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棠
(鶴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廣東 鶴山529700)
近幾年,由于絲瓜具有一定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所以大部分地區都有絲瓜栽培地,甚至逐漸成為各地區主要栽培的作物之一。但我國各地區的溫差較大,絲瓜在生產過程對于溫度有著明確要求,為了切實增加絲瓜栽培產量與質量,各地區開始利用日光溫室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因此,本文圍繞日光溫室絲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展開以下研究。
珠三角處于我國廣東地區的中南部位,其中涵蓋珠海、廣州以及深圳等九大城市,占地面積約為55369km2,在我國諸多地區中屬于較為關鍵的經濟發展區,能夠有效推動國家整體的發展與改革。珠三角屬于珠江、綏江以及譚江等河流,在流通過程中利用攜帶泥沙形成的三角洲,其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地區屬于丘陵地形,整體地形為:三面環山,一側臨海。由于珠三角處于亞熱帶地區,整體氣候為亞熱帶季風,平均溫度約為22℃,降雨條件和光照條件十分良好,其中平均降雨量可達2000mm,平均光照時間約為2000h。
在珠三角地區栽培日光溫室絲瓜時,大多都是薄膜溫室大棚,其中廣東、廣西以及海南等地區,無論在栽培種植上,還是在日常食用上,都會優先選用廣東絲瓜,這種絲瓜具有十分突顯的棱角,屬于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優選這種絲瓜的主要原因為:珠三角地區冬種大棚絲瓜在秋冬交替季節播種,這種絲瓜完全能夠滿足珠三角地區對于絲瓜栽培的需求,因此,在挑選日光溫室絲瓜栽培種子時,優選品種為廣東絲瓜。
播種前,絲瓜種子應分別采用天然湯石化學物質肥料殺菌浸泡消毒,在通過耐中度高溫天然湯石礦泉水殺菌浸泡兩種種子消毒處理技術,進行天然絲瓜肥和種子消毒雜質殺菌篩選,最后進行種子消毒肥料殺菌脫水處理。常見的天然消毒化學物質例如殺菌劑和消毒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檀香水和木醋液、石灰水等。播種前一天將所有好的種子,全部用天然檀香木醋液300倍液再次加水浸泡4h,或者用天然石灰水200倍液再次加水浸泡2h。
秸稈作物大棚清除上根下茬大棚秸稈及農作物后,每0.067hm2均勻的分在地膜上撒施適量鮮草和化肥雞糞1000~2000kg、作物大棚清除下茬秸稈2500~3000kg,深一層翻土粉刷清除泥土及基層25~40cm,整平做畦;每次徹底澆水后可使秸稈作物大棚土壤相對濕度明顯提高至可達85%~100%;再用一層地膜覆蓋,封閉作物工作臺大棚的地膜25~30d。不宜直接投入利用各種高溫太陽能電池材料,進行高溫定植或在高溫下的棚室以及悶棚的土壤處理,因種植茬的沒有開口,定植前、后期,農戶應立即準備進行定植高溫下的棚室土壤處理化肥消毒,優先綜合考慮選用各種混合肥料進行高溫消毒。
絲瓜幼苗喜較高熱的溫度,低溫下絲瓜幼苗茁壯生長慢。一般春播的絲瓜可以采用鹽水浸泡播種方法催芽后進行直播,也可以通過播種直接移植。播種前,一般要對萌發的種子澆水,用適量的水浸泡播種8~10小時后,取出幼苗晾干。種子一般用一層紗布緊緊裹住,放在溫暖通風的地方,大部分種子已經發芽幾天后就可以開始播種。平均畝產200~500克。每個月按下一粒種子3~4粒,播種后用土壤覆蓋1.5cm,并及時浸濕足部溫水,3~4天后即可發芽。早春育苗采用各種塑料薄膜層層覆蓋育苗防寒保溫,用各種營養飲料杯保溫育苗,可有效提高植株出苗率,育苗期間要特別注意及時控制空氣濕度,預防育苗猝倒病的頻繁發生。夏季絲瓜移植正值夏季高溫、風少雨的生長季節,植株不易茁壯成長。多種育苗方法的移栽,可有效防止幼苗白白生長。
