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峰
(孟津縣朝陽鎮人民政府,河南 洛陽 471131)
在我國,玉米不僅是重要的糧食作物,還是重要的經濟作物。面對于現如今玉米市場的需求和玉米行業的發展,相關種植人員要積極的引進和應用無公害栽培技術,并且要對其全面掌握和熟悉,從而最大程度的發揮出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功能,進而有效提高玉米的質量。孟津縣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總面積為758.7平方公里,地形東低西高,南北低,中部高,因為處于溫帶和亞熱帶交界位置,所以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雨水充足,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雪少,土地資源多樣化,其中褐土占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本文將從品種的選擇、隔離、科學合理密植、分期播種、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七大方面來進行深入剖析。
應用于無公害玉米栽培技術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選擇優良的玉米種子。玉米種子對于玉米的質量起著直接決定性的關鍵作用。所以,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相關種植人員要意識到玉米種子對于玉米質量所發揮的重要意義,要從多個方面掌握和分析現如今市場上鮮食玉米的質量要求,在選出玉米品種的時候,要切實保證其質量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玉米質量,進而提高種植人員的經濟收益。不僅如此,種植人員還要全面掌握和研究不同地區的土壤土質情況、水資源情況、自然環境以及氣候條件等,從而在選擇鮮食玉米品種的時候,要選擇適應力強、抗病能力強,且苞葉少、果穗大的玉米品種,進而能夠保證玉米品種適合當地環境,保證鮮食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應用于無公害玉米栽培技術第二步就對種植區域展開嚴格的隔離工作。展開隔離工作,是保證玉米在成長過程中的優良環境。針對于此,玉米種植人員要全面掌握和分析當地的玉米種植區域,要盡可能的選擇周圍沒有重工廠且空氣質量符合標準的種植地區,不僅如此,還要保證附近進行灌溉的水資源沒有受到污染,確保種植地點的土質土壤營養成分達到標準要求,從而對鮮食玉米的隱性基因進行有效掌握,進而提高玉米的品質和口感。在選擇鮮食玉米種植地區的時候,種植人員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于普通玉米的種植地區要進行遠離,防止出現搞混的現象,從而保證玉米的口感,進而最大程度的提高鮮食玉米的質量。
在對鮮食玉米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最后鮮食玉米的產量,都會先對鮮食玉米展開評估工作,想要精確的評估鮮食玉米,就是要觀看果穗的質量,從而有效判斷出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在鮮食玉米的果穗質量得到保證后,就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密植工作,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鮮食玉米的品質和口感。在種植鮮食玉米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掌握鮮食玉米之間的密度,如若玉米的品種較小,水肥條件好,選擇種植的鮮食玉米密度就要稠一些;如若玉米品種較大,水肥條件不好,選擇種植的鮮食玉米密度就要稀疏一些。在鮮食玉米種植的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地區和土壤,最好選擇較為平坦的種植地區,保證土壤的品質和肥力,還要考慮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以及通透性,從而保證土壤的質量,進而保證鮮食玉米又好又快的成長。在栽培鮮食玉米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耕地的深度,在早春季節的時候,為了保證鮮食玉米更好的生長,要對土地進行整理。播種之前,要選擇那些優質、抗病能力強且飽滿的種子,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發芽率和成活率,降低發生病蟲害的幾率,從而保證鮮食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在種植鮮食玉米的過程中,有一段較為集中的時間。因為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鮮食玉米的需求會出現淡季和旺季,如此就會使鮮食玉米在市場上的價格有所變化,從而影響種植人員的收入。所以,想要保障滿足市場的需求的同時,還能提高經濟效益,種植人員就要精確的掌握好最佳鮮食玉米種植的時間,這樣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內,分段收割玉米,從而保證市場的供應,穩定鮮食玉米在市場上的價格,從而保證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推動鮮食玉米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種植鮮食玉米的過程中,鮮食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受鮮食玉米品種的直接影響,在種植區域進行播種工作后,要注重種植區域的田間管理工作。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工作,能夠很大程度的提高鮮食玉米的質量和產量。所以,為了保證鮮食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就要強化田間管理工作。田間管理工作時間相對來說,比較久,但是只要相關種植人員穩扎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展開工作,就一定能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從而提高鮮食玉米的質量和產量。在播種完鮮食玉米種子后,切記要把底肥施足,在大喇叭口期和拔節期兩個階段,都要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對壯籽肥和拔節肥進行合理的使用,從而保證玉米種子能夠得到充分的營養,進而保證鮮食玉米又好又快的生長。在對鮮食玉米進行施肥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化肥和有機肥,在鮮食玉米生長的不同階段來進行合理的施肥。在鮮食玉米生長的不同時期,對于肥料的要求大不相同,相關種植人員要控制好化肥的用量。除此之外,在鮮食玉米種植的過程中,要保障灌溉次數和灌溉量的充足,在鮮食玉米的灌漿期和抽穗期對于水分的要求十分高,為此相關種植人員要在這兩個時期適當的添加灌溉次數和灌溉總量,從而保證鮮食玉米的生長。在鮮食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營養不足和水分不足的情況,從而會造成果穗質量下降,針對于此,要及時的清理和處理多余的果穗。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果穗的結實率,可以利用人工授粉的方式進行,從而大大降低禿頂的可能。在人工進行授粉的過程中,如若天氣條件不好,就要進行合理的人工授粉方法,從而面對果穗質量下滑的情況時,能及時的進行補救。
在群眾采買鮮食玉米的過程中,往往十分注重鮮食玉米的價格和外觀色澤,一般而言,群眾更偏向于購買那些粒粒飽滿且色澤誘人的鮮食玉米,所以,種植人員在種植鮮食玉米的時候,要有效防治病蟲害,強化防治力度和手段,從而有效保證鮮食玉米的色澤和飽滿。在種植鮮食玉米的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有多種,主要為地下害蟲以及玉米螟蟲,這些害蟲會啃食鮮食玉米,從而降低鮮食玉米的質量,減少鮮食玉米的產量,為此,可以通過農業防治手段和藥劑防治手段,有效防止這些害蟲。農業防治手段的具體方法就是深翻土地,從而最大程度的減少土壤中潛在的害蟲和病菌;藥劑防治手段的具體方法對頻率進行有效控制,如若鮮食玉米的病蟲害十分嚴重,就要用效果明顯的生物農藥,這樣可以降低鮮食玉米的農藥殘留物,從而保障鮮食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進而提高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
在鮮食玉米成熟后,要科學合理的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采收,如若太晚進行采收工作,就會使鮮食玉米粒的表皮變厚,從而降低鮮食玉米的品質,如若太早進行采收工作,就會降低鮮食玉米的甜度和粘度,從而降低鮮食玉米的產量。一般情況下,如若是在春天進行的播種,采收的最佳時間是人工授粉后的二十五天。精確的判斷最佳采收期,是通過人工勞動力撥開果穗苞葉,在玉米穗中間的位置,用力掐一些,如若流出了少量的漿液,便可以進行采收工作。采收后的鮮食玉米不可長時間的擱置,這樣會大大降低鮮食玉米的口感和品質,要進行及時的售賣。如若不能及時全部售賣所有的鮮食玉米,就要用低溫速凍的方式進行保存,從而穩定種植人員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在鮮食玉米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進和應用無公害栽培技術。鮮食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品種的選擇、隔離、科學合理密植、分期播種、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等,相關種植人員要全面掌握這些方面的技術,從而保障鮮食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提高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進而推動鮮食玉米行業的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