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芳
(神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陜西榆林 719300)
谷子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成熟之后種子呈現出黃色,在對種子進行去皮處理之后,得到的就是我們俗稱的小米。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農作物,早在幾千年前,在我國的黃河流域就有谷子種植的出現。現如今,谷子種植技術越來越發達,人們對谷子產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農戶更應當提高重視,科學使用高產栽培技術,在保證谷子質量的同時,提高產量,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谷子的種植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雖然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對于谷子進行篩選、培育,已經使得當下普遍種植的谷子就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夠在相對干旱的環境中生長,但是,要想提高谷子的產量,農戶還要對土壤進行科學選擇,讓土壤的環境更加適合谷子生長,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谷子的發芽率。比如,農戶可以在土壤溫度在10℃的情況下進行播種,在這一溫度條件下的土壤通常更有利于谷子發芽。另外,谷子在生長的過程中對陽光的需求較大,農戶應當盡量讓谷子的成熟期避開當地的雨季,以便讓谷子接觸到足夠的陽光,充分進行光合作用,提高產量。有些地區的土質相對來說較為潮濕,谷子在潮濕環境中生長狀態反而不理想。所以農戶應當注意選擇那些土壤干燥的地段進行種植。另外,谷子對土壤中營養成分的要求也較高,農戶應當確保土壤中有足夠的營養成分,如氮、磷、鉀等。磷可以促進谷子的生長,鉀能夠讓谷子的莖更加堅韌、茁壯,而氮能夠提高谷子光合作用的效率,這些元素都對谷子生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選擇土壤時,還要保證土壤接受光照的時長,避免光照時長過短影響谷子的光合作用質量。
要想提高谷子的產量,對谷子品種進行合理選擇也是必不可少的。農戶在選種時,應當盡量選擇那些高產的種類,同時還要考慮谷子對不良環境的耐受力以及抗病蟲害能力,并根據實際需求,對谷子的種類進行最終確定。通常來說,在谷子種植之前,農戶對種植環境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對土壤的肥力、潮濕程度、病蟲害的風險等。在這一基礎之上,農戶再對谷子的品種進行選擇就會更加有效,而且更加有針對性,對于提高谷子產量會大有幫助。另外,農戶還要考慮到適用的收割方式,如果采用機械化收割,應當選擇一些高度適宜的品種,為機械化收割創造便利條件。
在根據特定的環境以及需求確定好谷子品種之后,農戶還要對谷子的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發芽率,還能讓谷子在生長的過程中更為有效地抵抗病蟲害的侵襲,對于提升產量也大有好處。比如,農戶需要在播種前兩到三天,將種子均勻撒在地表接受日光暴曬。然后在播種一天之前,用清水對種子進行清洗。首先,農戶需要將種子浸泡在水中,然后取出水面上那些發育不良的種子,將余下的種子再浸泡在一定比例的鹽水中,將飽滿的種子去除,再用清水對種子進行清洗,再將其晾干。接下來,農戶需要用30%的甲霜靈粉劑進行拌種,這樣能夠有效防止白發病發生。
選擇合適的播種時機對于提升種子的產量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通常來說,谷子播種應當集中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這時播種的話土壤溫度較為適宜,能夠保證谷子種子的發芽率。另外,谷子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在這時進行播種還能為谷子蹲苗創造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進行播種,谷子在成熟期和花粒期會接受到更多的陽光照射,對于谷子的生長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如果播種期選擇不當,谷子可能在生長的關鍵時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產量就會降低。另外,選擇合適的播種時期還能讓谷子在生長過程中避開雨季,一來能夠避免陽光照射不足影響谷子的光合作用,二來還能避免雨季病蟲害泛濫造成損失。
在施肥的過程中,農戶也要根據谷子生長的具體情況以及土地內營養成分的狀態,合理選擇施肥方法,以便讓谷子獲取到足夠的營養。谷子生長所需的元素中,氮磷鉀是最重要的,所以農戶應當確保谷子在生長的任何一個時期,這三種最重要的元素供應足夠。而且,谷子在生長過程中對元素的吸收是會產生波動的,在苗期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量較小,但是一旦拔節,對元素的需求量就會顯著提升。在抽穗時期,營養元素的吸收量會因為養分調整的原因產生下降,直到開花之后,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量又會大幅提升,達到最高峰。谷子在生長過程中雖然也會對除氮磷鉀以外的元素有一定的需求,但是總體上來說需求量較小,農戶采取針對性的補充措施就可以滿足對其他元素的需求。
