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琳
(大慶油田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萬方工程技術設計院,黑龍江 大慶 163411)
在當前城市基礎設施中,熱力管線作為其中一部分重要組成,熱力管線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突發性破壞就會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失,嚴重情況下還會引發安全事故,因此這就需要對熱力管線的防腐工作加大重視力度,就此本文對埋地熱力管線腐蝕失效的形式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現實研究意義。
(1)在進行管道設計時,因材料選用不當,管材加工質量差因素導致在進行管道在實際應用中帶來不利影響,例如管材中存在雜質、晶粒粗大等因素都會導致管線發生腐蝕;
(2)在進行管道施工時,在運輸、下溝等作業中存在機械性損傷,對管線后期長久使用帶來一定危害,另外,因直埋管道需要在所處現場進行焊接組裝作業,如果焊接質量不符合要求也會埋下一定的隱患問題,舉例來講焊接表面存在夾渣、氣泡等,如果不對此給予重視,就會為之后的檢修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嚴重情況下就會整個熱力管線帶來危害,使得腐蝕失效;
(3)管道在使用期間,因溫度、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發生腐蝕,就當前直埋熱力管線來講,特別是蒸汽輸送管道,其輸送介質溫度一般在300℃以上,管道表面溫度也達到了60℃以上,并存在一定的溫差,這種溫差會使得土壤環境溫度隨之增長,從而引發溫差原電池腐蝕。
(1)土壤濕度,因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和土壤兩者相結合,有些會貼附在固體顆粒上,還有些在微孔中流動,鹽類在進行土壤水分溶解過程中,使得土壤具有電解質性質,若土壤濕度比較低,電阻大情況下就會使得陽極和陰極過程無法正常進行;因土壤中水分不斷增加,其腐蝕性也會隨之上漲至某一臨界濕度,土壤中的腐蝕性也會隨之降低;
(2)土壤氧含量,對于含氧量相對比較高的管線所處區域而言,其金屬最先發生化學反應,逐步被氧化,與此同時價電位隨之增長,這部分也就逐漸形成腐蝕原電池陰極區,對于含氧量相對比較少的金屬管道則是陽極區,因管道上方土壤通常為回填土,其具有土質疏松、與地面相近的特征[1];而管道下方通常為原土,具有土質致密、與地面相遠的特征。兩者相比之下,地面滲入氧更容易到達管道,且頂部氧含量要高于底部氧含量,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出現了氧濃差電池,管道上、下分別為陰極和陽極,金屬管道和土壤分別作為其聯接導線、電解質,通過以上,在管道底1/4表面更容易腐蝕;
(3)土壤酸度,通常情況下,土壤pH值為中性,即6~7.5之間;還有些土壤如鹽堿土、砂質粘土等,pH值為堿性,即7.5~9.5之間;還有些土壤如腐殖土、沼澤土等,pH值為酸性,即3~6之間,根據實驗表面,pH值越低,土壤腐蝕也就越嚴重;
(4)土壤電阻率,從土壤導電性的角度來講,土壤本身粒度大小、水分含量以及溶解鹽類會直接對其產生相應的影響,若土壤粒度比較大,則表面土壤的水分滲透能力比較強,發生腐蝕的速度也就比較小;相反,若土壤粒度小,則容易造成土壤腐蝕。
如果管道內部存在污染情況,就會產生電解,若沉積物為陽極,管壁為陰極,很容易造成管壁腐蝕。就實際管道工程而言,若電化學腐蝕和機械摩擦兩者處于交錯狀態,腐蝕程度也會隨之加深;若管道彎頭部分與管子進行連接,就會呈凹坑狀態,這個凹坑就會使得流體積沙或其他污物停滯在此,產生電解過程導致管道彎頭部分發生腐蝕[2]。
相比較于之前幾種腐蝕,沖蝕腐蝕產生的危害更為嚴重,引發沖蝕腐蝕的有很多因素,例如完成施工后沒有進行管道沖洗作業,導致積砂等其他污物存留在管道,因管道介質的推動作業,這些污物和積砂就會對管道進行沖刷運動,如果停止運動就會引發管道電化學或化學腐蝕,如果運轉就會產生沖蝕腐蝕,造成更嚴重的腐蝕影響。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埋地熱力管線在運行期間的腐蝕失效形式進行詳細探討,從根本上來講,不論是哪種失效形式,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損失影響,因此相關人員應加大對管道防腐工作的重視,以此為社會發展構建更加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