日光溫室中的絲瓜處于生長前期時對水的需求較大,但由于珠三角地區冬季較為寒冷,當絲瓜需要充足水分時如果水溫過低,就會不利于絲瓜生長,因此,最好將澆水時間控制為正午,以此保證日光溫室中絲瓜的整體溫度。在花期和果期,需要結合本地天氣展開溫度管理,為了保證絲瓜得到充足水分,最好在澆水之前實時注意溫度,夏秋絲瓜,因溫度高,耗水多,秧苗應勤淋濕,早晚陽光明媚1次。在花期和生育期,可以通過各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保證日光溫室中的土壤處于濕潤狀態,但決不可出現積水現象,因此,需要將水位控制在溝渠面之下。當溝渠中的表層土壤完全濕潤以后,需要及時對其展開干燥處理,盡可能將日光溫室的內部溫度控制在適宜范圍。
在結出果實前,可以在日光溫室中將畜牧糞便或氮肥作為主要肥料,但需注意在施肥環節必須配合灌溉操作,最好結合澆水進行一至兩次。待絲瓜處于結果期時,就代表其已經步入生長旺盛階段,這時絲瓜對于肥料的需求最大,因此,最好每隔半個月進行一次施肥加膠水,平均每600平方米施加15千克的尿素。
3.1.1 綿腐病防控
幼苗感染可在子葉萎蔫前引起突厥。該病主要發生在坐果期,開始表現為水斑,擴張后變為黃色或棕色的水斑,在健康部位表現明顯。多云多雨的季節,水分潴留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可分為:一是播種期要注意播種,防止種苗猝倒;第二,種植時,最好使用了高溫室栽培,鋪設一層覆蓋物,放棄或澆注排水、框架應該更高的高度,以避免幼苗瓜與土壤接觸地面,在日光溫室中種植栽培應注意窗戶通風,同時減少保溫和濕度;三是及早起病使用噴霧劑進行預防控制,同時進行藥物防疫。
3.1.2 霜霉病防控
病點葉片病斑處積極逐漸出現不規則的綠色病斑逐漸褪色,并逐步擴展到一個多邊形布朗葉斑病病,濕度大,發現斑點表面逐漸成長紫色或紅色黑色的霉層,后來發現疾病點連接到的葉大,葉片病斑逐漸消失,干燥,絲瓜葉霜霉病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暴雨直接從絲瓜葉附近的土壤中傳播。當連續多日下雨或空氣濕度較高時,情況尤其嚴重。
防治方法可分為:一是增加磷肥、鉀肥的施用量;要及時把低處的枯葉和病葉摘去,帶出田地燒掉。二是發病初期,可噴72%杜邦Clue、58%利多米以及75%百菌清,大棚栽培可選用45%百菌清排煙劑,排煙時封閉大棚,排煙1晚,或噴灑5%百菌清粉塵劑,避免大棚內濕度增加。
3.2.1 潛蠅防控
長江流域及其南部更常見。成蟲和幼蟲都是有害的。成蟲叮咬葉汁并在葉汁中產卵。蟲卵孵化后,幼蟲潛入葉片中吃葉肉,形成彎曲的白蟲路徑,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嚴重時,可導致大量落葉、開花、植物過早衰老。八月到十月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月份。
防治方法可分為:一是對土壤下的土地進行清潔,及時清除當地的雜草及散落在枯枝上的雜草和樹葉,并將其放置在當地的土地外,清除并焚燒;二是深耕淺耕或深耕地上及時對當地農田土壤進行輪作以殺死麥蟲蛹;第三,當田間局部雜草和葉子零星掉落及受害者根葉時,應及時清除葉子并集中處理。無論如何,有必要避免把它們扔掉。
3.2.2 瓜蚜防控
瓜蚜可分為有翅蚜蟲和無翅蚜蟲,有翅蚜蟲的出現是其遷移和擴散的標志。幼蟲與成蟲喜歡生存在葉面背部、根莖以及樹梢部位,造成葉片萎縮,生長點死亡,嚴重時,尤其在甜瓜苗期,植株整株死亡,生長葉枯萎死亡,提前脫落。
防治方法可分為下:在蚜蟲遷移高峰期用黃板油誘捕蚜蟲;施用50%蚜蟲霧、90%蚜蟲3000倍液、1%蚜蟲500倍液、2.5%蚜蟲1500倍液、21%綠色殺蟲劑1500倍液或吡蟲啉防治。
綜上所述,在日光溫室絲瓜高產高效栽培過程中,挑選種子、處理種子、定植準備以及播種育苗,都屬于關鍵環節,如果無法保證以上環節的準確無誤,就會限制日光溫室絲瓜的生長趨勢。在完成栽培后需要著重注意溫度與肥水方面的管理,這都屬于日光溫室絲瓜生長的主要影響因素。此外,為了確保最終產量達到預計效果,最好針對日光溫室絲瓜生長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病蟲害予以高度關注,并采取以上對策予以徹底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