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勇銘
(興賓區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廣西來賓 546100)
水稻是興賓區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在 10萬hm2左右、總產量約60萬t,是全國800個糧源縣(區)之一。但是興賓區水稻生產面臨著機械化水平偏低的突出問題。從作業水平上看,興賓區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82.6%,其中,機插水平只有42.6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生產環節上看,興賓區水稻耕整地機耕水平為99.81%,收獲機械化水平為99.65%,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如何提高興賓區水稻生產機械化的育插秧水平是農業相關部門重點突破的問題。
水稻機械直播分水直播和旱直播。興賓區多以水直播為主,其栽培技術省去了秧田播種、撥秧、送秧、栽插等作業環節,通過直播機將催好芽的谷種按技術要求直接條播或穴播到田里進行培育管理。
田塊選擇。應選擇水利灌溉條件好、砂質土或偏砂質土壤最適宜機械直播,泥腳深、低洼排水條件不好的田塊不宜機械直播作業。田塊不能太分散,地形相對平坦,田塊之間落差相對較小,滿足機械轉移作業要求。
水田機耕作業的耕深在150 cm左右,耕耙作業宜粗不宜細,防止泥土過漿。機耕作業后的水田,要求田面平坦、無明顯溝痕、不漏耕,綠肥、稻茬、雜草等應被泥土覆蓋。播種前須將田水排干,田面無明顯積水,防止出現悶種和淤種現象。
種子選擇。根據當地環境氣候條件和種植習慣,選擇適合當地機械直播栽培的高產、穩產優質品種,機械直播每畝用種量雜交稻為2 kg、常規稻為2.5 kg。
浸種要求。機械直播對種子的浸種、消毒及催芽等程序與傳統移栽稻相似,重點是催芽要適度,并將種子表面水分晾干,種子控制在破胸露白芽長約1 mm,種子表面過濕、種芽過長,直播時易造成傷芽和堵塞排種口,導致出現漏播現象。
播種時間。科學、合理、適宜的播種時間有利于確保水稻安全齊穗和提高產量。在氣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機械直播宜早不宜遲,雙季稻種植區域應在3月上中旬播種。
根據水稻品種合理確定行距、株距和每穴種子粒數,保證大田適宜的基本苗。常規稻,種植行距約 30 cm(可調),株距約140 cm(可調),每穴6~9粒,種植密度1.8萬穴~2.0萬穴/667m2。雜交稻,種植行距300 mm,株距16 cm,每穴3~5粒,種植密度1.6萬穴~1.8萬穴/667m2。田塊采取廂、畦、溝綜合排水,播種行走直線、定量、均勻,要做到田不雍漿、不覆種、不傷芽,并能根據不同品種及時調整播種量。
草害防治要求。應根據當地雜草種類,對癥下藥,控制草害發生。選擇高效、低毒除草劑品種精準施藥,減少面源污染。第一次草害防治,應在當日播種前后進行噴施即可。
水肥管理要求。應采取測土配方施肥,根據目標產量和土壤養份合理配施氮磷鉀,有機肥應占施肥總量的70 %以上。返青期應保持淺水;分蘗期應以濕潤為主;夠苗應曬田,可多次輕曬;抽穗揚花至灌漿期應灌回淺水、干濕交替。
水稻機械直播的技術難點主要有:耙田過漿參把握、田面平整難做到、田面積水難排干、田間雜草難滅除,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1)耙田時灌水不宜過多,水面與田土面齊平即可,做到田土細碎、田面平整。早稻播種期間,南方稻區經常會遇到低溫或陰雨天氣,導致爛芽或死苗,建議早稻種子應選擇具抗寒、抗病性較強的種子。
2)機耕作宜粗不宜細,泥土不宜過漿,以防雍泥覆蓋種子,保證機械直播質量和提高出苗率。
3)開好田間排水溝。根據田塊大小,首先開好田間四周圍溝,再視田塊大小適當開若干橫溝和豎溝,利于畦面排水,防悶種和淤種,確保出苗率。
4)及時除草。應做到當日播種當日進行除草防治,噴施除草劑后2天灌淺水封閉并保水7天;然后再將田水排干,噴施除草劑進行二次封閉滅草,噴施后2天灌水催苗。
水稻機械直播技術在推廣應用工作中,雖然有很好的政策優勢和各級相關部門的支持及技術支持,推廣應用收到一定成效,但仍有潛在影響因素。
自古以來,水稻種植均為育秧移栽傳統做法,人工栽插也好,人工拋秧也好,就是機械插秧也要先育好秧。這就是傳統模式,育秧環節必不可少,只是改變了插秧的方式。對于水稻直播,尤其是機械直播,人們一時難以接受。
當前水稻種植仍以家庭分散經營為主,規模小且田塊分散不連片,種植品種不統一,種植時間不一,不利于水稻機械直播作業,體現不了機械作業的效率。
