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元,王燕芳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鉆鋌是鉆柱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具有向鉆頭提供壓力及提高鉆柱剛性的作用[1]。石油鉆鋌在使用過程中承受彎曲、扭轉、內壓和振動等載荷作用。某型號材料為P550鉆鋌井上泥漿環境中工作時長152小時,內壁及端面出現缺口。通過對失效鉆鋌進行化學成分分析、金相組織分析、宏觀和微觀分析、力學性能測試,確定了鉆鋌的失效性質, 并提出了預防措施。
對故障件進行外觀檢查,鉆鋌端部為螺紋連接,螺紋牙及鉆鋌外壁未發現缺陷,缺陷集中于鉆鋌一端的端部及內壁,另一端端部無缺陷,大多缺陷呈現點狀分布,內壁有個別沿著鉆鋌縱向分布的缺陷。

圖1 故障件局部缺陷形貌
從鉆鋌端部取樣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紅外碳硫分析儀進行化學成分檢測,結果見表1。符合P550不銹鋼化學成分要求。

表1 化學成分分析結果(%)
對故障件鉆鋌取樣進行布氏硬度檢測,結果見表2,符合P550材質硬度要求。

表2 布氏硬度測試結果
切取樣品表面異常區域,超聲波清洗放入掃描電鏡下對其表面形貌進行觀察。鉆鋌端部缺陷棱角分明,無腐蝕現象,形貌如圖2。

圖2 端部缺陷形貌
對內壁一處較嚴重缺陷進行微觀形貌觀察及能譜檢測,靠近端面缺陷起始較深區域可見腐蝕坑,能譜檢測缺陷中含有氧化成分[2],形貌及能譜見圖3。缺陷中部區域可見腐蝕坑,腐蝕坑內有氧化硅,為缺陷中沙粒殘留,形貌及能譜見圖4。缺陷末端較平緩,可見磨損痕跡,能譜檢測未見腐蝕產物,形貌及能譜見圖5。

圖3 內壁缺陷起始區域形貌及能譜

圖4 內壁缺陷中段區域形貌及能譜

圖5 內壁缺陷末端區域形貌及能譜
將故障件切下的部分的進行微觀組織檢查。未見嚴重的非金屬夾雜,微觀組織均勻,晶粒度評定為7級。

圖6 非金屬夾雜及顯微組織
該鉆鋌材料成分符合要求,組織正常,硬度符合產品設計要求。微觀形貌及能譜檢測結果表明產品缺陷產生來源于端部,缺陷周圍無明顯塑性變形,可見磨損痕跡。缺陷較深處可見腐蝕形貌及產物,由于其表面缺陷深,鉆鋌使用過程中泥漿在缺陷內部堆積產生腐蝕現象。
(1)該鉆鋌表面缺陷為外力撞擊所致。
(2)鉆鋌要求硬度301BHN~425BHN,實測342BHN,在要求范圍的中下限,如果需要在目前此類環境中使用,建議可選用在中上限硬度的鉆鋌,提高其抗撞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