制宜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和地標農產品。抓好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續展工作和地理標志受權管控,穩定“兩品一標”農產品總量規模。強化服務意識,優化審核程序,采取認證和續展產品定期集中審核、現場會審、季節性產品優先審核等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貫徹落實合格證制度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落實監管職責,明確監管邊界,探索產地準出和開具合格證制度,不留盲點死角,逐步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將合格證制度、追溯與名特優農產品品牌發展認證、大型推介展會、農業農村項目等掛鉤,以追溯示范點、認證主體為帶動,加快農產品追溯信息平臺基礎建設和合格證制度推行。進一步擴大培訓范圍和現場技術指導次數,提高信息平臺的納入率和上傳記錄的完整性,統一從平臺出具有二維、條碼的合格證,做到“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的一條龍管理模式,推進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追溯管理工作。
加大品牌宣傳和市場推廣力度,運用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加大對“兩品一標”品牌形象宣傳與推介力度,努力擴大社會影響和市場效應。在媒體宣傳外,積極參加政府、市場監管、商務、農業等部門組織的各類有關安全宣傳活動和農產品博覽會等;堅持開展“春風萬里,綠食有你”活動,多方面開展“兩品一標”科普知識,提高生產經營者對“兩品一標”認識,規范化經營,倡導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引導和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組織好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進超市”“進社區”“進學?!睂n}活動,讓人人參與,人人了解,掌握相關知識,參與監督。
落實“三員”責任,各負其責,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全面實施企業內檢員制度,加強企業質量管控,加大品牌產品抽檢力度和綠色食品年度檢查制度,將“兩品一標”農產品全部納入市、縣例行監測和風險評估。不斷完善年度檢查制度,實施退出機制,對各類抽檢、年度檢查不合格的主體,堅決退出,收獲證書,監督主體不再使用標志。做好部門協作,要求市場、超市等銷售點建立“兩品一標”專柜,分類擺放,運輸、儲藏嚴格執行相關品牌要求,專車運、專庫藏。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加大“兩品一標”農產品品牌市場和基地監察力度,全面實現生產、收購、貯藏、運輸全鏈條可追溯。切實維護“兩品一標”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成立或固定“兩品一標”工作機構,建立長效機制,市級機構最少確定4名專職負責“兩品一標”工作,縣區級最少確定3名專職人員,對轄區內“兩品一標”農產品主體進行業務指導,督促企業完善管理制度、內檢員制度,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做好“三員”培訓,引導“三員”人員大力弘揚愛崗敬業、廉潔奉公作風,立足崗位職責,不斷學習法律法規及相關業務知識,強化自身素質、提高政治敏銳性,加快工作速度,提高工作質量,為全市“兩品一標”事業的大發展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