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庭珍
(甘孜州道孚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種子管理站,四川甘孜 626499)
關于農業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在黨的19大報告中就已經被明確提出,農業產業規劃要依據“產業興旺、振興生態、推動鄉村文明建設”等總要求出發。其中,鄉村振興最重要的任務是怎么更好的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這是農業產業規劃開展的基礎。
因地制宜就是要考慮農業產業規劃地區的氣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條件,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身的產業規劃,更好地促進產業發展,制定適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除此之外,還要積極構建滿足當地農業發展要求的新興產業,推動當地特色新興產業體系發展,促進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鄉村產業的發展要在科學規劃的指標下進行。其中,農村產業規劃的編制必須要符合多規合一的發展指標,更好的體現出鄉村各個方面規劃的和諧統一,科學完善的產業發展規劃,可以統籌的推動農業相關規劃、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城鄉建設布局規劃等多方面規劃的多規合一。
基層黨組織是農業產業規劃各項政策的執行者,他們在農業產業規劃中的地位是尤為重要的,他們是推動政策執行的中堅力量,所以要在黨的領導下開展推動農業產業規劃的落實工作,堅持黨組織領導的核心位置,以此開展農業產業規劃工作。黨組織與農村經濟組織以及社會組織三個方面要進行結合,帶領農業企業及農業合作社等新型的經濟組織來進行經濟建設活動,多方面的帶動農村產業發展。
2.1.1 優越的地理條件。甘孜道孚縣位于四川省,地處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的特點就是冬長夏短,冬季寒冷干燥。道孚縣海拔高,其地區的平均海拔達到3200 m,常年霧氣濃厚,道孚縣屬于大渡河水系,流域面積廣大,湖泊眾多,水資源豐富。國家4A級景區,中國墨石公園景區就坐落在此,此外還有多處著名景區,這些都是甘孜道孚縣發展特色農業旅游的基礎條件。
2.1.2 豐富的自然資源。道孚縣地處三疊紀沉積盆地發育區,為各種礦石的產生提供了便利條件。當前,道孚縣已有金、銀、鎢、錫、鈮、鈹、鋰、鉭、水晶等九大高值礦種,除此之外,還有可以利用固液體礦產資源比如泥煤、石灰巖、溫泉、鐵等,新興工業礦物主要的原料之一紅柱石的產地就是道孚縣,還有大規模開采的鉛鋅礦,銅礦資源的主要產出地。礦產資源的不斷更新,不斷刷新著甘孜道孚縣農戶的生產觀念,道孚縣據統計總共有7類14種56處產地的礦產資源。由此可見道孚縣的礦產資源豐富程度,現階段高值礦產資源品種在市場上并不多見,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獨特的優勢,發展壯大道孚縣的產業體系,發掘潛力。
除此之外,道孚縣憑借高山地勢大興高山農業明確自身發展定位,相繼開發了品種繁多的蘋果采摘園、青杠黑木耳采摘園,使得觀賞與采摘一起進行,春去秋來,道孚縣已然成為旅游者體驗采摘樂趣的打卡點。縣內還有龍燈大草原、紅草地、玉科草原、墨石公園等多處景點,優秀的地理條件使得風景觀賞與名優特產采摘同步進行。道孚縣還大力開發了高原蔬菜種植基地,如萵筍、馬鈴薯等,高原油菜農旅融合的大產業也是當地發展項目,高質量的高山蔬菜和大產業項目為當地的農莊增強市場競爭力。
2.1.3 深厚的文化底蘊。道孚縣之前被稱為“道塢”,“道塢”在藏語中是馬駒的意思,這個名字是因為該縣在地形上很像馬駒所以被取名,道塢在隋朝時為附屬國,唐朝時屬于吐蕃,一直到191年,就是清朝的宣統年間才正式歸屬過來,到民國元年設置了縣治,由此開始稱之為道塢縣,第二年改為道孚縣。紅軍長征時,經過道孚縣,朱德、劉伯承等老一輩黨的領導人在此建立了政權,并成立了道孚縣政府。道孚縣一直有著中國香格里拉的美譽,是人們心中美麗的格桑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也鑄就了到付的美麗神秘。
道孚縣的傳統節日被稱為安巴節,安巴譯為五月,藏歷的五月,春暖花開,草原的草苗開始茁壯成長,到處都充滿生機勃勃,而且據藏歷的記載,每年的藏歷5月13日是藏族中最為吉祥的日子,傳說這一天所有的神仙也會聚集在一起,為人間造福。每到這一天,各地的村民,村莊也都會舉行祭拜儀式,各個家族也會到神山上熏香煙,并且把白羊毛掛在樹上,各種形式、各種方式一起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平安如意,祈禱儀式完成之后,村民會在附近的山坡草地上搭建帳篷,吃百家飯,跳歌莊,俗稱“耍壩子”,一般的祈禱活動會持續五到十天左右。牧區的牧民也會進行祈福。并且從5月13日之后開始由冬操場遷移到夏草場。安巴節是道孚縣民族文化歷史延續下來的節日,也最凸顯當地特色文化。
