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玲

法學生起訴蘋果
因蘋果新產品不再贈送電源適配器,2021年,來自北京化工大學、東華大學的學生組隊起訴蘋果公司,請求判令蘋果公司交付手機充電器,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100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此案于2021年9月一審開庭。法庭上,原被告雙方進行了舉證質證環節,隨后進入補充證據和書面材料階段。
《上海法治報》報道,此案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在線庭審現場適用普通程序審理,庭審時間持續了兩個小時。現場,蘋果公司代理人認為,在iPhone 12 pro Max的包裝盒上,明確了iPhone12 pro Max的完整包裝內容,即不包含充電器,裝有usb-c轉閃電連接線。因此,雙方的買賣合同并不包含充電器。
“蘋果對電源設計的提示缺乏顯著性。”起訴蘋果的學生代表對比了蘋果手機包裝盒上針對電源設計的說明和產品廣告,表示文字樣式大小對比很明顯。
隨后,蘋果公司代理人拿出工信部關于引導消費者、銷售企業、生產企業觀念改變,促使手機與充電器分離銷售的提案。學生代表指出,這一提案本身是“關于統一手機與充電器之間連接插頭與端口的提案”。在手機與充電器之間連接插頭與端口未能實現廣泛統一的前提下,難以實現手機和充電器分離銷售。
同時,庭審現場蘋果公司代理人反復提及“環保”。對此,學生代表認為,蘋果公司在iphone12的銷售界面下方宣傳MagSafe無線充電器,而無線充電是轉換效率最低的充電方式。蘋果公司大力宣傳無線充電,是把無線充電的實用性價值擺在環保價值之前;而不再附隨電源適配器,卻是把充電器的實用價值擺在環保價值之后。“蘋果公司僅是借著環保噱頭來銷售其新產品MagSafe。”
從2020年起,蘋果手機取消配備充電器。公司以“環保”和“大家已有現成配件”為由,取消iPhone12系列隨附的充電器和耳機,同時取消新出廠iPhone11系列附送的充電器和耳機。
“蘋果公司存在嚴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大多數消費者甚至蘋果的員工都對此感到不解與憤懣。但大部分人都成為了沉默的大多數。”對此,起訴蘋果的學生代表稱。
“買方便面沒調料”
“第一感覺是,干得漂亮!”一位iPhone 12手機用戶說,當初聽到買手機不配充電器,感到非常不可理喻。“我買手機,居然還要再花幾百買充電器!”
與這位用戶心情相同,社交平臺的評論顯示,很多網友對買手機不配充電器的行為積怨已深。有網友打了一個比方:“買手機沒充電器,就跟買方便面沒調料一樣,沒聽說要特地買調料的。”
事實上,這不是蘋果第一次因為充電器被起訴。據企查查信息,就新手機配件不含充電器的情況,中國西安消費者楊先生也曾向蘋果公司提出了實質性的質疑,將蘋果公司告上法庭。
楊先生提出幾大訴求:依法判令被告(蘋果公司)將USB-C轉閃電連接線無償更換為USB-A轉閃電連接線;依法判令被告蘋果公司提供與USB-A轉閃電連接線相配套的充電適配器。
但此案并未看到下文。案件于2021年1月開庭,蘋果公司并未及時到庭,也無任何回應。
巴西一名消費者曾因買手機不帶充電器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巴西當地法院判決,要求蘋果公司在10天內,將一個免費的充電器送到原告手上,否則,蘋果公司將需要支付每天200雷亞爾,約合人民幣242元的罰款。
與中國不同,巴西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充電器被視為使用手機的必要配件。2021年3月,因在巴西出售的iPhone 12未配套提供充電器,巴西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機構對蘋果公司進行了1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36萬元的罰款。
在法國,當地法律要求所有智能手機都必須包含一個“免提套件”(耳機)。因此,蘋果銷往法國市場的iPhone12和iPhone13,專門附帶了一個EarPods有線耳機。
用訴訟發出聲音
在iPhone12系列上市之前,市面上的主流手機廠商均配備充電器。蘋果手機取消配備充電器后,國內不少手機生產商家開始效仿“買手機不送充電器”的做法。
有媒體就此調查多家知名手機品牌官方旗艦店,一家品牌店客服稱,店鋪中“官方標配”版本手機,無充電器和數據線,“套餐一”有充電器和數據線,“官方標配”比“套餐一”價格低200元。另一家品牌客服回復:“響應環保,將不提供充電器和數據線”,客服建議可選擇套餐購買。其提供的套餐顯示,有無充電器價錢相同。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律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眾所周知,沒有充電器,手機將無法正常使用,充電器理所應當屬于手機標配;在法律上,手機可視為買賣合同中的主物,充電器屬于從物,而且蘋果手機只能適配蘋果充電器。“因此,即便蘋果公司在格式條款中告知了消費者不提供充電器,也涉嫌違反了合同義務。”
表面看,蘋果新產品不再贈送充電器,不過是一家外企產品銷售的模式問題。但實際上卻是一個關系數以千萬計消費者權益的大問題。一個充電器不值幾個錢,但削減的既是公司的成本,也是消費者的方便。普通消費者是否可以告贏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無論訴訟結果輸贏,對蘋果公司在內的相關廠商,都是一個提醒。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權益。張新年表示,此前所有商家,包括蘋果公司在消費者購買手機時都配送充電器,已經形成市場交易慣例,蘋果公司應當遵守。消費者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尋求司法救助,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這場訴訟有公益價值,同學們其實也是在為其他蘋果消費者維權。”張新年說,這場訴訟一旦勝訴,其他消費者所面臨的同樣問題,蘋果公司也應當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