在谷子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田間管理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需要農戶投入足夠多的精力。比如,谷子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各樣環境因素的影響,這時,農戶就需要對環境變化有預先的了解,然后采取及時的應對措施,避免谷子造成嚴重傷害造成減產。在進行田間管理時,農戶還需要在谷子的苗期進行補種,而且要嚴格控制補種時間,最好是在谷子三葉之前進行補種,這樣能夠顯著提升成活率。另外,在谷子全苗之后,農戶還可以進行定苗、中耕,這樣能夠為谷子生長創造更好的條件,有利于提高產量。
田間管理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除草。除草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高產量的方法,因為除草能夠防止田間的雜草和谷子爭奪養分,對谷子生長有積極作用。通常來說,除草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人工物理除草,一種是化學除草。在播種之后,農戶需要在田間噴灑除草劑,殺死并抑制雜草的生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除草劑應當環保、危害小,避免對土壤成分產生顯著影響,避免環境改變給谷子生長造成負面作用。
要想讓谷子的產量得到提升,農戶應當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谷子常見的病害有多種,如白發病、黑穗病、谷瘟病等。白發病的產生原因較多,有些谷子種類本身不具有抗病性,還有一些谷子感染白發病的原因是農戶沒有對種子進行科學的處理。還有一些谷子感染白發病的原因在于氣候的改變,播種之后土壤溫度過低、谷子成長過程中多雨、高溫。防治白發病可以采用0.3%阿普隆進行拌種,然后再進行播種,這樣能夠有效降低谷子感染白發病的概率。黑穗病也是一種谷子常見的病害,感染之后株穗短小,內含大量黑粉。黑穗病的防治可以采用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2%~0.3%拌種,效果顯著。需要注意的是,農戶需要根據蟲害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施藥量,避免對谷子生長產生負面影響。
谷子常見的蟲害有粟灰螟、玉米螟、粘蟲等。針對不同的蟲害,農戶應當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針對粟灰螟,可以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或黑光燈誘殺,或者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0~150 mL,加水1~1.5 kg稀釋后,拌細土10~20 kg,順壟撒于谷苗根部。針對玉米螟采用燈光誘殺的方法也十分有效。除此之外,防治玉米螟還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在田間投放赤眼蜂,讓赤眼蜂以玉米螟天敵的身份對其族群進行滅殺,也能夠達到非常好的玉米螟防治效果。粘蟲對于谷子的威脅也是非常大的,農戶也要注意采取科學的方法防治粘蟲。除了上述的燈光誘殺法之外,采用90%敵百蟲晶體、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500倍液噴霧也非常有效。不僅如此,對于粘蟲的滅殺還可以使用熏殺法,這種方法是用80%敵敵畏乳油200 mL兌水2 L,拌5 kg鋸末,在傍晚時分灑在田間,這樣能夠有效殺滅粘蟲,避免其對谷子造成傷害。總的來說,在針對谷子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應當針對不同的生長階段以及不同類型的病蟲害,采取針對性的方法,提升病蟲害防治的質量,這樣才能讓谷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谷子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農作物,在多地都有著廣泛的種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谷子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谷子加工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對谷子產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戶在種植谷子時,應當掌握這些提高谷子產量的技術,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為谷子健康生長創造良好條件,讓谷子的產量得到提升。本文針對谷子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進行總結和分析,希望農戶在實際進行種植時能夠積極參考,并結合種植的實際需求和條件,對這些技術進行靈活調整,以便在使用時發揮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