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啟清,黃艷青
(鶴山市人民醫院兒科,廣東 江門 529700)
支原體肺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科疾病,以咳嗽、發熱及憋喘等癥狀為主要表現,且當病變入侵毛細支氣管、支氣管時,可誘發氣促、頑固性咳嗽等癥狀,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心肌炎等肺外并發癥,嚴重危害患兒健康。臨床上在治療支原體肺炎時,多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為主,尤其是阿奇霉素和紅霉素,但是紅霉素的胃腸道反應嚴重,可降低患兒耐受性,因此首選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序貫療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觀念,具有費用便宜、不良反應少等優點,但相關研究發現,若患兒持續高熱且并發菌血癥時,采用阿奇霉素單一治療起效慢,且容易出現耐藥性,無法獲得滿意效果[1]。布地奈德作為一種糖皮質激素,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喘息性疾病的治療[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后,對其肺功能及血清可溶性B7-H3(sB7-H3)、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受體 -1(sTREM-1)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于鶴山市人民醫院就醫的5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15、10例;年齡5~10歲,平均(7.42±1.31)歲;病程3~15 d,平均(8.32±3.43) d。觀察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16、9例;年齡5~11歲,平均(7.53±1.44)歲;病程3~16 d,平均(8.41±3.54) d。診斷標準:參照《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伴有咳嗽、發熱等癥狀,且經胸部X線片、實驗室檢查確診者;肺部體征多不明顯或可聞及干濕啰音,以不固定中等水泡音為主者;外周血白細胞數多于正常值,血沉增快者等。排除標準:合并肺外感染如心、腦、肺等多器官功能損害者;伴有心力衰竭、滲出性胸膜炎、中毒性腦病等合并癥者;患有以咳嗽為主的傳染性疾病,如麻疫、百曰咳、肺結核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法定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化痰、止咳、退熱等)的基礎上給予阿奇霉素注射液(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66,規格2 mL∶0.1 g)10 mg/(kg·d)+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混合均勻后進行靜脈滴注,連續治療4 d后,停藥3 d改為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358,規格:0.25 g/片)10 mg/(kg·d),持續治療3 d后停藥4 d,完成1個療程治療,共治療14 d。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5,規格:2 mL∶1 mg)0.5 mg+2 mL的0.9%氯化鈉溶液混均后進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氧流量為6~8 L/min,10~15 min/次,2次/d,連續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48 h內患兒體溫恢復正常,咳嗽、氣喘等癥狀消失;有效:治療后48~72 h內患兒體溫恢復正常,咳嗽、氣喘等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患兒治療72 h后病情加重或者癥狀、體征無變化[3]。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臨床指標。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癥狀(肺部病灶、肺部啰音、發熱、咳嗽、憋喘)消失時間。③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系統[歐姆龍醫療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型號:CHESTAC-8800-D]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呼氣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進行檢測。④血清學指標。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血清,血清學指標(sB7-H3、G-CSF、sTREM-1)水平均使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進行檢測。⑤不良反應。觀察、記錄兩組患兒頭暈、皮膚瘙癢、惡心嘔吐、皮疹等癥狀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96.00%)高于對照組(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2.2 臨床癥狀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兒肺部病灶、肺部啰音、發熱、咳嗽、憋喘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顯著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比較( ?±s?, d)
組別 例數 肺部病灶消失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發熱消失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 憋喘消失時間對照組 25 8.47±1.76 6.13±1.27 4.16±0.68 7.85±1.89 5.66±1.07觀察組 25 7.09±1.56 4.12±1.29 3.22±0.65 5.41±1.45 4.09±1.12 χ2值 2.934 5.552 4.996 5.121 5.06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肺功能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兒PEF、FEV1、FVC水平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PEF:呼氣流量峰值;FEV1:第1秒用力呼氣量;FVC:用力肺活量。
組別 例數 PEF(L/s) FEV1(L) FVC(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5 2.01±0.29 2.45±0.27* 1.01±0.12 1.12±0.13* 2.18±0.15 2.32±0.12*觀察組 25 2.03±0.25 2.87±0.24* 1.04±0.11 1.48±0.12* 2.19±0.14 2.45±0.13*t值 0.261 5.813 0.921 10.174 0.244 3.6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血清學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兒血清學指標(sB7-H3、G-CSF、sTREM-1)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血清學指標比較( ?±s)
表4 兩組患兒血清學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sB7-H3:可溶性B7-H3;G-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sTREM-1: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受體 -1。
sB7-H3(ng/L) G-CSF(μg/L) sTREM-1(μ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5 7.46±1.45 5.89±1.34* 11.39±2.65 7.45±2.23* 55.67±3.81 37.58±1.33*觀察組 25 7.58±1.56 3.25±1.22* 11.65±2.78 5.51±2.23* 55.78±3.87 35.43±1.02*t值 0.282 7.284 0.338 3.076 0.101 6.41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2.5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兒出現惡心嘔吐、頭暈各1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00%(2/25),而觀察組患兒出現頭暈1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00%(1/25),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0.000,P> 0.05)。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作為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一種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的疾病,是導致小兒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一個重要的病原菌微生物。阿奇霉素序貫療法作為改良的一種給藥方法,經靜脈注射給藥對病情進行控制后,再改為口服給藥,并且間斷給藥,不僅能夠充分發揮抗感染作用,還能避免輸液導致的耐藥性和不良反應,但由于患兒生理結構特殊,病情易反復,治療效果欠佳[4-5]。
布地奈德作為一種高效的糖皮質激素,通過霧化吸入將較高濃度的藥品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同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使氣道黏膜及黏膜下受體與藥物充分結合,減少微血管的滲透,迅速發揮作用;此外,布地奈德可收縮小血管,阻止過敏介質釋放與自身抗體的產生,從而緩解氣喘和咳嗽癥狀[6]。相關研究表明,布地奈德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滲出,使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和釋放減少,減輕支氣管痙攣,減少氣道黏液的分泌,從而改善患兒肺功能[7]。本研究中,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肺功能指標均顯著升高,而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顯著縮短;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對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后,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緩解臨床癥狀、加快癥狀消失,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良好。
B7-H3為B7共刺激分子家族,其中sB7-H3作為B7-H3的一種可溶性表達形式,能夠與細胞因子互相拮抗或者協同,且參與支原體肺炎的致病過程。相關研究發現,sB7-H3能夠對一些細胞因子的表達進行上調,并且與支原體肺炎病程有關;當患兒感染肺炎支原體后,G-CSF表達水平升高,其可促進中性粒細胞系造血細胞的活化和增殖分化,可將G-CSG水平作為對細菌感染程度進行診斷的一個有效指標;sTREM-1能夠在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表面表達,可以對炎癥因子的分泌和合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其水平升高代表支原體肺炎患兒病情越嚴重[8-9]。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炎性因子(sB7-H3、G-CSF、sTREM-1)指標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后,可有效抑制其機體內炎性因子水平,促進其病情恢復。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布地奈德作為高效抗炎的糖皮質激素,可抑制白細胞浸潤與吞噬反應,減少炎性因子釋放;同時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能夠作用于患兒支氣管的表面,促使溶膠微粒的形成,從而增強藥效,抑制炎癥反應[10-11]。
綜上,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布地奈德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后,可有效抑制其機體內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從而緩解臨床癥狀,加快癥狀消失,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