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文,李 智
(1.惠東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2.惠東縣人民醫院老年病科,廣東 惠州 516300)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內科疾病,多發于老年人,其發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進展,患者會逐漸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表現,嚴重者還可引發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射血分數保留心衰(ejection fraction pre-serve heart failure, EFpHF)是老年高血壓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氣喘、耐力下降等,且具有患病率、病死率高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相關研究顯示,EFpHF患者的發病原因與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肌功能重構、心房順應性降低等相關[1]。EFpHF發病原因較多,且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臨床上采用心力衰竭的常規療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早期發現老年高血壓患者EFpHF發生、發展機制與影響因素,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與改善預后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基于此,本研究重點探討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相關影響因素,為臨床診治該疾病提供參考,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惠東縣人民醫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患者(心衰組,50例)與老年高血壓合并射血分數正常非心衰患者(非心衰組,50例)的臨床資料。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2]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兩組患者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心衰組患者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3]中關于EFpHF的診斷標準;原發性高血壓者;接受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等藥物治療者;高血壓病程 > 5年者等。排除標準:合并收縮性心功能不全者;嚴重肺、肝等功能異常者;繼發性高血壓者;近3個月患有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疾病者;嚴重感染性疾病者等。研究在惠東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下實施。
1.2 研究方法 ①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對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包括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BMI)、文化程度、吸煙、呼吸睡眠暫停病史、是否合并冠心病、甲狀腺疾病、血脂異常、腦卒中、糖尿病、腎功能不全、貧血等。② 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獨立危險因素。③比較不同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4]心功能分級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患者心臟超聲指標與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 BNP)水平。入院后,對心衰組患者進行NYHA分級并分組,其中NYHAⅡ級15例,NYHAⅢ級25例,NYHAⅣ級10例。使用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期室間隔厚度(LVST)、左房容積(LAV)、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頻譜E峰值/舒張晚期血流頻譜A峰值(E/A)水平;取患者靜脈血5 mL,待其凝固后,將其置于離心裝置中進行離心(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NT-pro BNP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危險因素篩選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心衰組患者年齡、BMI均顯著高于非心衰組,心衰組女性、吸煙,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睡眠暫停病史、腎功能不全、貧血的患者占比均顯著高于非心衰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單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年齡 > 60歲、BMI > 24 kg/m2、女性、吸煙、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均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OR=3.758、2.396、1.644、2.130、1.919、2.878,均P<0.05),見表 2。
表2 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 不同NYHA分級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患者心臟超聲指標與血清NT-pro BNP水平 LVDd、LVST、LAV及血清NT-pro BNP水平隨著NYHA分級的升高而上升,LVEF、E/A隨著NYHA分級的升高而逐漸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不同NYHA分級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患者心臟超聲指標與血清NT-pro BNP水平比較( ?±s)
表3 不同NYHA分級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患者心臟超聲指標與血清NT-pro BNP水平比較( ?±s)
注:與NYHAⅡ級比,*P<0.05,與NYHAⅢ級比,#P<0.05。NYHA: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LV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LVST:左室舒張期室間隔厚度;LAV:左房容積;E/A: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頻譜E峰值/舒張晚期血流頻譜A峰值;NT-pro BNP:N末端腦鈉肽前體。
組別 例數 LVDd(mm) LVEF(%) LVST(mm) LAV(mL) E/A NT-pro BNP(pg/mL)NYHA Ⅱ級 15 54.85±5.67 61.35±6.78 13.25±2.36 40.63±6.63 1.12±0.23 1 824.36±172.36 NYHA Ⅲ級 25 58.51±5.43* 56.34±6.83* 16.67±2.45* 51.42±6.89* 0.84±0.22* 2 452.75±168.76*NYHA Ⅳ級 10 64.64±5.74*# 50.56±6.52*# 19.43±2.87*# 58.66±7.35*# 0.42±0.12*# 3 254.58±158.64*#F值 9.306 7.716 14.577 22.132 34.004 218.22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高血壓是一種老年常見病,其主要是指機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高于正常值的一種病癥,且具有發病率高、并發癥多等特點。患者的血壓升高易導致機體的心臟負荷增大,使得心肌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進而易并發EFpHF,對患者預后不利。EFpHF在臨床上又被稱作舒張性心力衰竭,該類患者射血分數常處于正常范圍或較正常范圍輕微下降,一般在40%以上[5]。現階段,臨床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尚無特效辦法,因此,臨床上可通過研究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相關危險因素,并以此為依據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進而減少EFpHF的發生。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 > 60歲、BMI > 24 kg/m2、女性、吸煙、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均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大,其回心血量會逐漸降低,導致心臟充盈程度不全,進而使得心臟收縮功能下降,增加心房負荷,從而較易發生EFpHF;BMI水平較高則表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體質量超重,其發生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概率越高,進而可使EFpHF的發生風險增加[6];與男性相比,隨年齡增長,女性患者的心臟收縮功能降低較快,且絕經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會降低,在心房負荷增加時,患者相對較易發生心肌重構,引發EFpHF;吸煙可將煙草中的有毒物質(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吸入機體內,長此以往,易誘發機體心腦血管疾病,增加老年高血壓患者合并EFpHF的發生率;糖尿病可使得機體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積聚,易導致心肌纖維、心室壁發生僵硬,進而引發EFpHF;冠心病主要是通過降低心肌血流灌注,使得心肌舒縮功能損失,發生EFpHF的風險升高[7-8]。
臨床研究表明,E/A對左室充盈壓力升高存在較高的特異性,可被用于EFpHF的診斷;LVST、LVDd可直接反映高血壓心臟病心肌肥厚程度;LAV水平升高與左室舒張末期充盈壓升高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可導致左房內殘余血量增多,從而使左房容積增大;血清NT-pro BNP主要由心室肌細胞合成與分泌,可反映左室舒縮與重塑功能,臨床上可用于心衰的早期診斷[9-10]。本研究發現,LVDd、LVST、LAV及血清NT-pro BNP水平隨著NYHA分級的升高而上升,LVEF、E/A隨著NYHA分級的升高而逐漸下降,表明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的發生與心臟的舒縮功能降低之間存在一定關系,采用超聲心動圖指標與血清學指標共同檢測可為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的診斷提供參考。隨著NYHA分級的升高,患者心臟舒縮功能減弱,左心房容積增大,心室壁進一步增厚,心肌重構是HFpEF發生的重要發病因素。
綜上,隨著NYHA分級的加重,心肌重構、心房功能的改變越明顯,年齡 > 60歲、BMI > 24 kg/m2、女性、吸煙、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均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發生EFpHF的危險因素,臨床可采取相應措施,以降低老年高血壓合并EFpHF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