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芳,葉敬鵬,盧澤明
(惠東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廣東 惠州 516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屬于一種常見的臨床呼吸系統疾病,氣候變化、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可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從而發展為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而Ⅱ型呼吸衰竭為AECOPD引起的并發癥,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可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臨床通常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無創正壓通氣(NPPV)抑制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其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癥狀,但易引發鼻腔出血、面部壓傷等并發癥,影響患者的治療耐受性[1]。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HFNC)憑借其加溫、加濕等優勢,常被用來治療呼吸衰竭的新生兒或兒童。近年來,隨其逐漸應用于臨床,有研究顯示,其對于Ⅱ型呼吸衰竭也有較好的療效[2]。鑒于此,本研究為進一步探究HFNC的效果和安全性,故選取惠東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NPPV和HFNC治療,旨在探究HFNC對其動脈血氣分析指標的影響與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惠東縣人民醫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8、12例;年齡50~73歲,平均(61.23±2.55)歲;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評分(APACHEⅡ)[3]52~71分,平均(60.15±7.06)分。觀察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17、13例;年齡53~75歲,平均(62.53±3.07)歲;APACHEⅡ評分50~71分,平均(57.87±7.44)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診斷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更新版)·第3版》[4]中AECOPD的相關診斷標準與《呼吸疾病診療指南》[5]中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相關診斷標準者;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70 mmHg(1 mmHg=0.133 kPa),動脈血氧分壓(PaO2) <60 mmHg者;符合無創通氣指征者等。排除標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者;嚴重呼吸衰竭須立即插管者;存在其他嚴重肺疾病者;嚴重室性心律失常者等。本研究已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納入患者及其家屬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化痰、擴張支氣管等。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NPPV(蘇州凱迪泰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型號:Flexo ST20)治療,儀器設置為同步/時間模式,連接口鼻面罩之后進行正壓通氣,初始參數:呼氣壓為4~6 cmH2O(1 cmH2O=0.098 kPa),吸入氧濃度為30%~50%,呼吸頻率(RR)為14~18次/min,吸氣壓為10~12 cmH2O,呼吸比為1∶(1.5~2),壓力上升時間設置為0.5~1.0 s。觀察組患者進行HFNC(南京貝登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型號:OH-70B)治療,初始參數:溫度37 ℃,吸入氧濃度為30%~50%,流量20~40 L/min,可根據患者血氧飽和度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需保證其血氧飽和度≥?90%。兩組均治療48 h。
1.3 觀察指標 ①RR、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采用動態心電檢測儀(哈爾濱鉑云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HPC101)檢測治療前及治療后24、48 h兩組患者RR、HR、MAP水平。②動脈血氣分析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4、48 h后采集兩組患者動脈血約5 mL,待其自行凝固后,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對PaO2、PaCO2、pH值進行測定。③并發癥。比較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鼻腔出血、面部壓傷、胃脹氣、誤吸等。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RR、HR、MAP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24、48 h后兩組患者RR、HR均呈降低趨勢,MAP值均呈升高趨勢,而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RR、HR、MAP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RR、HR、MAP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與治療后24 h比,#P < 0.05。RR:呼吸頻率;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RR(次/min) HR(次/min) MAP(mmHg)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48 h后 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48 h后 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48 h后對照組 30 33.32±9.77 27.02±8.53* 21.55±7.65*#112.32±20.77 95.02±10.22*90.15±8.53*#68.42±16.55 72.57±10.23 77.42±7.69*#觀察組 30 32.84±9.24 26.22±7.03* 18.78±6.53*#109.24±19.24 94.22±9.34* 87.78±7.03*#67.23±17.15 75.59±7.70* 81.64±7.11*#t值 0.196 0.396 1.508 0.596 0.316 1.174 0.273 1.292 2.20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血氣分析指標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24、48 h后兩組患者PaO2、pH值均呈升高趨勢,PaCO2均呈降低趨勢,而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與治療后24 h比,#P < 0.05。PaO2:動脈血氧分壓;PaC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
組別 例數 PaO2(mmHg) PaCO2(mmHg) pH值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48 h后 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48 h后 治療前 治療24 h后 治療48 h后對照組 30 50.53±5.12 60.33±12.73*74.54±9.25*#62.32±6.77 58.02±8.53*52.55±7.65*# 7.21±0.10 7.27±0.11* 7.42±0.14*#觀察組 30 50.16±5.24 62.22±8.03* 72.78±7.53*#63.24±6.24 59.22±7.03*51.78±6.53*# 7.22±0.13 7.29±0.15* 7.44±0.16*#t值 0.277 0.688 0.808 0.547 0.595 0.419 0.334 0.589 0.51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并發癥 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臨床上常表現為嚴重低血氧、高碳酸血癥、呼吸困難、電解質紊亂等癥狀,嚴重時可誘發肺性腦病,從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只有及時地調節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機體內的酸堿失衡、改善通氣功能、糾正高碳酸血癥,才可促使臨床癥狀得以緩解。臨床上多采用NPPV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但因其在臨床應用中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的交流與飲食,且其極易導致患者出現誤吸現象,故其臨床應用受限[6]。
HFNC作為一種新型無創通氣方式,由空氧混合器、加濕器和熱循環裝置組裝而成,同時,其具備特制的大孔鼻塞,可增大吸氣流速,保證氧氣含量充足,不僅可滿足患者自主呼吸,也可減少治療期間皮損、誤吸等并發癥的發生;另外,相較于NPPV,其具有空氣加熱、濕化的功能,可以幫助患者清除痰液,降低氣道阻力,進而增加患者的舒適度[7-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48 h后兩組患者RR、HR、MAP值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而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HFNC同NPPV治療AECOPD并發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相當,且相較于NPPV治療,HFNC可有效降低治療期間并發癥的發生率,安全性更高,與王建軍等[9]研究結果相符。
PaO2、PaCO2、pH值為機體主要的血氣指標,肺泡通氣不足可導致機體PaCO2水平升高,當其上升到一定水平時,機體PaO2水平則會降低,因而導致機體出現缺氧現象,進而引發呼吸衰竭、心臟驟停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0]。而采用HFNC治療可通過提供高流量的氣體,促使機體可吸收的氧氣濃度達到穩定狀態,從而產生氣道正壓,使得AECOPD患者的肺泡擴張,增加有效通氣量,從而降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改善氧合狀態與呼吸功能,進而起到調節患者血氣指標的作用[1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治療24、48 h后兩組患者PaO2、pH值均呈升高趨勢,PaCO2均呈降低趨勢,而兩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HFNC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對改善血氣水平效果同NPPV治療。
綜上,采用HFNC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對于改善患者的RR、HR、MAP及血氣水平與NPPV治療有同等的療效,但其可以有效減少臨床并發癥的發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