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敏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自然資源局,貴州 遵義 563100)
對有害生物的定義一般是會對林業資源進行破壞的蟲類,這種蟲類偏好于破壞較為年幼的植物,包括植被和樹木等。導致我國林業有害生物存在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變化多端的氣候、逐漸減少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對殺蟲劑的濫用都是誘發有害生物出現的原因,除此之外,對林業資源的過度采伐,導致林業生態系統遭到大范圍破壞,進而導致對有害生物的自我防御能力降低,越來越容易遭到有害生物的侵害,而在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殺蟲劑,不但沒有起到有效防治有害生物的作用,反而減少了有害生物天敵的數量,因此有害生物的繁衍更加不受控制,林業生態環境進而遭到更嚴重的破壞,形成了負面循環。
林業資源遭到破壞后,不僅對林業生態環境產生了影響,對整個生態環境系統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隨之加重,霧霾出現的次數增多,對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巨大影響。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產生巨大影響的害蟲主要是松毛蟲、松材線蟲、松干蚧、白蛾、楊樹蛀干害蟲等,除了以上在我國較為常見的害蟲之外,新蒲新區還有加拿大一枝黃花、紫莖澤蘭等有害生物,對當地森林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進而破壞了該地區的氣候條件和整體的生態環境。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國對傳統的發展理念開始進行轉變,調整我國目前的首要發展目標首先是保證生態環境受到良好保護,尤其是加大對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而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加大力度,首先要對其發展情況進行全面了解,以此作為優化林業生態環境的依據,讓林業生態環境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從而實現整體生態環境的優化升級。就目前來說,林業在生物防治工作方面仍有較大短板。
從我國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以來,對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以此來防止和治理有害生物對林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但由于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林業資源中的物種豐富多樣,因此沒有辦法通過一種單一的防治手段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例如在有些地區,對農田或森林進行農藥的大面積噴灑,短期之內,對有害生物防治可以起到作用,但是這個手段對整體植被和土壤的傷害性極大,長久以往,對有害生物的防治反而會起到阻礙作用。針對以上兩點,目前新蒲新區在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方面采取了與傳統手段不同的方式,已經頗有成效。
自從2009年,遵義市設立了新蒲新區以來,該區森林覆蓋率在去年年底已達到60%,全區現發生多種有害生物,其中成災害的有加拿大一枝黃花、日本松干蚧,潛在危險有害生物有松材線蟲病。
新浦新區在市林業局的工作安排指導下,對不同季節,不同區域發生的有害生物,進行不同的防治方案編制,以此來避免有害生物對林業的破壞。下面就以新蒲新區目前對松材線蟲、日本松干蚧、加拿大一枝黃花的防治進行研究和分析。
該病主要存在于新蒲新區周邊地區,在本區內沒有發現該有害生物危害,從全區松林木畝方面出發,對該害進行提前預防,使我區林木不受其危害,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以市林業局工作安排為指導準則,并以次為編制防治方案的基準,進行監測和預防工作,在轄區各鎮設置樣本地,并進行線路勘察,在高位風險區設置固定樣本地,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期間,以掛設誘捕器方式來對天牛進行誘捕后,對其進行病檢排查;并對已經因病死亡的松樹,進行取樣和焚燒處理。
(2)加強對外來物品的檢測和排查,對外來物品中的可疑帶松材料進行隔離、取樣、處理。
(3)對本區的木材加工廠進行定時檢查,防止疫區松木材的進入,并在本區進行加工、使用。
這個病毒是從周邊地區傳入新蒲新區的,因其只對馬尾松有危害性,因此災害情況較少發生,對其一般采用異色瓢蟲生物防治的手段進行處理。因該蟲害發生地點位于我區新舟機場下降落地區域,因此傳統的通過無人機噴灑農藥的手段不適合在該區域使用,目前主要通過天敵防治這一手段進行防治,而通過對防治結果的檢測,該手段效果良好;
因2016年,我區對高速公路綠化帶進行苗木調整時,該苗木中帶有該物種,因此在我區目前的城市綠化帶、景觀區域中存在該害。在目前的除治方案中,主要對染病植株進行人工處理和無害化焚燒的方式,同時,對植株根部進行草甘膦化學藥物的噴灑,以此來減少該物的傳播,但因該物傳播速度較快,依附性強,因此在目前的防治工作中,造成較大困難
目前我國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林業局開展,以新蒲新區為例,在進行有害生物防治過程中,因為缺少專門的管理機構,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1)缺少防治專業人員,在識別和處置病蟲的過程中,沒有辦法對新病進行有效防治,也無法對有害生物進行正確識別和發現(2)科普經費和相關調查經費緊缺;(3)缺少專門的辦公場所和設備,無法正常開展防治工作;(4)轄區面積較大,無法進行全面排查,造成遺漏;(5)未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檔案的健全,以及缺乏對全區病蟲害種類的統計、分類,無法對病害防治進行科學指導。
現階段,有害生物對我國林業生態系統的破壞較大,林業資源因此不斷減少,對林業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生存造成影響。因此,在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有效防治的同時,應該對林業生態系統的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在不同的林業生態系統中種植不同類型的植被,以此來豐富林業資源,從而創造健康的生存空間提供給林業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來增加林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森林和植被的光合作用,是地球生態環境系統碳氧平衡的關鍵性因素,如果林業生態系統沒有得到保護,遭到破壞,就會產生溫室效應,發生嚴重的水土流失、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對林業生態環境進行有害生物防治,避免林業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是保證林業生態系統發揮環境效益的前提。
目前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階段中,對林業生態系統的建設不斷加大投入,并對耕種方式進行創新,采取退耕還林的方式,將不適合耕種的土地運用于林業發展中,在原本的耕地上進行果樹種植,以此形成經濟林,通過像其他地區銷售果實的方式,以此擴寬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途經,并豐富了當地的林業生態系統,讓其更加多樣化。在進行果樹種植的過程中,應該提前對果樹進行有害生物防治,根據不同果樹的特點,采取不同的防治手段,以此保證農民能夠長久地從該種耕種方式中獲得經濟效益。
通過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林業生態系統的關系和現狀分析,在對林業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對有害生物侵害林業生態環境系統的具體成因、過程等進行分析,根據當前林業生態系統的實際現狀,運用科學的防治手段,對有害生物進行有效防治。除此之外,應該對林業生態系統中的植被、樹木進行種類豐富,以此來構造同時滿足多樣性和穩定性的林業生態環境,并對林業生態環境的抵抗力進行增強,從根本上對有害生物的入侵進行預防,防治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