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友
(云和縣人民政府政府浮云街道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浙江 云和 323600)
建立農機使用檔案,是降低農機安全事故等問題發生的重要內容,具體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當前農村,農業種植戶數目也在逐漸的增多,而要想提高農業種植效率和質量,必須借助專業的機械設備來輔助作業,但是會因操作不當而引發安全事故等問題,這將直接危害的農業種植戶人員生命安全,所以我們要引導農機使用者通過建立農機使用檔案,確保農民正確的使用機械設備。第二,保存好所購機械設備具備三包服務卡以及相應的說明書,并熟讀使用說明書,知曉日常維修與保養要求,對于機械設備磨損情況也要做好記錄,進而降低農機事故產生的概率,為農業種植帶來便利。第三,對于農機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準確記錄,在妥善處理問題之后方可使用,以此保證使用安全。對于檔案中記錄的問題,要及時與農機廠家聯系,反饋信息,以便研發和生產廠家能夠意識到問題所在,并解決問題,以進一步提升農機質量和技術性能。完善的農機技術檔案,不僅能夠準確記錄農機的使用情況,并通過對檔案進行分析等措施保證農機使用的安全性,還能夠為農機的研發以及生產提供一線使用的準確資料,有利于提升農機的性能和價值,為農機戶安全使用農機提供借鑒或參考。
除了要建立完善農機技術檔案之外,我們要引導農機化遵守科學操作規程,因為農業種植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機械設備往往體型比較大,它的操作相對來講也比較復雜,這更加需要遵守科學操作規程,才能夠降低因操作不當影響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問題出現。要對農業種植戶人員進行科學指導,使他們能夠嚴格遵循科學操作規程操作機械設備,進一步為農業種植提供幫助且提高經濟效益。比如,在機械設備操作過程中,很容易因不良操作而造成內部機油溫度過高,或者是因負荷過大,致使機械設備過分的磨損,而對于此類問題,我們也要及時的去采取應對措施處理,降低因錯誤操作致使安全事故問題發生概率。最重要的是要確保相應的農機設備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也要做好相應部件保養工作,更要及時檢查相應部件是否出現松動的問題,如果出現松動,應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從而確保整個農機處于安全使用狀態。又如在運輸作業中,如果使用的是非氣剎機型的農機設備禁止拖帶掛車;掛車需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和標準擁有獨立的安全制動系統,且農機設備的質量合格,否則禁止拖掛;掛車以及農機的制動系統必須保證可靠性以及靈活性,不能出現偏剎車情況;如果使用的農機是牽引重載掛車,則一定要使用牽引鉤,而不是懸掛桿件,預防農機傾覆風險;出車前需要全面檢查農機的狀態,尤其需要注意制動系統是否正常,在檢查合格的情況下方可使用。
農機管理部門應結合農村農民的農機使用現狀,對所在地區農村農民開展針對性較強的農機使用技能培訓。由于農村地區耕地等作業場所高低起伏、坑洼不平,生產條件也較差,大部分農民的文化素養相對較低,又大都是首次使用農機,因此,更需要強化對農民開展農機使用培訓,以此提高農民的農機使用保養操作等技能。首先,應從培養農民如何操作和保養農機入手對農民開展教育引導,確保機手能夠學習如何安裝、保養、調試、維修機具,提高機手的操作技能,進而讓農機作業與標準要求相符。其次,應對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進行利用,購置適合農村地區使用的農機具;拓展培訓范圍,廣開培訓渠道,以此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為農民正確使用農機具做好基礎教育。此外,要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若想有效提高農機作業效率,應確保農機具的狀態完好,需要注意對農機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保證機具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下進行運轉,并注意在作業之前,應徹底安裝、檢查、調試農機具,堅決杜絕有問題的農機具帶病作業,保證讓每一臺農機具都可以在正常狀態下作業。再者,還應以選型試驗的方式,引用當地的農機具,并在有組織、有規范的模式下開展農機作業,確保農業增產、增收。此外,對首次使用農機具的農民進行現場操作培訓,組織相關技術人員直接到現場進行操作指導,針對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現場分析和講解,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處理方法以及規避措施等,降低農機使用過程中意外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以此提高農機的使用安全,降低故障發生率,使農民掌握農機安全使用要點,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由此可見,在剖析農村地區農機使用安全難點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農民的相關知識培訓。
根據農村地區農機使用的現狀和特點,可以通過組織專業維護保養技術服務團隊的方式來實現農機安全使用目標。首先,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機安全使用問題,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打造適合農村地區的農機維護保養技術服務團隊為目標,推動組建服務團隊的建設發展。其一,加強農機購買補貼,從政策上向農機大戶和服務組織傾斜。其二,爭取省政府、中央在農機項目方面的投入,凡是新的有代表性的作業項目以及機具的推廣、使用等活動以維護保養服務團隊作為首選,充分發揮出服務團隊的積極作用,促進相關農業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完成,有針對性的培養維護保養服務團隊。其次,加強維護保養服務團隊的規范化建設,健全安全運行機制。積極引導服務團隊參考合作社經營模式為農民提供服務,并利用民主管理、民主決策以及民主監督等原則,健全相關機制的同時,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服務目標,促使該團隊成為具有自我約束能力、自我積累能力的市場主體,在農機安全使用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最后,加強維護保養服務團隊的服務指導和自身能力建設,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在具體的工作中,要積極引導努力打造一支懂技術、會管理、會經營的服務團隊,以實現農村地區農機安全使用目標。
首先,大部分農民在購買農機后,受到傳統理念影響,大都會依據自身掌握的經驗,自主使用農機,但當前農機使用步驟更為精細、復雜,而這種農民自主想當然的使用方式,通常都與農機的正確使用要求不相符,這就會減低了農民使用農機的自信心。同時,農機在開展作業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地點、時間、作業環境的影響,因此,對農機作業的質量要求也有所不同,這又進一步增加了使用難度。因此,需要以當地農藝技術要求為依據,出臺一些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和農機技術規范要求,以此便利于農機作業工作的開展,確保農藝和農機的有效融合,以此滿足生產需求。其次,還應建設農機作業質量監督體系,以此確保農機作業質量體系的有效落實,并設身處地的維護農民的利益。各級農機監管部門,應在每年春耕、秋收等農忙季節開展現場咨詢教育活動,對農機作業質量進行監督,并按照相關法律要求,對農機質量投訴問題進行解決,以此提升質量、規范行為,促進農民的創收高產。再次,還應出臺農機報廢政策,有部分使用年限超過10年以上的農機,由于年久失修,其質量問題堪憂,因此,需要盡快出臺報廢補助政策,并合理更換全新農機,以此提高農機質量。此外,農機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買賣不過戶的情況,主要是受到很多個人購買農機,而農民本身缺少法律意識,沒有意識到農機過戶的重要性,故而在買賣時沒有過戶,增加很多經濟糾紛,導致雙方損失慘重。同時,禁止使用他人車號牌。很多農機擁有者和使用者不了解車號牌中所包含的信息中有車輛的技術以及狀況合格的含義,也是作業權和行使權的重要標志,忽視車號牌的重要性,礙于親朋情面借用,一旦出現問題,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甚至留下很多隱患。
綜上所述,時代的進步,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得到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使用機械設備來進行農耕,而是否安全操作農機設備將影響農業種植的效率,所以為了降低農機安全事故問題發生,我們必須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確保農機處于一個安全使用的狀態,這不僅能夠實現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安全生產的目的,也能夠實現延長農機使用壽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