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禮俊
(黔南州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中心,貴州 黔南州都勻 558000)
蔬菜種植階段,為了提高蔬菜存活率,需要使用一定量的農藥,利用農藥防治蔬菜病蟲害,達到提高量產的目的。但是由于不同類型農藥的特性、使用方式、安全隔離期等存在差異,難以將蔬菜的農藥殘留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如果使用過量農藥或者沒有進入安全隔離期就馬上進入到銷售環節,出現農藥中毒的概率自然而然的會大幅度增加,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加強蔬菜農藥殘留的監督與控制刻不容緩,經由技術人員針對不同蔬菜及農藥類型,選擇恰當的檢測技術,嚴格按照規范化流程開展檢測作業,并且做到持有優化技術方案及檢測形式,促使蔬菜農藥檢測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
通常情況,進行蔬菜農藥檢測前,要對蔬菜樣品進行前期處理,結合實際檢測需求選用恰當的檢測技術,現階段常用檢測技術包括以下方面:(1)搭配多柱多檢測器的氣相色譜檢測,其原理是在傳統的氣相色譜儀表上加配可改進的雙檢測器與雙毛細管柱,管柱的極性應對立,并配雙塔式自動進樣裝置。經過前期處理的蔬菜樣品溶液分注不同進樣口,在對立極性的管柱中流至檢測器從而完成定性或定量檢測。該技術可測殘留農藥范圍較廣,應用普遍。(2)高速液相色譜檢測,該技術可高效率完成樣品溶液沸點較高、不易揮發、熱態下活躍易分解、超大分子量以及極性差異的有機物。就當前市場所售農藥中的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或以噻唑、二硫戊環、惡唑、苯并咪唑、三唑、嘧啶、三嗪等雜環結構為主的有機殺菌劑,都可以采用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完成殘留濃度檢測;(3)高特異高靈敏度質譜檢測,實際檢測過程需要使用具有非基質干擾的色譜檢測設備,檢測樣品中的質量-電荷比,主動電離樣品成分,所產生的電離子在加速電場中以離子束形式射入質量分析器后,經電磁場的復雜作用導致離子束色散后分別聚焦,可有效確定質量。當前,這種檢測技術已經成為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物料的定性檢測,也可以完成一些未知農藥的定性檢測,其應用成效非常理想;(4)酶法檢測技術,這一檢測技術的檢測質量和效率非常優越,完全保留了生物及化學分析檢測方法的優勢,較好的控制蔬菜保存新鮮度的同時,提高檢測工作成效。其技術應用原理則是在不同條件下,生物酶與其他化合物結合,產生新物質或發生反應,從而獲得準確的農藥殘留量數據。
日常生活中,同批次采購的蔬菜由于食用者差異會表現出不同的身體反應,在農藥殘留檢測方面仍然會面臨這一問題,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不能保證其檢測精準度,甚至在取樣量、定液量等方面同樣會存在誤差,即便是同一種檢測技術其誤差范圍也會存在差異,影響其最終檢測結果,為了不斷規范和優化檢測流程及步驟,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1)正式開始檢測前,檢測人員應提前做好使用器具的清潔和消毒工作,確保達到相應的衛生要求,避免衛生問題導致錯誤的檢測結果。完成蔬菜取樣工作后,對樣品及時進行封存處理,防止樣品變質等不良問題產生,如果對前期準備工作不夠重視,或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很難保證檢測工作順利進行,還可以防止檢測結果存在差異;(2)檢測樣品取樣階段,應注重控制樣品重量,防止取樣數量不準確造成的檢測誤差或者資源浪費,保證檢測結果更加準確;(3)選擇具有典型性的檢測樣品,開展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的實質目的是為了保障人們身體健康,取樣過程中務必要堅持適量平均、多點混取的原則,通常會選擇人們常食用的蔬菜部分,以此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但是實際檢測過程,由于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或者檢測儀器精度不夠,造成不同程度的檢測誤差,對此,要盡可能的保證溶液容量相同,有效防治檢測誤差;(4)檢測流程是否規范直接影響蔬菜殘留農藥檢測的準確性,檢測人員要掌握規范化的檢測程序及其技術標準,做好儀器維護工作,確保所有儀器處于正常指標范圍內,并且嚴格落實正確的檢測規范,杜絕錯誤操作行為產生,保證檢測結果足夠準確。
