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紅 張守釗
(1.欽州市欽北區那蒙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欽州 535027;2.廣西欽州市欽北區農業農村局,廣西 欽州 535000)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十分龐大,且符合貧困家庭和人口的數量較多,這就使得脫貧攻堅成為了政府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而農業產業扶貧本就是扶貧任務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鄉村振興中屬于造血項目,它可以有效調動其當地農戶的生產動力,進而促進本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但是脫貧地區在實施扶貧項目的時候,常常出現很多阻礙農村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項目的實施和項目質量。
從農業產業扶貧作為發展農村市場的突破口,農戶們就能夠徹底的告別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粗放型生產方式,在農業產業扶貧的幫助下,使農村商品的生產模式規范化,組織化,商品銷售也進而越來越市場化。同時,農戶和農戶之間,與扶貧產業之間以及農業市場都有了有效的互動。
農業產業扶貧的目標不僅僅是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更重要是扶持。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設計中,針對貧困農村的產品扶貧項目一定是要先從產業扶持開始,先將農戶中的貧困人數降低50%以上,讓這些人先脫貧,使其徹底脫離窮根,提高農戶對科技興農,助農的意識,強化農戶對于知識的重視,進而培養一大批在農業產業扶貧項目中表現優異、且專業技能較強的人才。
為了推動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行,在農業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制定出健全的管理體系,從而保證項目質量和項目進度。但是在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產業體系還不夠健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農業產業中沒有充分凸顯出主導產業,與農產品有關的其他產業以及它們之間的經濟活動并不是很頻繁,不能夠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導,而且產品在價格質量等方面的優勢都沒有充分體現出來,產業結構不清晰。其次,農業產業并沒有構建出一套完整的鏈條,產業品牌并不能在市場中擁有較高影響力,需要當前市場中的大規模企業以幫帶的形式促進農業產業企業發展。最后,產品銷售渠道也需要完善,這嚴重阻礙了農業產業在電子商務方面的發展。
農業產業的扶貧工作要想順利實施一定需要機制來為期提供保障,但是我國針對農業產品扶貧工作的保障機制并不完善,這嚴重影響了扶貧工作的有效實施與發展。而當前農業產品的保障機制問題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首先,國家政策在針對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上的支持還不夠,且地方政府給予貧困農村的資金不足;其次,針對農民的貸款和農村企業的融資比較困難,應減少繁瑣的程序增大貸款;另外,還有像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不穩定以及資源受限等問題。
農業產業的扶貧工作核心就是為了幫助農戶和農業完成農業產業的有效升級,規范農業產業結構。為此,綠色技術是實施扶貧工作的重要前提,而一些與時俱進的現代科技技術也急需創新,但是由于大部分的農民文化素質不高,能夠主動參與到扶貧項目且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助力的科技類企業數量較少。另外,農業科技創新還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資金上的不足,物資上的匱乏都影響了我國科技技術在農業上的創新。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速度飛快,各領域的科技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和變化,涌現出一大批專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助力的技術型高素質人才,但是這仍然無法滿足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所需,而且很多扶貧農村的生活環境比較差,導致大部分的技術型人才并不愿意主動前去農村開發農業技術,這也就使得我國的扶貧工作在技術型人才方面還存在很大的需求。
為了推動鄉村振興,農業產業扶貧項目是實施扶貧工作的主要路徑,但是大部分的扶貧項目都不切合實際,很難落實到農村,這也導致我國農業產業扶貧效果明顯降低。主要就是因為扶貧項目的模式化過于嚴重,且沒有結合各地的農村情況,項目缺少個性化特征,有的項目也沒有和當地的自然環境、文化等有效的結合起來,項目在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力。
為了確保我國農業產業扶貧工作能夠有效展開,首先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體系,從而讓扶貧工作能夠在農村中順利的展開,各項工作內容得以有效落實。為此,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農業產業在扶貧工作中應當定位為主導產業,當地的政府和部門則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著重發展此類產業,充分凸顯出該產業在農村扶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利用主導產業促使與之相關的配套產業一同發展,這樣才能夠提高本地農業產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其次,就是要不斷的完善農業產業鏈條,進一步引導市場中的企業加入到其中,不論企業的規模大小都可以參與進來,從而使農業產業形成一個閉合的鏈條,讓每個產業環節緊緊相接。最后,一定要構建一套完整的銷售渠道,重點開發農村的信息化建設,進一步發展農業產業與互聯網、電子商務之間的有效融合,從而拓寬我國扶貧農村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首先政府要起到帶頭作用,從各個方面入手來提高農業產業扶貧項目質量,為其工作的展開提供保障。那么當地政府與部門就要加強對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的重視,關注鄉村扶貧,政府也要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為基礎,制定出一套政策,從而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有效指導,使扶貧工作能夠有效落實。還要聯系扶貧農村當地的發展情況,為不同地區提供個性化的扶貧項目做參考,積極引導農戶們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使政策成功落實。其次,準備充足的資金,因為單純的依賴政府財政部門每年定期劃撥的資金是無法滿足產業扶貧工作的發展需要,所以,在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中,要想解決資金問題還應當不斷的拓寬渠道,例如尋求社會企業加入到扶貧項目中等。最后,利用宏觀調控的方式讓金融與市場兩者環境得以改善,促進農業產業市場發展。
政府應當鼓勵并引導社會企業積極加入到農業產業的發展中來,特別是一些農業科技創新類的企業,從而促使我國農業產業的科技技術得以創新。為此,政府則應當制定出配套的政策來吸引企業,為前來參與農業產業發展工作的企業予以優厚的條件。同時,政府也要鼓勵學校、企業等,實施產學研的高校結合,推動我國農業科技在技術層面上的創新,并為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技術支持。
專業的科技型人才是當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所需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此領域的專業性人才較為稀缺,同時由于農村環境條件簡陋對于高技術人才沒有明顯的吸引力,這也使得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遭到了嚴重的阻礙。為此,需要進一步擴大科技技術人才團隊的組建力量,可由政府來引導與市場企業一起組建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計劃,并提高人才專業要求,使人才培養計劃更為規范,將培訓內容與后期考核聯系起來,在邊培養新技術人才的同時,打造人才團隊。另外,還需要改進農村環境條件,提高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
只有為農業發展制定出適合的扶貧項目才能夠提高扶貧的工作效果,為此,政府需結合農村地區特性,有效利用當地資源,提供扶貧產業的個性化發展方案。讓扶貧項目同當地自然氣候、文化等完美的結合起來,提高扶貧產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農業產業扶貧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政府需充分發揮其在市場中的主導作用,積極組織社會企業、農戶以及各地部門聯合起來共同探究扶貧產業的發展和方向,通過完善產業體系,建立保障機制,提高技術創新,努力發展人才等方式,使農業產業的扶貧工作有效落實,進而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