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鋒 王宗國
(諸城市農機農經發展中心,山東 諸城 262200)
農業作為我國基礎產業,為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應提高農業機械自動化進程。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寬廣存在著許多農業資源,為落實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應以農村生態建設為主積極推廣農業技術的應用,并落實農作物安全生產與農村經濟效益的發展。但由于目前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并不樂觀,其中限制發展的因素如科技因素、推廣因素、產品較少等。本文主要針對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為加快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助力我國部分地區脫貧固效,振興鄉村農業發展,以供參考。
在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中,其本質是對于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與農民在利用農業機械自動化進行生產、耕種時可有效提高農業勞作效率。在農民利用農業機械自動化工作時不僅為農田、農村規模進行了擴大,也促進了高質量農產品的產出。例如在對農產品實現自動化加工時,可利用農業機械自動化成套設備,通過制定和實施提升農產品生產與加工質量,助推農產品加工規范化、連續化、規?;⒉宦涞厣a,提升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產業現代化水平。
在利用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后,可有效促進農業產業結構鏈的轉型發展,目前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中,農業機械自動化可有效對當地農業資源進行整合,并在農民學習先進技術內容后,采用現代化農用設備進行生產與種植工作,可實現相互結合的作用。在動物養殖與農業種植的雙向產業中實現共同發展理念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以此不斷改善當地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由傳統、粗放型向精細、集約型轉變,有力地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為縮短城鄉發展差距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當地農村經濟效益。可針對農業機械自動化進行推廣,以此實現農民減少勞動力,提高農民經濟效益的目的。例如可利用聯合收割機對小麥、等多種作物進行快速無人自動化的收割工作,在快速工作下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實現了無人化工作并減少了勞動力,以此推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效果。
目前根據調查發展,在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中,其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由于我國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發展較慢,大部分的農業設備還未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并且在農業技術方面其科技因素較少無法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導致目前農機自動化產品較少。
其農業機械自動化帶來的勞動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減少了質量。例如以棉花采收為例,美國的棉花基本都是機械化收獲的,但那主要是因為美國的人力成本太高。在中國,每年新疆棉花采收的時節,大量的外地工人進入新疆參與人工采摘,收獲的棉花產量要比美國那樣的機械收割高30%以上,而且雜質少,品質高。當農業機械自動化進行推廣時,當地農民為不降低農產品質量對于機械自動化設備也有所排斥,從而使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進程緩慢,在進行推廣時產生效果不佳的情況。
我國農業面積較大,在地區與地區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如盆地地區、山川地區等,并且各個地區的氣候環境與生產的農產品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進行推廣農業機械自動化時無法形成專業的農業機械自動化推廣體系。在進行農業機械自動化推廣中由于當地條件不符合機械自動化設備的運行,從而導致農機的推廣程度不高,并且大多數農民不夠了解科學技術的形成也不愿意嘗試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應用。這種情況的發生不但影響了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也降低了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應用效率與應用水平。
為幫助農民轉換傳統的生產意識,促進農民使用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當地基層部門應加大幫扶力度,并且加強宣傳讓廣大農民認識到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對于目前發展的優勢?;鶎硬块T應給予財政方面的支持,不斷加大對農村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推廣投入力度。在資金方面政府可引入投資機制,以國家的資金支撐幫助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推廣進行下去。并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場引導政策相結合,應把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與社會力量相結合,不斷推進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推廣體系,大力扶持三農產業,積極引進、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以建立多渠道的農業機械自動化投資機制開始,不斷引入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與種植技術等,從而不斷加大農業扶持力度,加快機械化農機技術的推廣,以確保農民積極購買與使用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效用,也為農產品提質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促進農業機械自動化的發展進程,應加大培訓力度,其培訓主要是針對農民進行培訓,在對農民進行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的使用、維護培訓時,應確保形成專業化的推廣隊伍。為形成專業化的推廣隊伍,應建立健全推廣制度。并不斷完善推廣體系,確保農村農業機械自動化推廣達到效用。首先可大力推廣種植還田等機械設備技術,積極引導扶持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主體在農作物收割完后,待來年開春,通過利用翻壓自動化機械設備,全面改善土壤肥力,使農產品達到綠色、有機條件。其次推廣隊伍應與農機部門各科站進行緊密配合、上下聯動,嚴格按照農業農村局部署要求的時間節點進行推廣工作,把農機推廣和農民培訓工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貫徹好,落實好,落實到位,抓出成效,防止出現上下脫節、工作漏洞、服務缺位現象。
最后應解決好當前農業科技發展面臨的資源配置碎片化、科研和推廣無法結合等問題,當地基層部門應結合推廣人員不斷加快農業機械培訓創新工作。例如在以農業為主體產業的山區,在農民種植時均采用傳統種植方式。為更好推進當地農機化發展,推廣人員應深入種植區域對農民進行農機專業化培訓,讓農民意識到農機是適宜當地的新機具、新技術,在采用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后其種植效果會明顯提升。推廣人員應讓當地農民明確了解到,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可有效滿足不同地區種植需求,很大程度上節省了人工投入,且播種效果好利于出苗。
綜上所述,為提高農業機械自動化發展應從推廣開始,不斷加強當地農民對于農機的認識,從農業種植到收割的每個環節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都有效提高了農民勞作效率,并且對于春耕生產更加高效便捷、省工省力?;鶎硬块T應不斷加強對農業機械新設備、新技術的管理工作,從而切實強化農業科技服務,著力普及推廣農業機械自動化設備,落實保障農民穩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