目前,水稻機械直播技術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技術規程,各地都是在探索中推廣應用,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耙田平整的要求,種子處理的要求,播后田間前期管理要求等等,都是影響到水稻機械直播的推廣應用。
一是很多人對水稻機械直播技術和直播機具聞所未聞,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直播機具不知道,對新技術新機具缺乏了解。二是缺乏調查研究,到底引進什么機型適合當地使用,是整機還是掛接式,是8行機還是10行機或12行機,沒有作深入調研。三是缺乏實際操作技能,相關培訓機構重點培訓有持證操作要求的現有各類型機械,如拖拉機、收割機等駕駛維保技術,對插秧機或直播機等新機具技術培訓力度不夠,導致不懂操作、調整直播機的技能。
農機具的售價都在不斷波動,有的機具還不斷上漲,一臺乘坐式水稻直播機價格在十萬元以上,如上海世達爾、碧浪十行機價格均超過10萬元,上海矢崎掛接式的價格約3萬元。雖然有國家購置補貼,補貼約占到售價的1/4,用戶還要出資8萬多元。嚴重地影響了用戶購機用機的積極性。
第一,農業相關部門應積極做好水稻直播機的選型引進、對比試驗,示范推廣,引起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提高相關部門技術人員的認識,把水稻機械直播試驗示范推廣納入地方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投入,加快推廣步伐。第二,通過政府引導,適度增加財政補助,鼓勵多元化資本投入,加大政策性扶持和購機補貼等措施,鼓勵和扶持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購機用機,創新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機具應用率。
提高水稻直播機的機械性能和機具適應性,加強農機與農業部門的合作,根據農機農藝要求,一是應選擇先進、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的機具。二是應在機具的推廣應用上堅持適應性的原則,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調查研究、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的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推廣程序。三是應加強多部門配合,組織農機、種植、土肥、植保等方面技術專家,在試驗示范基地上探索集成一套適用于當地可復制、可推廣的水稻機械直播技術規程。
要使用戶不但會使用、正常作業而且能賺錢。基層農技要牢記服務宗旨,優化服務行為,創新服務理念,服務到田間地頭。一是成立農機科技推廣服務小組,深入田間地頭提供技術指導、義務維護等服務。二是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種植大戶組建以耕種管收一體化的綜合型社會化服務組織,為周邊提供水稻耕種收社會化服務。三是建立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平臺,為用戶提供相應服務信息,為當地水稻生產機械化提供社會化服務。
影響農機作業的最大因素是作業市場發展滯后,造成工作時間多作業時間少,作業成本高,作業效益低。對此,農機相關部門要通過在各鄉鎮選擇有灌溉條件好的村屯建立水稻機械直播示范基地,通過基地培育作業市場。這兩年興賓區分別在五山、小平陽、鳳凰等鎮建立稻漁綜合種養基地,在遷江、三五、五山、大灣、高安等鄉鎮開展建設4666.67 hm2旱改水工程,這些基地和工程都具備較好的灌溉條件,是水稻機械直播的潛在市場,充分發揮水稻機械直播的優勢,促進水稻生產機械化快速發展。
水稻機械直播不需要育秧和移栽,具有省田省工節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等優點,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栽培技術,也是水稻實現栽植機械化的發展方向之一。但是由于受灌溉條件和氣候因素條件限制,所以水稻機械直播適宜于中季稻種植區、稻漁綜合種養區、菜稻或稻菜輪作等區域。對于雙季稻種植區應選用生長期在110天左右的水稻品種,選用生長期長的品種季節性偏緊,很難推廣。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及國家糧食安全新政策的落實,單季稻、稻漁綜合種養、稻菜輪作等面積逐年擴大,為推廣應用機械直播創造了有利條件。以興賓區為例,2019年—2021年全區實施稻漁綜合種養6666.67 hm2,實施旱改水建設項目6666.67 hm2。因此,推廣應用水稻機械直播具有很好地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