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林
老年人是髖部骨折的主要發病群體,臨床表現為腫痛、腫脹、皮色改變、皮溫升高等,其不僅將增加患者治愈時間,還顯著增加血栓形成、褥瘡、骨筋膜綜合征、尿道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影響手術效果[1]。依托考昔片、甘露醇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液是常用于治療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的藥物,有消腫、抗炎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易產生耐藥性,療效欠佳。中醫認為,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屬“脈痹”“股腫”“瘀證”范疇,治療宜采用益氣活血化瘀法[2]。活血通絡消腫湯含柴胡、酒大黃、瓜蔞根、桃仁、當歸等多味中藥,可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3]。本研究旨在探討活血通絡消腫湯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0月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60~78歲,平均(70.81±3.72)歲;病程1~6 d,平均(2.56±0.64)d。研究組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62~80歲,平均(71.75±3.53)歲;病程1~5 d,平均(2.30±0.55)d。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參照《臨床骨科診斷與治療》[4]中關于髖部骨折的診斷標準;②中醫診斷參照《中醫病證診斷與療效標準》[5]。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及辨證標準者;②年齡≥60歲者;③患者及家屬知悉有關研究,并簽署同意書等。排除標準:①由腎、肝、心源性水腫引起的肢體腫脹者;②由筋膜間室綜合征、下肢深靜脈血栓或腫瘤壓迫引起的肢體腫脹者;③對研究中使用的藥物有過敏反應者等。
1.4 方法所有患者術后當天給予冰袋冷敷,抬高患肢,防止感染。對照組采用依托考昔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273,規格:60 mg/片)口服,120 mg/次,1次/d,治療7 d。術后靜脈滴注濃度為20%的甘露醇注射液(江蘇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583,規格:250 ml∶50 g),250 ml/次,1次/d,治療3 d;于術后12 h時對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液(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470,規格:0.6 ml∶6000 IU),38 IU/kg,治療7 d,術后第1天開始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收縮訓練、膝關節屈伸訓練及踝關節屈伸訓練。對照組基礎上,研究組術后第1天給予患者自擬活血通絡消腫湯治療。方劑組成:柴胡15 g,酒大黃30 g,瓜蔞根、桃仁、當歸、炒山楂、炒神曲、炒麥芽各9 g,穿山甲、紅花、白術、甘草各6 g,水蛭3 g。在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中藥代煎室加800 ml水煎至150 ml,150 ml為1劑,1劑/d,早晚分服,治療7 d。
1.5 觀察指標①臨床癥狀積分:參照《中醫病證診斷與療效標準》[5],包括腫痛、腫脹、皮色改變、皮溫升高等,分值范圍均為0~3分,無癥狀為0分,輕度癥狀為1分,中度癥狀為2分,重度癥狀為3分,癥狀嚴重程度與分數高低呈正相關。②下肢腫脹狀況:測量治療前后大腿周徑差和小腿周徑差。③血液流變學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約3 ml,以35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漿,使用全自動血液變儀測定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纖維蛋白原。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與治療前相比,2組治療后腫痛、腫脹、皮色改變、皮溫升高癥狀積分均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下肢腫脹狀況比較與治療前相比,2組治療后大腿周徑差、小腿周徑差均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與治療前相比,2組治療后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2組患者下肢腫脹狀況比較 (例,

表3 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例,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易出現肢體腫脹,其發病原因與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關,靜脈血管內液體外滲,進而靜脈回流障礙導致間質水腫[6]。常規西藥依托考昔片、甘露醇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液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消除腫脹,對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作用,但易產生耐藥性,療效欠佳。
髖部骨折后,患肢筋脈離斷,氣滯血瘀,氣機阻滯,血脈遇阻,熱毒內侵,導致水液停聚于肌膚腠理間,引發肢體腫脹[7]。本研究所用活血通絡消腫湯是在復元活血湯基礎上加減所得,原方中柴胡和酒大黃為君藥,兩藥合用能促進瘀血排出體外,并預防敗血歸肝;桃仁、紅花、當歸為臣藥,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穿山甲、瓜蔞根為佐,有破瘀通絡、消腫散結之功效;甘草調和諸藥為使。本研究所用活血通絡消腫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炒神曲、炒山楂、炒麥芽、白術等藥物助運脾胃,預防傷肢損害臟腑之精氣,未病先防[8]。全方相互配伍,共奏消腫止痛、活血通絡之功。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腫痛、腫脹、皮色改變、皮溫升高癥狀積分、大腿周徑差、小腿周徑差均下降,提示活血通絡消腫湯可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與張永祥等[9]研究結果相符。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活血通絡消腫湯中甘草中的甘草酸能夠通過抑制磷脂酶A2和脂加氧酶的活性,降低前列腺素合成釋放,達到抗炎作用;紅花中的紅花黃色素和水蛭中的水蛭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擴張冠狀動脈、調節免疫、抗炎止痛等多種藥理作用,可降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纖維蛋白原水平均下降,提示活血通絡消腫湯可以降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的血液高凝狀態,與撒忠秋等[10]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活血通絡消腫湯可降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指標和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