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俊
(貴州省雷山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黔東南557100)
畜牧業的穩定發展推動了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在為消費者提供畜牧產品的同時,畜牧行業所提出的用人要求、建設要求進一步為市場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由此,保障畜牧行業的穩定發展,對于我國的經濟建設活動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做好動物防疫,在根源上解決防疫難題,才能使畜牧業平穩健康的發展。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的畜牧業整體發展趨勢良好,畜牧牲畜數量增長穩定,未來畜牧業的整體發展一片大好。但在醫療活動進入到畜牧管理工作當中之后,現行的醫療防疫手段并不能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幫助,動物防疫活動還存在以下缺弊問題。
第一,缺乏防疫經驗,現有的動物防疫活動一般針對農村及大規模養殖的畜群開展,以牛群的防疫工作為例,在對牛進行防疫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口蹄疫、焦蟲病等疫病開展防治工作,但口蹄疫屬于惡性傳染病,焦蟲病屬于生物傳染病,二者的防治方式截然不同。
第二,檢測設備落后。在對發病畜群進行取樣檢驗的過程中,部分地區還遵循著取血、取尿、化驗的老三樣,局限于常規動物疫情的檢驗之中。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一些隱性疫病很難通過傳統的檢驗手段檢測出來,為動物疫情的大范圍擴散埋下了伏筆。
第三,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動物防疫工作專業要求較高,工作條件艱苦,人才培養周期較長,加之沒有建立完善的人才錄用、培養制度,人才調用活動中的“青黃不接”問題更加明顯。在內外因素的共同限制下,動物防疫工作很難取得有效的進展。
第四,病毒免疫力強。因為基層防疫工作開展方面,對于新藥品相關的抗生素不恰當的使用,導致很多疾病病毒對藥品出現了抗藥性,也使這些疾病病毒的免疫力變的強化,甚至有些病毒還因此衍生出新的病毒,給基層防疫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基層防疫工作變得更加艱難,不僅要做好已有疫病的及時消除管理,同時還要注意對于一些新的疫情病毒進行有效的防御。
信息匱乏是導致畜牧獸醫無法及時開展動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原因。在開展防疫工作的過程中,畜牧獸醫只能針對自己所了解的常見畜群落實防疫管理、疫病治療工作,一旦出現大范圍、癥狀復雜的疫病問題,有限的防疫經驗很難幫助畜牧獸醫對相關疫病進行處理。
傳統的防疫工作以地區、單位為核心開展,強調畜牧醫療服務單位與養殖戶、養殖公司的一對一對接,這就造成了防疫信息流動不及時、防疫經驗落后等問題。有關動物防疫單位可嘗試建立相應的線上防疫信息庫,在信息庫中,按照疫病、畜群種類兩大標準記錄防疫信息,掌握其防治方法。
以牛群的防疫注射為例,缺乏經驗的獸醫認為牛防疫注射可在任何時段開展,從而導致牛防疫注射工作的無效化,但結合現實的防疫工作來看,牛在剛出生與哺乳階段并不需要防疫,因為其已經從母源中獲得了抗體;注射用藥劑必須搖勻使用,對于出現大范圍疫病流行的地區,可適當增加藥量。對于孕畜不能注射弱毒活菌疫苗,否則會導致流產,只能注射滅活疫苗。將細瑣的防疫經驗記錄下來,在信息庫中加以展示,能夠為后續防疫工作的開展提供經驗。
檢測難,檢測周期長,這是動物防疫工作中最令獸醫頭疼的問題。對于已經采取的病毒樣本,其需要保存之后移交給上級檢測單位,由檢測單位進行檢測之后下發檢測結果,獸醫才能給出相應的防疫計劃。在這種情況下,防疫的時間、資源被嚴重消耗:對于單個牲畜的疫病問題,過長的檢測時間可能會導致動物疫病的擴散,對于大型畜群的群體疫病,可能會引發動物的大范圍死亡。
地方動物疫情防控單位必須與政府職能單位建立聯系,要求其下撥專用款項,置辦血液檢驗、唾液檢驗、體液檢驗等疫情病毒檢驗設備,完善動物防疫工作檢驗機制。
對于炭疽、黑死病等感染率、死亡率較高的疫病,在露天環境下解剖取樣只能增加動物的感染風險。當牲畜出現不明原因的死亡問題時,應采取血液制作局部解剖脾臟觸片,進行顯微鏡檢查。實驗室中應配備病毒結構對比圖、消毒設備、病毒滅活保存冷柜等設備,保障實驗的科學、安全,在硬件上消除檢疫水平不達標的問題。
人才是執行動物防疫任務的第一單位,加強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與防疫水平,才能使防疫工作取得根源上的提升。動物防疫與獸醫管理單位必須建立嚴格的人才培訓機制,從人才的征調、培養及應用入手,大力開發動物防疫人才,解決人力資源上存在的缺弊問題。
有關單位可嘗試對外打開用人渠道,征調有經驗、有能力的相關人才參與動物防疫工作,借由人才引進先進方法與科學思想,在團隊內部形成良好的帶動效應,促使全員向高點看齊。
動物防疫單位可在內部開展競賽指導活動,圍繞防疫消毒設備的開發與應用、疫病防治知識的宣傳等工作向有關人才布置任務,增強其行動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帶領相關人才開展培訓活動,制定疫情防治政策,建立相應的賞罰制度,對于取得高級職稱與研究成果的高等人才,應優先考慮提干。讓動物防疫成為競爭力的來源,在根源上解決動物防疫中的矛盾問題。
有效開展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各項技術,才能保證動物防疫工作的作用。目前,我國的防疫技術還不完善,國家及人民對防疫技術的重視度不足,導致動物防疫的工作沒有顯著的效果。
因此,要充分重視動物防疫技術,提高相關技術人員的能力,并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先進合理的防疫技術是防疫工作開展的基礎和保證,必須要對防疫技術有足夠的重視,同時鼓勵和支持基層防疫技術的研發,推進防疫工作的環境及設備改善,并且要將引進的先進技術在有效試驗后,及時推廣給基層防疫人員,有效提升整體防疫工作的質量。防疫技術人員還要對防疫技術進行研究,以提升動物的存活率,減少動物疫情。
結合現實經驗來看,動物防疫工作不僅面臨著資源上、設備上的應用問題,人力資源的開發、防疫計劃的執行也阻礙著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需要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扶持和養殖人員共同配合、積極合作,提高對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視度,才能保證動物的繁殖率。畜牧曾醫動物防疫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從基礎做起,動物防疫單位必須做好設備、人才與制度的引進工作,加強管理,吸引人才,積累經驗,在源頭上克服困難,為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