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盛
(貴州省榕江縣寨蒿鎮農業服務中心,貴州 榕江 557203)
百香果為攀附性多年生藤本草質植物,形似雞蛋,因此也被成為”雞蛋果“。百香果果實汁水豐富,蘊含著芒果、荔枝、草莓等多種水果的香味,果汁味道或酸甜開胃,或甜蜜可口,因此被稱為”果汁之王“。百香果有極高的實用與營養價值,果汁可以直接飲用或制作為風味飲料,入藥后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不僅如此,百香果當年種植當年即開花結果,圓潤的果實五顏六色,掌狀葉脈茂盛翠綠,花朵色彩豐富,是極具觀賞性的樹種,不僅可以作為城市自然景觀,開可以依托百香果栽培園開發鄉村旅游產業。由此可見,百香果具有極高的生態、經濟、景觀及藥用價值。在脫貧攻堅時期,各地政府加大對百香果業的資金與政策扶持,指派專家指導農戶種栽培種植百香果,教授其防治百香果病蟲害的方法與科學知識。未來,百香果業還將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因此有必要總結各地區種植百香果的實踐經驗,梳理百香果栽培種植管理及病蟲防治策略。
百香果有三種顏色。一個是黃色,一個是紫色,還有一種為紫紅色百香果。在實際的栽培經驗中,紫紅色百香果是通過將紫色和黃色兩種百香果雜交得到的,其產量和品質的生長特性明顯高于其他兩種,紫色紅百香果,其果實表現最全面導入特性為抗濕性、抗病性和抗寒性,頑強的生命力和種植條件與中國南部地區的氣候特征非常吻合。果實成熟后,果皮呈紫紅色,并帶有不同的星形斑點。每個水果重約100-130克,果肉厚0.3-0.6厘米,比黃色品種薄,稍硬。十分適合通過物流運輸和存儲。紫色百香果的果肉為橙黃色,酸度適中,香氣為2.56%。果汁含量為32.99%。目前,該品種的代表產品是臺農1號。百香果適應性強,不需要太多土壤。如果進行一般灌溉和良好的稻田排水,就可以種植百香果,但絕對不能選擇長期的低濕度種植。百香果適合于小區建設和種植。要進行土壤選擇,必須選擇光照度充足、運輸方便、易于管理和維護的地塊,以選擇松散、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且充足的光照能夠促進養分的積累。光線不足會減慢水果的生長,營養物質的積累也會不足。另外,百香果需要較長的日照周期,并且在花芽分化期間日照時間應至少為12小時。土壤也需要酸堿度適中。如果土壤的pH值為5.5,則必須選擇諸如早熟石灰之類的堿性物質,以便在高溫和雨季之前對土壤進行改良,否則會導致莖桿腐爛的發生。
百香果幼苗的培育和繁殖是栽培與管理之間的重要紐帶。對于百香果植物,需要通過扦插和其他方法進行培育。扦插培育方法可以對外部環境要求較低,并且可適用于四個季節的繁殖需求。結合百香果的生長特性,它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繁殖。在此之前需要做好先插培育的準備。在百香果苗木的選擇上,必須要秉承五病蟲害、茁壯健康的基本原則。在一般的扦插育種中,有必要在樹枝上保留數個嫩芽,將樹枝的一端插入土壤中進行幼苗栽培,而芽則留在土壤外面。扦插培育方法雖然簡單明了,但也有某些缺點。即,切下的幼苗耐受性較差并且易受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應使用百香果扦插繁殖方式時,應注意防止根腐病和其他疾病。
百香果是為攀爬性藤本植物,必須搭設支架才能使其正常生長。通常有三種形式的攀附支架。水平式、籬笆式和人字形棚架。如果百香果種植園是平坦的,則最適合與水平架一起使用。在建造攀附支架時,高度適合在2至2.5m之間,支架可以選擇鋼筋或水泥柱,也可以選擇當地材料,例如竹子或木頭,一般長度為3m,間距4m,且柱子必須為將其埋在30至50厘米的地面中;可以在30平方厘米的網格中用鐵絲或鐵絲扎成支架面。當百香果定植或成活后,在幼苗期就要插立支柱,使其主蔓逐漸攀爬到棚架上,并且要定期對枝蔓逐級進行整形修剪。當百香果的主干長到大約60厘米的高度時,應切掉頂芽以促進側莖的生長。主莖的兩側應保留兩個次生莖。當兩側的次生莖長到約2m時,末端芽被切斷并促進次生莖的生長。在觀察二級、三級蔓的生長過程中,要修剪掉垂下來的枝條。利用水平棚架進行栽培時,必須等到主蔓爬到支架再對其進行整形修剪,并且保證側蔓在各個方向均勻生長。通常在百香果果實采摘完成后,需要對每批果樹進行修剪,在百香果的兩側保留3、4節,并要用80%代森鋅或者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進行噴灑。在冬季收獲時,將在收獲后的30天內在冬季修剪,最晚不得超過11月,剪去老弱枝、病蟲枝、枯枝,并且修剪時要注意不能過度修剪或重復修剪,以免造成植株的死亡。
