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厚積淀,新時代蓬勃昂揚的精神之力,都體現在文藝之美里。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物質扶助誠然重要,但精神潤澤也不可忽視。關心下一代工作者們,用心傳承、用情創作,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充滿“美”的成長環境。

鄭克旺
天津市寶坻區周良街道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鄭克旺2004 年退休后主動加入關心下一代隊伍。多年來,他一直任周良中學書法輔導員,每周都到學校做書法指導。他還經常到鄉村少年宮給孩子們義務輔導書法;利用假期,指導中小學生學習書法。在他指導下,多名學生在各級各類書法大賽中獲獎。

齊志才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關工委主任齊志才是昌邑區關工委主任,也是區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他在全區推進“五彩課堂”品牌:“紅色課堂”講德育,“橙色課堂”講法治安全,“藍色課堂”重心理健康,“金色課堂”做素質教育,“綠色課堂”講網絡知識。他親自上陣,在“金色課堂”中用書法藝術引導孩子們領悟傳統文化、提升審美水平。

章小蕓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關工委綜合科副科長章小蕓設計了一系列富于文化氣息、受青少年喜愛的活動。她組織開展“弘揚紅船精神,爭做時代好少年”主題征文、演講比賽,舉辦“大手牽小手”“紅船向未來”百米畫卷比賽,開展“張揚紅船精神,爭做時代好少年”語句征集等活動。讓青少年在美的熏陶中接受教育。

馬少山
安徽省阜陽市潁上教育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作為潁上縣關工委家教組長,馬少山創作了大量歌曲和說唱類家教文藝作品,積極推動“家教文藝進校園”活動。他親自撰寫相關腳本,組織相關人員攝制,歷時5 個月,完成拍攝專題片《家教二十分》。他以縣實驗小學為試點,開展家風家訓主題歌曲進音樂課堂等活動,受到學生歡迎。

董曙光
山東省濱州市關工委“五老藝術團”團長董曙光退休后,申請組建“濱州市關工委五老藝術團”。藝術團旗下“關愛樂團”“關愛合唱團”“關愛京劇團”“關愛舞蹈團”“關愛青少年合唱培訓中心”都是濱州市群眾文藝戰線的知名團體。在全市“傳承紅色基因”巡演中,他帶領五老藝術團走進濱州17 所高職、中職院校,為萬余名師生獻上“紅色大餐”。

黃美榮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金蘭鎮關工委主任黃美榮2012 年任衡陽縣金蘭鎮關工委主任。他創立“金蘭吟草”詩社,入社五老136 人、青少年學生219 人,出版詩集22 期、詩詞8600 余首,發行12000 本;投入70 萬元在金蘭中學建設詩詞碑墻,建地面積2830 m。金蘭鎮榮獲衡陽市首個“中華詩詞之鄉”稱號。

黃小平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關工委主任2012 年任和平縣關工委主任至今,黃小平堅持辦好民樂、太極拳、書法進校園活動示范點。他組織的和平縣太極拳協會帶動全縣600 多人參加太極健身運動。他組織的“和聲樂團”多次到社區、鄉村表演傳統文藝節目,寓教于樂,豐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

謝發琴
重慶市城口縣關工委主任在“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活動中,謝發琴帶領城口縣五老宣傳隊自編自演紅色情景劇《紅色之戀》,在城口縣實驗小學進行節目會演,獲得廣大觀眾的好評。依靠8支五老隊伍,以紅色情景劇為帶入點,提高宣傳、教育的入腦度、入心度。

許敏
云南省大理州彌渡縣新街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許敏2012 年1 月起擔任彌渡縣新街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他發揮自己多才多藝、熟悉花燈歌舞的特長,組織開展優秀文化進校園活動,親自為全鎮中小學校編寫花燈劇目,深受廣大師生、群眾的喜愛,被大家譽為 “多才多藝的好干部”。

石志光
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關工委委員石志光自己掏錢租電影片、買電影放映機等設備,免費為部隊官兵、少年兒童和各族群眾放映電影。40 多年來,他先后更換購買了7 套電影機,走遍了全省107 個市、區、縣和駐陜20 多個部隊以及蓮湖區的76 所中小學校、131 個社區。行程10 萬多公里,近百萬人看過他放映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