蔬菜殘留農藥檢測技術的應用效果主要通過抑制率斷定蔬菜質量是否達到標準,酶法檢測技術作為常用的檢測技術,具有檢測速度快、操作簡便的優點,但是檢測過程經常會遇到抑制率過小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產生原因和處理方法總結如下:(1)酶反應前已經失去活性,酶屬于一種生物催化劑,與其它類型的催化劑相比,容易失去活性,這也是酶催化劑最脆弱的地方,如果酶失去活性直接影響檢測結果。因此,要確保酶處于良好的環境條件下,嚴格控制反應壓力、溫度等,同時檢測人員應高度重視培養箱的溫度控制,通常以37.6-38.4攝氏度為最佳,試液PH值設定為8;(2)合理控制抑制時間,由于酶自身特性,易失去活性,檢測過程要保持常壓、常溫,使酶與底物充分反應,并且嚴格控制抑制時間,避免酶與底物反應不徹底的問題產生;(3)檢測結果呈“假陽性”,一些蔬菜殘留農藥檢測后,檢測結果呈陽性,但是人們食用后仍出現了中毒事件,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假陽性”,為了有效防止這一問題,檢測人員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第一,蔬菜檢測前不得進行清洗,如果蔬菜農藥被稀釋,檢測結果必然會不準確,無法真實反映出農藥殘留情況;第二,蔬菜正常生長過程會進行光合作用,葉綠素對檢測結果有著較大的干擾性,如果是檢測葉綠素含量多的蔬菜殘留農藥時,必須嚴格控制檢測時間,同時要進行浸提處理,防止葉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和干擾。此外,檢測階段還會遇到其它方面的影響因素,所以有必要進行多次檢測,最后選取多次檢測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通過以上這些做法使檢測結果更加合理。
抑制率過大的成因主要是檢測人員的錯誤操作導致,對此,檢測人員要在熟練掌握檢測原理技術流程的基礎上進行檢測作業,最好將時間控制在理想范圍內,避免隨意更改樣品培養時間,以獲得較好的抑制效果。反之,如果檢測人員的執行力差,不能按照規范化流程開展檢測,致使檢測結果不準確,或者誘發更多檢測問題。
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的技術含量較高,檢測人員務必要秉承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具有過硬的專業操作技能,因此,應加強對檢測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斷擴充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確保所有檢測人員掌握不同檢測技術的適用范圍、檢測流程及操作方法,定期進行檢測儀器養護,嚴格落實檢測規程,將檢測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整個檢測過程,檢測人員的專業性突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精確控制各種提取或添加成分量,還要規范操作流程,才能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
(1)檢測階段必須全部使用蒸餾水;(2)電子天平堅持清查水平儀的水泡位置,稱量盤與物品間要放襯墊;(3)不得將蔬菜可食用部分進行沖水處理,可使用毛巾將蔬菜上的泥土清理干凈,然后切碎稱量,保證取樣重量的準確性;(4)精準控制儀器檢測操作時間,確保留有足夠量度的空白值;(5)重點關注檢測過程的環境溫度、濕度等,保證酶反應更加徹底,達到理想狀態。
綜上所述,蔬菜農藥殘留檢測是保證蔬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如果想要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應加強對檢測技術研究,深層次分析不同檢測技術的應用原理及適宜條件,結合不同蔬菜農藥殘留的檢測需求選用恰當的技術方法,同時掌握檢測過程的常見問題,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將檢測結果精度的影響因素控制在萌芽期,嚴格按照規范化流程開展檢測工作,以獲得良好的檢測結果。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檢測技術各方面要求不斷提高,檢測人員應局勢俱進,不斷優化技術形式、優化檢測流程,促使檢測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保證蔬菜安全系數更高,讓人們群眾吃上健康的食材,推動社會經濟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