百香果的施肥是為植物提供更多的養分,提高百香果的生產能力和果實產量。應根據百香果的栽培需要,考慮百香果的施肥管理,施肥前應使用底肥。底肥最好選用有機肥,基肥使用全量有機質肥料約為1噸/畝。與此同時,還需要做好追肥管理。首先,當百香果植株長出新葉后追加一次高氮肥,半個月后再施一次高氮肥,施肥時建議使用水溶性肥料進行沖施。其次,在百香果花期可以追施高磷型肥料。為了保證效果,建議在百香果花期一周追施。最后,在百香果敗花后,需要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可以促進百香果膨大,提高百香果果實產量。市面上葉面肥類型較多,還需要根據其用量及百香果生長狀況確定施肥量。以摩爾豐為例,此品牌葉面肥一袋為35g,施肥量為70g/畝,施肥時將其稀釋兌水為15至20公斤。除了追施葉面肥,還需要噴施適量的鈣、鎂等中微量元素肥。
灌溉管理是田間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百香果是一種經濟作物,需要更多的水分。百香果灌溉管理應與氣候,季節和百香果生產周期相結合。一般而言,在自然降雨少的季節,有必要適當增加灌溉量和灌溉頻率,但在雨季,要控制澆水的量和頻率,以確保百香果有足夠的水,同時避免水分過多導致百香果根系腐爛。應在排水的同時進行百香果灌溉,并應從種植地排出多余的水,以免積聚土地水。在不同的生長周期中,百香果的需水量也有所不同。通常,在發芽和果實膨大階段,百香果的需水量顯著增加,灌溉也適當增加。
莖基腐病會致使百香果植株根莖腐爛,莖葉枯萎而死。對于莖基腐病的防治,需要適時排水,可搭人字形棚架,加強修枝,增強植株受光面積,保持通風良好。及時清理病源,一旦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燒毀。可在發病初期對發病部位及周邊用40%二氯異腈脲酸鈉300倍液噴霧,7~10d 噴1次,連噴兩三次。也可在冬季落葉后至萌芽前用40%二氯異腈脲酸鈉300倍液進行全園噴灑。
炭疽病初期,會在葉片上出現非常小的斑點,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這樣就會耽擱炭疽病的治療時間,造成病害擴大。對于炭疽病的防治,可以在選擇百香果品種時,栽種抗病性強的種苗。在發生炭疽病害后,要及時清理和焚燒患病植株,這樣可以降低百香果植株間的相互傳播,阻止炭疽病擴大。還可以使用吡唑醚菌酯等藥劑進行噴灑,以消除病害影響。
一些昆蟲以百香果植株的根莖當做食物,隨著蟲害的加重,最終會導致植株死亡。針對這些地下蟲害,可以選用合適的化學藥物來殺死這些昆蟲,但這種方法對于土壤及環境都會造成一定的污染,一般建議在蟲害嚴重的情況下使用。此外,還可以利用昆蟲的天敵或害蟲不喜的物質來進行驅趕,在達到驅除蟲害的同時,減少對土地、周邊環境的污染。
百香果是一種兼具生態、經濟、景觀價值的樹種。隨著公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樂于購買這種香味十足、果汁充盈、營養價值高的水果,加之百香果采摘園、農業體驗園的大力建設,百香果栽培種植已經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區域產業轉型的有效途徑。不同地區因氣候條件、土壤肥力及特性等不同,適宜種植不同品種的百香果,栽培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也有較大的差異性。為此,各地區還需因地制宜,加大技術推廣力度,提升百香果果實質量及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