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云娟
(高密市檢驗檢測中心,山東高密 261500)
想要切實促進農業實現現代化發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非常重要,充分發揮檢測工作的效用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當前背景下,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要充分認識到市場現狀及社會發展需求,從而針對性地增強檢測工作價值發揮,做好農產品質量保障任務,進而間接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更多技術支持。
此技術通過獲取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聲波,然后借助超聲波檢測技術對獲取的聲波進行無損檢測,研究聲波的產生、傳播、接受機效應情況,從而判斷農產品是否存在缺陷,此種方法不僅可以展示出農產品存在的不足,也能準確地判斷出問題具體位置。
運用此技術開展農產品檢測時,需要借助活體提供支持,具體檢測方法是選擇部分活體,對其投喂待檢測的農產品,從而觀察活體應用農產品后實際情況,并收集活體對該產品的敏感度信息,借助生物傳感器將敏感程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翻譯,從而對農產品質量情況進行評估。
此種技術是近些年隨著科技水平發展而提出的新型檢測技術,其涉及面較廣,具體原理十分復雜,其中融合了人工智能、神經生物學等多個領域知識。具體來看,此種技術目前廣泛應用在禽蛋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中,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禽蛋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并對禽蛋按照大小、形狀等標準進行分類。
近紅外光是一種電磁波,以此技術為基礎創建了相關儀器,運用此種方法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原理是借助電磁波的傳播及接收能力,反映電磁波與物質接觸后產生的線性關系,從而判斷農產品中的水分、蛋白質等成分具體情況,基于此種技術原理也被稱為NIR漫反射技術,整體來看,該項技術的研發應用突破了傳統檢測方法存在的限制,促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水平進入新階段。
該技術主要是借助X射線在物質中的穿透性和衰減性來完成安全質量檢測任務的,使用此種方法可準確判斷農產品內部損壞情況,從而對產品進行篩選。該技術的優勢在與可快速察覺農產品的內部腐壞情況,因此在現階段工作中應用較為廣泛。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具體來講,便是借助先進設備,并按照相應的程序和標準方法開展檢測,從而分析農產品質量實際情況的過程。通過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可充分判斷農產品的質量,從而針對檢測結果做出相應措施,為農業生產質量安全提供保障。完整的檢測過程包括從產品生產到收獲的整體階段,因此檢測人員需要實地深入農田,從而充分觀測農產品生產地及周邊環境情況,為農產品生產營造良好生產環境,同時引入動態監管機制,實現全面質量安全管控。在科技時代,先進技術及設備的廣泛發展,為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極大地促進檢測準確度及檢測便捷性的提高,與此同時,智能化、自動化檢測成為發展的重要方向。綜上,高科技檢測設備的面世,為農業進一步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
在農產品生產階段,農戶為了保證產量及質量會采用高科技技術輔助生產活動,例如借助化肥、農藥等保證農產品得到良好的生長環境,但這些技術手段多為化學產品,其本身具備一定的危害性,尤其近些年部分生產者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大肆增加化肥、農藥等使用劑量,這使得很多產品上存在大量化學殘留,這是導致農產品安全質量問題發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質量檢測工作至關重要,通過開展檢測活動,有效阻絕不健康產品流入市場,從而杜絕“存在小心思”生產者的“發財路”,進而維護市場安全,保證市場經濟活動順利開展,避免由于“特例”導致各經營者有樣學樣,紛紛破壞規則,最終導致農業經濟活動受到嚴重阻礙。
在原來的市場經營中,大眾對食品健康安全關注度較低,很多基層民眾缺乏此方面的意識,同時國家對此領域重視度不足,從而導致農產品市場較為混亂,缺乏規范管理,市面上存在很多不正規的進貨渠道,而商家從這些渠道以較為低廉的價格獲取產品并將這些產品賣給消費者,從中獲取較高的利潤,這種現象不僅影響大眾健康,也侵害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導致市場管理難以進行,整體環境相對混亂。但在質量安全檢測后,可有效遏制上述現象出現,從源頭上杜絕不正規農產品的“入場資格”,加強市場監管,有效遏制商家的不法行為,規范約束商家的進貨渠道,從而間接促進農業市場秩序規范化。
農業生產期間,部分生產人員專業知識不足,對新時代科學生產知識和技能理論掌握不充分,難以正確應用先進技術為農業生產活動提供助力。以化肥為例,隨著科技發展,化肥研究不斷深入,各生產廠家提供了多種配比的化肥種類,但很多生產者自身能力不足,無法分辨這些種類的具體適宜環境,為了保證產品長勢喜人,而不加節制的大量應用肥料,不僅沒有發揮更大價值反而起到相反作用,甚至導致種植土地受到化肥影響,形成了生產流程惡性循環。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后,借助科學手段,對農產品實行動態監控,此舉不僅提高農產品質量,也間接限制化學物質殘留過多的農產品與正常產品混為一談,一定程度上督促生產者注意安全問題。此外,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也可以更為全面的幫助人員了解農業生產存在的具體問題,從而針對性開展農業技術幫扶工作,使相關生產者科學運用技術手段,從而降低環境污染程度,維持生態平衡,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更多支持。
農業生產過程中,科學的生產技術和相應設備有重要價值,其可為農業活動提供巨大助力,借助現代化生產設備可充分發揮各資源優勢,實現農業生產活動規范化發展。而生產過程規范化,也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提供了便利。首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始檢測物資的合格率;其次,減輕了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任務量;最后為農業市場監管提供更大助力。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由政府公益檢測部門對農產品進行不定期抽檢,一方面可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監控,另一方面可以用精準的檢測、科學的數據、暖心的服務切實助力農戶科學種植、合理施肥、不斷增收,在提升農產品口碑的同時,助推農業品牌化建設,從而實現檢測助農、助力鄉村振興。
現階段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落實存在不足,很多方面仍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是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問題,部分檢測人員自身實力不足,對先進的檢測手段掌握不足,從而導致工作效率相對低下。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中,技術人員不可或缺,質量控制人員、檢測人員、數據分析人員等都具有獨特價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力度,提高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吸納重視程度,建立更為全面可行的完善培訓制度。另外,定期組織檢測人員開展技術交流學習座談會,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技術分析,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想要更好地開展質量檢測工作,除了技術人員能力外,還需要良好完善的檢測機制提供幫助,首先應制定科學的質量安全檢測流程,其次深入田間,全面了解實際生產情況,最后加強制度建設,針對質量檢測工作環節及檢測效果等做出明確標準,從而制約相關人員行為。另外,還需要積極引入先進檢測手段,并靈活結合引入的先進技術,調整優化管理制度,從而進一步完善檢測機制,使其與實際更為契合。
除了專業的人才隊伍、完善的檢測機制外,技術設備也與安全質量檢測工作效果有緊密關系。相關機構應充分結合技術發展程度,不斷利用先進技術設計更為先進的檢測設備,從而補充完善原有檢測方法,并借助先進理論優化更新傳統的檢測設備,使其更加符合實際需求,通過這些措施,從而保證檢測工作順利落實。想要實現設備更新,加大資金投入和研發投入至關重要,因此相關部門應科學調整資金分配比例,做好做實預算,從而保證在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優化過程中獲得足夠支持。
綜上所述,在此結合現實情況,探究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現狀及常見的質量安全檢測方法,分析質量檢測工作在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促進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深入發展的策略,以期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建設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