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珊
(大慶油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對于石油的運輸和儲存工作來說,石油管道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且不同材質的管道可發生的腐蝕程度各不相同,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對相應的防腐措施進行應用,以保障生產環節無紕漏,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并擴大企業的發展空間。
為石油管道刷涂保護膜,也就是應用化學藥品并采用人工的方式,阻止外界腐蝕因素侵蝕石油管道,以起到防腐效果。這一措施的應用頻率較高,主要原因則在于操作便捷且經濟實惠。但是從實際上來看,石油運輸過程中,管道碰撞難以避免,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原有涂層必然出現破損情況,久而久之,即無法再起到保護作用,所以應以管道使用環境為基礎,提出相應的防腐要求,以提升管道防腐質量。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多的化學元素包括聚丙烯、二層聚乙烯、三層聚乙烯等,對其進行優化并應用于石油管道及儲罐之中,同時強化施工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升石油運輸及儲存的質量,同時,根據實際發展需求,石油管道及儲罐所應用的防護技術應包含三層涂層,其中第一層為環氧粉末,第二層為粘結劑,第三層為聚烯烴。完善三層防護技術,可以顯著提升管道防腐能力以及實用性,也就能夠降低發生經濟損失以及危險情況的可能[1]。
陰極保護技術出現于上世紀30年代,在20世紀50年代即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下,陰極保護技術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且越來越趨于完善。當前陰極保護最為顯著的優勢即為可以對涂層保護技術中存在的缺陷進行有效彌補,使涂層的防腐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也就更加有利于提升石油管道及儲罐應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另外,從國家相關規定的角度來看,應急保護這一防腐措施的工藝及流程不僅經濟實惠,且操作便捷,同時施工工作量相對較小,且不易造成環境污染或破壞,所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石油儲罐內部的防腐工作十分重要,在對相應技術進行實際應用時,通常采用不同的形式將原油封裝于儲罐之中,例如將柴油、汽油分別儲存于不同的儲罐之中,且需以原油種類為基礎,對不同的儲罐裝置進行設置。一般來說,石油儲罐可以劃分成為“頂罐”以及“浮頂罐”兩個類型,因為儲罐種類不一,所以防腐技術必然不同。根據既往工作經驗,儲罐不同部位與原油進行接觸時,能夠受到的腐蝕也各不相同,其中主要包括化學腐蝕、氣體腐蝕和電腐蝕,且通常情況下,不能接觸原油的部分,主要受到的是氣體腐蝕,且氣體主要為酸性。儲罐的其他部位發生腐蝕的原因,則為石油運輸時接觸的水蒸氣及二氧化碳導致原油中發生化學反應,一般易引起儲罐頂部發生腐蝕,這一腐蝕過程即為“氧氣去極化反應”,能夠導致儲罐頂部原油出現腐蝕危險,所引起的危害,其程度為普通危害的10倍以上,另外,在對石油進行運輸時,碰撞及晃動情況均在所難免,但是這一情況能夠增加液體與氣體的接觸和交融,也就能夠加重腐蝕的嚴重程度[2]。
針對石油儲罐的外部實施防腐處理,需要以其長時間接觸的空氣成分為基礎選擇相應的處理方式。因為各地環境不同、大氣成分不同,所以不可應用統一的防腐技術。例如在通常情況下,距離海域較近的位置,石油儲罐的腐蝕情況相對較重,原因在于,海域附近空氣濕度較大,更易引起去極化反應,所以對于海域附近的石油儲罐來說,涂保護膜以及陰極保護為兩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須得到有效完善。
在對石油管道及儲罐應用防腐技術時,其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完善,所以需要相關人員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開展具體深入的分析,以應用更加良好的防護措施,從而實現石油產業的健康、完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