中央1號文件中提到對于農業產業規劃的項目也設立了多種資金補貼方式,比如以獎代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財政補貼等,旅游項目還可以申請專項的旅游扶貧基金。政府根據甘孜道孚縣的特殊地理條件,制訂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方針,大力發展以農業特點為主的鄉村旅游,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而且道孚縣還致力于招商引資,引入科技農業,建立農民合作社,著力農旅融合。并且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并且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培訓,從資金補貼到完善基礎設施再到人員素質的提高,使得甘孜道孚縣農業旅游的發展迅速。
甘孜道孚縣農業旅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于當地農戶,因此要保障甘孜道孚縣農民的利益,尊重農民的知情權,在發展的過程中凡是涉及到農民相關權益的情況下,要與甘孜道孚縣農民及時溝通,并且讓農民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農業旅游發展的過程中。如保障土地被租用農民的就業以及生活保障,合理運用租用土地,保證土地質量。除此之外,在保證農民參與的前提下,對其他區域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甘孜道孚縣的特色農業和獨特的民俗文化。建立健全的利益協商分享機制,以保證利益相關者權益。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消費也出現了高要求、多層次的特點,在農業產業規劃的開發過程中,過多的農業產品呈現出嚴重的雷同現象。因此,農業產業的經營與發展需要具有創新性思維,在滿足消費者的現實需求的同時也要研究和分析顧客的潛在需求,開拓新市場,對于當地產品還要有精準的產品定位,根據當地地方特色文化,對現狀做出改變。通過全新的產品設計來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消費需求,加大品牌的特色產品包裝設計投入力度,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品牌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層出不窮的產品包也會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奠定良好的消費基礎,讓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2.4.1 舉辦特色節日。舉辦高山農業節,共同慶祝豐收的喜悅。豐收節主要展示、推介以及銷售高原蔬菜如高原油菜、青杠黑木耳等。通過舉辦高山農業豐收節,一方面了解當地農產品在消費者心中所處的位置,從而進行品牌規劃,建立高山農業品牌文化,將整個甘孜道孚縣的農副產品推出去,加大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調動甘孜道孚縣農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農戶們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旅游者前來旅游,進一步的增加產品銷售額。
2.4.2 豐富產品營銷渠道。在現代的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高原農產品的營銷不應該在局限于少數的營銷渠道當中,而是應該積極地拓寬其品牌自身的營銷渠道,線上線下多方面的進行營銷,這也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所決定的。在進行營銷渠道多種方式之后,也要伴隨經濟社會的發展實施多元化戰略。品牌豐富營銷渠道,促銷方式靈活多變,價格實惠,刺激消費者消費,同時,由于互聯網的發展高速,也要加大對于網絡營銷渠道的力度,在網上可以開設專營店,多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在現在的農產品營銷當中,很多的品牌都開始采用這種銷售方式,而且網上交易價格相對實惠,更能刺激消費者消費的網絡營銷,也是更好的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之一。
綜上所述,農業產業規劃的發展必須跟緊時代的步伐,滿足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需求,挖掘農業產業潛在需求,創新發展。甘孜道孚縣特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人文底蘊、豐富的農業資源也奠定了其農業產業規劃的夯實基礎。甘孜道孚縣農業產業發展應該科學規劃旅游資源因地制宜,發揮其獨有的資源優勢,堅持不破壞生態,過度開發,堅持帶動農民,不代替農民,要達到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目的,實現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