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峰
(內蒙古卓資縣林業和草原局,內蒙古 卓資 012300)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要充分遵循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治理觀念,采用混交式的造林方式,提高林區的植物生態多樣性。應用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多種防治措施,不僅要對病蟲害問題進行有效治理,也要對生態環境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經濟在快速向前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就是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許多地區的氣候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我國的林木種類非常繁多,病蟲害生存與林木的成長期間,如果林木在成長的過程中存在病蟲害,這些病蟲害沒有得到及時的防治,再加上氣候的變化,這些病蟲害就會獲取最佳的生活環境,會給林木的綠色持續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溫室效應會增加地方的降水量,冬季的氣溫也會有所回升,使得一些無法越冬的害蟲,在經歷嚴寒的冬天之后仍然可以存活。林業病蟲害的種類以及數量越來越多,林業受災的面積也在逐漸的擴大,這些影響了林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林業地區的工作人員,在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工作管理理念的影響,忽視了林業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經常會出現樹木亂砍濫伐的現象。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工作,砍濫伐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的制止,但是已經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快速的恢復。
林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數樹木所種植的地區都比較偏遠,負責管理的人員并沒有具備較高水平的管理知識。地方過于偏遠,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使得林業管理工作無法吸引更多更優秀的專業人員。而林業地區一直沒有對管理技術和管理體系進行升級和優化,使得現階段所應用的病蟲害防治體系不健全,也不科學。由于缺乏健全的病蟲害防治體系,使得樹木在種植的過程中經常會遭受到病蟲害的侵擾,有些病蟲害在萌芽時期如果被扼殺,不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隨著人工林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由于人工種植的樹種過于單一,使得個別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影響,這也給病蟲害帶來了最佳的生長環境。人工種植樹種的單一性,會降低生態環境抵御病蟲害的能力。
林業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大多數應用的都是傳統防治方式,這些方法大多數都是依賴于化學農藥,在使用化學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在初期雖然會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但是站在長遠的角度來分析,化學農藥雖然消滅了許多病蟲害,但是也傷害了一些許多有益的生物。長時間使用農藥消滅病蟲害,病蟲害在長年的生長過程中也會產生抗藥性,隨著害蟲的繁殖速度會越來越快,單一化的農藥已經不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了,這無疑會增加化學藥物防治病蟲害的成本,而且也會加重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
林業病蟲害預警機制不夠完善,在針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使得整體的防治效果不理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資金不充足,所設置的定點檢疫站過少,一些檢疫站不能對工作進行全面的開展,在推廣新技術和新理念時存在比較大的難度。病蟲害監測預警團隊不穩定,缺乏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針對一些突發的事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團隊中的檢測設備大多數都比較陳舊,由于缺乏資金,這些設備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針對于工作的檢測結果也會不準確。
林業種植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病蟲害類型有云杉落針病、粗枝云杉葉銹病等。針對于這些比較常見的病蟲害,可以適當的應用藥劑進行控制,有一些病蟲害經常發生在樹木幼年時期,針對于這些病蟲害,就要在樹木幼年時期做好防治工作。當樹木的幼苗發生葉片變色的情況下,就說明可能已經感染上了病蟲害,針對這種情況,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理,樹木的生長速度就會逐漸放緩。在治理的過程中,要合理的選擇化學藥劑,可以采取多種藥劑混合使用,選擇最新一代的化學藥劑,最新一代的病蟲害防治藥品,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是最低的。針對一些已經患病的樹苗要進行集中的銷毀,對土壤以及周圍的環境進行細菌消殺。不同的藥劑在選擇的過程中,噴灑的量以及噴灑時間是不一樣的,要結合具體的林木生長習性,選擇最佳的藥物進行防治。
在林木生長的過程中,除了會遇到一些病害,也會遇到一些蟲害,在解決這些蟲害的過程中,也可以結合害蟲的具體生長習性。一些林木處于背風或者是向陽的地方,遭受到蟲害的影響時最為嚴重的,有一些害蟲處于幼年的時候,是不會對植物有所傷害的,而且在幼年的時候是消除害蟲最佳的時機。在針對一些害蟲治理問題上,可以在害蟲幼年的時期做好治理工作。針對害蟲也可以進行化學藥劑的噴灑,不同的害蟲產生于不同的植物位置,需要具有針對性的對林木害蟲進行防治。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在引進害蟲天敵的過程中要注意生物鏈,防止害蟲天敵過多影響到生態系統。對林木開展間伐,保證林木生長環境具有良好的通風性和透光性,種植混交林,適當的投入害蟲的天敵展開防治工作。
為了提高林木病蟲害治理水平,需要科學的對樹種進行搭配,種植混交林,單一的樹種會降低生態系統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也會給生態系統未來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在選擇樹種的過程中,需要了解當地的土壤條件、氣候特點、經濟元素,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內容之后,選擇經濟效益比較高的樹種。人工林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對樹種進行科學的搭配,選擇多種樹種進行搭配種植,這有利于林木健康持續的生長,也可以構建多樣化的林木生態系統,從根本上提高林木的自我調節和防御病蟲害的能力。化學農藥防治雖然會杜絕病蟲害,但是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于林業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最好還是開展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在治理病蟲害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物理防治,比如說人工捕殺、防止阻隔、引誘滅殺等相關的方法。在害蟲比較集中的地區,或者是針對一些假死的害蟲,可以采取人工捕殺的方法,對害蟲進行徹底的清除,然后對害蟲進行焚燒和蒸熏。在采取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措施時,要注意需要在無風并且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進行,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害蟲進行傳播。針對于一些特殊的害蟲,可以在樹干上涂刷一些膠環,在害蟲經過的時候就會粘住害蟲或者是殺死害蟲。生物防治是現在比較提倡的一種病蟲害治理方法,可以引進一些鳥類,比如說啄木鳥,也可以引進一些青蛙,這些都是害蟲的主要天敵。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微生物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工對微生物進行培養,然后將這些微生物制作成各種的劑型,利用微生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針對一些有害生物,要制定完善的預警機制,加大力度對林木進行檢疫。針對于一些裝載過植物的車輛要進行全方位的檢驗,防止會帶來一些外來的物種,對當地的林業生態系統進行破壞。與此同時,還要對本地的檢疫工作加大力度,比如說針對一些集貿市場,這些都是病蟲害的傳播最佳渠道。
加大力度對園區經營管理可以從根源上,減少病蟲害的傳播,也可以為林木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加大力度對水肥進行管理,為了可以為林木提供更加充足和健全的養分,需要對水肥相關的工作進行有效的劃分和具體的制定。當樹木生長到一定階段時,整個體積會比較龐大,枝葉也會非常的雜亂,繼續生長不僅會影響到自身的生長體態,也會影響到周圍的植物,針對于這樣的數目,可以申請報備進行砍伐。確保林區生長的環境,可以具備良好的透氣性和透光性。對園區進行定期視察,如果發現林木受到了病蟲害的侵擾,需要及時的將樹木進行隔離,然后進行系統性的治理。
綜上所述,林木在種植以及后期管理的過程中,針對病蟲害問題要制定系統和全面的措施,開展多樣化的治理方式,比如說利用化學藥物、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建立更加健全和有效的有害生物預警技術,制定更加嚴密的監測系統,使得網絡監測系統覆蓋整個林區。利用科學技術對這些數據進行收集,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對病蟲害的預警治理力度。