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珍
(天祝縣農業農村項目服務中心,甘肅天祝 733299)
馬鈴薯作為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能夠兼做糧食、蔬菜以及飼料,有著很多的加工用途,因此產業鏈條也較長,有很大的潛力增產增收。馬鈴薯的營養十分豐富,也被人們稱作為“第二面包”以及“第二蘋果”。中國作為馬鈴薯第一生產大國,全球馬鈴薯產量的23%都來自中國,對于確保糧食安全、振興農村區域經濟以及促進農民增收而言保障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有相關研究表明,馬鈴薯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不僅能夠作為食物還能夠被用作藥物,我國食品、防治、農業以及醫藥等多個行業都有馬鈴薯加工產品的應用。與此同時,通過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地提升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當下,雖然我國馬鈴薯產業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但是利用馬鈴薯來進行粗淀粉的加工仍然是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式,隨后再對其進行加工促使其成為粉絲等產品,很少直接將馬鈴薯加工為出品以及薯條。有相關調查顯示,我國遼寧、內蒙古、山西以及甘肅等地區是馬鈴薯的主要分布區域。但是我國馬鈴薯加工的品種相對較少,因此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首先,生產設備尤為缺乏。就現階段我國馬鈴薯產業而言,在進行加工生產的過程中,一些先進的設備十分匱乏,并且通常情況下都會采用畜力進行生產,馬鈴薯種植地區田間管理工作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土壤中雜草以及病蟲害的問題十分容易發生,馬鈴薯生產種植工作水平與效率的提升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其次,生產品種過于單一。對于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而言,馬鈴薯產品的種植能夠產生極大的影響。可是在很多地區的馬鈴薯產業生產發展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將馬鈴薯直接加工為淀粉或者是粉絲,嚴重限制了產品的豐富性。其次,在進行馬鈴薯種植的過程中由于經常受到嚴重的病蟲害影響,因此導致我國很多馬鈴薯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產量以及質量難以從根本上得到保障,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再次,生產技術水平落后。在進行馬鈴薯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生產技術水平過對于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而言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現階段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生產發展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傳統生產觀念以及模式的影響,導致我國生產技術過于落后,難以有效地應對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以及生產質量、效率低下的問題,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最后,利益協調機制缺乏。在現階段我國馬鈴薯產品生產的過程中,一般馬鈴薯產品的生產加工區域相對較為偏遠,因此經常出現盲目的生產加工,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國馬鈴薯產業利益協調機制匱乏的體現,對我國馬鈴薯產業內部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提升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由于品種受各個地區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及當地土壤等多種環境因素相互影響,不同氣候地區的品種馬鈴薯年均耕作生長周期及其平均耕作生長時間相對來說有較大差別。從整個市場總體供應情況分析來看,全年新鮮雜糧薯類市場供應高峰時期相比較長。馬鈴薯一直以來都認為是目前我國重要的糧食、蔬菜兩種綜合兼用經濟農作物,隨著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一步加快農村發展,人們經濟生活節奏的不斷提高,馬鈴薯糧食加工淀粉產品中涉及包括馬鈴薯條、薯片等多種農村休閑美味食品及其他快餐蔬菜類食品的市場消費量也逐漸提高,馬鈴薯加工淀粉及其制品全粉的技術研制開發生產和銷售加工不斷朝著一個專業化、規模式的大方向快速發展。
當前時期,在推動我國各地區的馬鈴薯行業生產的發展進程中,通過采用現代先進的制造技術和生產設備,能夠從很大的程度上改善和提高馬鈴薯制造和加工產品的質量與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當地地區相關市場的變化和發展[1]。因此,相關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人員都需要在馬鈴薯產業研究和加工的整個過程中增強對現代先進的技術概念與裝備的綜合運用意識,以此為基礎來提升和強化對馬鈴薯研究和加工的技術水平,同時也可以從另外的方面來有效地解決其在生產和加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進而推動和促進當前我國的馬鈴薯行業健康和快速發展。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馬鈴薯生產加工的過程中,加工材料以及產品類型都會生產加工工作的順利開展產生直接的作用[2]。所以,對于馬鈴薯新型優良品種的培養與引入是相關工作人員開展工作過程中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的內容之一,并且要以此作為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出發點重點加強馬鈴薯副產品的加工與研發,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為馬鈴薯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毋庸置疑,生產技術水平對于任何一個加工行業的生產工作而言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開展加工生產的過程需要高度重視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現階段,在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技術水平還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馬鈴薯的生產加工技術水平,重視研究與創新,促使馬鈴薯加工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應對。其次,產業應當積極轉變當下生產模式落后的現狀,加工行業要真正實現從初期的加工到深層次的加工,這個關鍵點促使著我們必須迎合科技的發展。
要充分利用我國目前的優勢,加速對馬鈴薯相關科技成果的研究、引入和推廣應用;強化馬鈴薯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加快對馬鈴薯科技成果的轉化[3];完善馬鈴薯種植苗圃培養體系,加大馬鈴薯種植苗圃的科學研究和資源開發;做好馬鈴薯脫毒種植生產技術和加快管理體系的建設,在擴展繁育種植面積的同時,堅持脫毒種植馬鈴薯的生產管理相關技術規范,逐步完善種薯監測管理機制;加強企業科技團隊建設,增強企業科技人才和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加快和規范推進馬鈴薯的國家標準化、機械化產業生產制定嚴格的國家標準化產業生產栽培技術標準及其產業栽培技術的生產操作示范規程,加快推動馬鈴薯國家標準化產業生產技術示范園區及其他產業示范栽培基地的規劃建設,擴大其產業示范基地面積。
加強對優質馬鈴薯品種產業化和標準化食品種植開發技術的科學研究應用推廣、宣傳及職業培訓,引導生產企業和當地農民利用開發技術生產優質、高產的新鮮馬鈴薯和以天然原材料種植為主的生產加工新型優質馬鈴薯,著力于不斷提高其食品產量、質量及生產商品率。其次要充分運用大中小型農作物機具的購買或者補助優惠政策,引入先進馬鈴薯生產機械,進行品牌化地栽培和種植以及規范化的田間經營管理,加快提高馬鈴薯的生產工藝機械化和標準化程度[4]。最后支持和促進特色鄉村農業標準化與扶持特色龍頭企業有機結合,大力鼓勵扶持特色龍頭企業開發訂單種植,自己創辦一個原料產品研發基地,進行標準化經營管理,普及特色標準化的種植工藝和技術
為了充分保障馬鈴薯產業的經營模式能夠得到充分的優化,要積極的與政府部門開展緊密的合作,實現信息共享,構建完善的產業發展體系。產業發展體現的建設能夠充分保障產業相關人員能夠針對實際情況預測市場風向,更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完善的馬鈴薯產業資料庫,馬鈴薯相關科技資料信息網絡也能夠得到極大的完善,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與進步才能夠得到基本的保障。
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綜合實力以及經濟水平以及不同往日,我國各個產業的發展也有著極大的進步。針對馬鈴薯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現實意義,最后闡述馬鈴薯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對策,以望能夠真正促進馬鈴薯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