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平
圍絕經期綜合征指的是女性在絕經期前后因雌激素水平異常波動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癥狀的癥候群[1]。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可能會伴發骨質疏松問題,增加了患者骨折風險,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患者,但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可能引起股骨頭壞死、血壓升高、真菌感染等情況,影響治療效果。中醫學歷史悠久,近年來中醫藥在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大進展[2]。為了探討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就滋腎寧更湯對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血清相關指標的影響進行了探索,以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葫蘆島市興城區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2組,每組60例。對照組年齡46~55歲,平均(50.47±8.42)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8年,平均病程(4.15±0.68)年。觀察組患者年齡45~54歲,平均(49.58±8.24)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9年,平均病程(4.24±0.73)年。組間基線數據對比均衡性良好。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診斷標準[3],患者年齡45~55歲,表現為月經失調、潮熱出汗,伴有心悸失眠、煩躁易怒、情志異常、胸悶頭痛、血壓波動、記憶力減退、腰腿酸痛等癥狀,實驗室檢驗提示血清雌二醇(E2)下降,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升高;(2)辨證為肝腎陰虛證[4],主癥為潮熱汗出、煩躁易怒、失眠多夢,次癥為健忘、五心煩熱、口燥咽干、頭暈耳鳴、胸悶、腰膝酸軟,患者主癥必備,且次癥>2項;(3)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標準:(1)依從性差;(2)藥物過敏;(3)凝血機制異常;(4)器質性功能不全;(5)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內分泌疾病;(6)有雙側卵巢、子宮切除史;(7)臨床資料缺失。
1.3 方法對照組予以結合雌激素片(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72,0.625 mg/片),于月經第7天起口服0.625 mg,1次/d,連續服藥15 d后,每日加服黃體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823,4 mg/片)5 mg,共服藥25 d,每25 d為一個周期,治療3個周期。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采用滋腎寧更湯。藥方組成:浮小麥30 g,煅牡蠣(先煎)、生龍骨(先煎)、珍珠母(先煎)各20 g,丹參、懷山藥、茯神、生地黃各15 g,山萸肉、知母各12 g,白芍、黃柏各10 g,五味子6 g。隨癥加減:潮熱面赤嚴重者加黃柏、知母各10 g;嚴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珍珠母(先煎)各15 g;頭暈目眩劇烈者添加川芎、天麻各10 g;皮膚有蟻行感加蟬蛻、赤芍各10 g。藥方以水煎煮至400 ml,早、晚溫水送服,1劑/d。25 d為一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1)評價治療前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按照癥狀由輕及重評分,潮熱汗出評為0、3、6、9分,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評為0、2、4、6分,健忘、口燥咽干、胸悶、五心煩熱、耳鳴、頭暈、腰膝酸軟評為0、1、2、3分,求取總分,臨床癥狀積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5]。(2)療效評價:①痊愈:臨床癥狀積分減少>90%;②顯效:臨床癥狀積分減少70%~89%;③有效:臨床癥狀積分減少30%~69%;④無效:臨床癥狀積分減少<30%,總有效率=(①+②+③)/60×100%[6]。(3)治療前后患者清晨空腹經肘靜脈采血5 ml,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FSH、LH、E2,使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借助上海核輻射儀器公司提供的SN-682型放射免疫γ計數儀檢測降鈣素(CT),配套試劑源于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統計不良反應,包括惡心、盜汗、潮熱。

2.1 2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對比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癥狀積分改善效果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對比 (例,
2.2 2組患者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3 2組患者血清相關指標對比治療后,觀察組LH、FSH、E2、CT改善效果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清相關指標對比 (例,
2.4 2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2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例,%)
圍絕經期綜合征主要由卵巢功能失調及衰退引發所致,當卵巢功能衰退時,會導致性激素分泌量下降,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引起人體內分泌紊亂,出現心煩、潮熱、失眠等癥狀。傳統的西醫治療方案盡管能夠通過補充激素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但長期使用不良作用較大。中醫學中圍絕經期綜合征屬于“絕經前后諸證”,患者發病在于沖任漸虛,致使腎氣虧損,天癸將竭,患者一旦情志受損,則引起肝氣不暢,是故臨床治療應以滋腎養肝、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為指導原則[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組的臨床癥狀積分均顯著降低,其中觀察組臨床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效果更加明顯,療效更加卓越。分析后可知,滋腎寧更湯中生地黃可滋補腎陰、清降虛火;白芍可養血柔肝,山萸肉可澀精斂汗、補益肝腎,三者共為君藥;臣之以黃柏可入腎經瀉虛火,知母可瀉火除煩,懷山藥可補脾陰、固腎經;佐以五味子可生津斂汗、補腎寧心,茯神可健脾、寧心、安神,丹參可活血涼血、安神除熱;浮小麥可除熱止汗,煅牡蠣可潛陽、補陰、斂汗,生龍骨、珍珠母可平肝、潛陽,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寧心安神、滋腎養肝、清熱除煩的良好功效。
臨床中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因卵巢功能逐漸減退,導致機體激素分泌出現異常變化,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情況,致使患者出現失眠、潮熱汗出等癥狀[8]。因此調節血清相關指標水平對改善患者病情產生著積極的影響。本研究中治療后2組的LH、FSH均明顯降低,E2、CT明顯升高,其中觀察組E2、CT高于對照組,LH、FSH低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血清相關指標調控效果更加明顯。分析后可知,滋腎寧更湯能夠發揮生津補液、滋陰清熱、補益肝腎的良好作用,可能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多個層面發揮調節作用,糾正代謝失調,改善激素分泌水平。本研究中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觀察組采用的滋腎寧更湯并未明顯增加患者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安全性良好。分析后發現,2組患者治療期間僅見盜汗、惡心等輕微不適癥,未經處理1周內即可自行消退,無中途退出病例,治療安全性得以保障。
綜上所述,給予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滋腎寧更湯治療能夠明顯有效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血清LH、FSH水平,提高E2、CT水平,提升療效,安全性良好,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值得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